摘要:优化营商环境是培育和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之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5月16日,江苏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江苏省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2025版)》。《行动方案》从六个方面提出35项重点任务、85个行动点,为我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
优化营商环境是培育和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之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5月16日,江苏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江苏省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2025版)》。《行动方案》从六个方面提出35项重点任务、85个行动点,为我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擘画“路线图”。
省发改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康介绍,近年来,江苏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积极构建和完善营商环境政策体系,营商环境建设成效明显,连续五年获评“营商环境最佳口碑省份”,“不见面审批”“热线百科”“标准地+双信地+定制地”等改革举措受到广泛好评。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林康表示,与全球营商环境最佳实践相比,江苏在营商环境建设方面仍有提升空间,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此次发布的《行动方案》聚焦对标改革、要素服务、政策保障、政务服务、难点治理等五个方面“更上一层楼”。
其中,《行动方案》在对标改革上更加系统。围绕企业准入、经营、退出全生命周期需求,在市场准入、获取经营场所、公用基础设施服务、劳动力资源、获取金融服务、国际贸易、纳税、解决商业纠纷、促进市场竞争、办理破产等10个重点领域,推动对标改革,实现系统提升。
在要素服务上更加贴心。强化主动靠前服务理念,聚焦企业经营发展中的“要素难题”提出工作举措。对企业生产经营必备的水电气网等生产要素,提出完善水电气网等行业服务标准,全流程在线跟踪提醒办理时限等举措,进一步提升服务质效。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进一步完善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发挥省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增信作用,更好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发展。优化环评审批服务,提出分类实施环评告知承诺制审批、“打捆”审批或无需重新办理环评等改革举措,为项目建设“提速”。
在政策保障上更加全面。《行动方案》着力从政策制定、政策落实、法治保障等全流程完善机制,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在现行省市“1+8”地方营商环境立法体系下(以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引领,南京、无锡、苏州、南通、淮安、连云港、扬州、泰州等8个设区市出台地方营商环境法规),重点推进《江苏省民营经济促进条例》《江苏省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立法工作,为更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优化12345热线服务提供法治保障。
在政务服务上更加便民。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努力实现办事方式多元化、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针对经营主体反映的惠企政策找不到、读不懂、不会办等问题,将“一企来办”平台打造成涉企服务的总入口、回应企业诉求的总客服,今年重点建设惠企财政资金直达快享功能,实现省级惠企财政资金线上兑付,让企业“一站式”享受政策查询、政策兑现、事项办理等集成服务。
在难点治理上更加精准。注重企业所感所得,将企业反映强烈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作为我们要攻克的重点问题。比如,对企业反映在市场准入、市场竞争等领域仍然存在的“旋转门”“玻璃门”“卷帘门”,提出以环保、卫生、安保、质检等领域为重点,深入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在南京、扬州、连云港试点开展首轮市场准入效能评估,逐步建立常态化评估机制,努力做到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非禁即入。
“《行动方案》是江苏开展新一轮营商环境提升行动的开端。”林康表示,下一步将持续聚焦经营主体关切,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经济大省挑大梁”的重要抓手,以营商环境之“优”促高质量发展之“进”,支持广大经营主体心无旁骛、轻装上阵,以恒心办恒业,投资江苏、扎根江苏、深耕江苏。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周容璇
本文来自【紫金山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