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又看了电视剧《执行法官》,齐麟被一群小混混围打的时候,警车鸣叫着一路开来。小混混闻声而逃。我就奇怪了,这不等于通风报信吗?警车来不就是为着抓坏人吗?隔着挺远就能听到鸣笛声,犯罪嫌疑人不就跑了吗?能抓到谁呢?导演简直蠢到家了,这样简单的道理都不懂?我现在记不
最近又看了电视剧《执行法官》,齐麟被一群小混混围打的时候,警车鸣叫着一路开来。小混混闻声而逃。我就奇怪了,这不等于通风报信吗?警车来不就是为着抓坏人吗?隔着挺远就能听到鸣笛声,犯罪嫌疑人不就跑了吗?能抓到谁呢?导演简直蠢到家了,这样简单的道理都不懂?我现在记不清几部片子里有这个问题,反正多次,这成了一些破案片的一个通病。
追犯罪嫌疑人的时候,警察好讲“站住”,“别跑”,我感觉一点作用都不起。他们不可能听你的,他们怕你抓住所以才跑。有本事多练点跑功,跑得比他们快抓住他们才是。
还有些格斗的场面,有些不可避免,有些可以避免。犯罪分子不可能束手就擒,追的过程中可以朝腿开枪。不然戴手铐的时候,他们都可能耍计谋伤害你。有枪为什么不开枪呢?先撂倒再说。如果技不如人,格斗并不能制服罪犯,更显得丢人,这种场面也并不少见。
《执行法官》中,执行庭的全体去某地吃饭,虽然是业余时间,没着正装,但一女法官穿着短上衣,露着肚脐,就显得很不雅观。
《我是刑警》和《刑警的日子》两部剧,都有为被害儿童和丢失孩子破案的情节。陶维志为破三个女童被杀害的案子,熬了八年,走遍了那里的山山水水,不知熬了多少不眠之夜,甚至连大清律都翻到了。他和队友们真可以称得上是尽心尽力,称得上急百姓之所急,称得上“人民警察”的称号。
《刑警的日子》也是这样。好几孩子被犯罪分子劫持了,家长痛心疾首,有的父母急火攻心,双双住进了医院。刑警们日夜奋战,周边的枯井都翻遍了,辛苦不说,还得忍受家长的各种不好听的声音,包容他们的不理解。男主角刘子明连结婚典礼都迟到了,可见工作紧张到什么程度,做出了多少个人牺牲。
《长沙保卫战》是部好剧,我至少看了两遍。前几天重播,我还能看进去。三次长沙会战,国军有输有赢,第一次小胜,第二次惨败,第三次取得大捷。我觉得蒋介石打仗也不是一无是处。在白崇禧因为薛岳指挥失利主张换掉他时,蒋介石还是采纳了陈诚的意见,不同意临阵换将,从而保证了长沙保卫战的最终胜利。
“一支部队能不能打硬仗,并不是看它顺利时打了多少胜仗,而要看它在落败时,能不能稳住部队,不让撤退变成溃散!”朱可夫的这段话很适合薛岳。
不是谁都可以称得上“人民警察”这个光荣称呼的。《我是刑警》中的秦川、陶维志、叶茂生等可以称得上,那些牺牲的公安干警可以称得上。
2025年5月16日
来源:刘军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