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初恋晒论文全网夸天才,我翻出实验记录:你连我草稿都偷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6 05:16 1

摘要:飞机快要起飞了,舷窗外是模糊的光晕,像是这座城市临别前的眼泪。我盯着机票,手心有点汗。放弃读博这个决定,像颗石头砸进水里,涟漪一直荡到现在。爸妈意外地没骂我,只是叹了口气,说:“出去散散心吧,换个环境。”于是就有了这张去程票,目的地是他们以前提过的海边小城。

飞机快要起飞了,舷窗外是模糊的光晕,像是这座城市临别前的眼泪。我盯着机票,手心有点汗。放弃读博这个决定,像颗石头砸进水里,涟漪一直荡到现在。爸妈意外地没骂我,只是叹了口气,说:“出去散散心吧,换个环境。”于是就有了这张去程票,目的地是他们以前提过的海边小城。

结果,就在我把行李箱拉到门口,准备关上房门的那一刻,手机响了。李子彤。

她声音听着有点急,又好像藏着别的什么。我应了一声,心里有点烦躁,这几天一直在躲

她。但她语气透着股怪异的紧张,说什么贺泽华回来了,想请我一起吃个饭。贺泽华?这个名字像根针一样扎了进来。李子彤的青梅竹马,那个优秀到耀眼的邻家哥哥。在我跟李子彤在一起后,他就消失得无影无踪,现在突然冒出来,还要请我吃饭?直觉告诉我这顿饭不是好事,但我心里又涌起一股莫名的冲动,一种想要面对,或者说,想要看看他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的冲动。

更深处的原因,可能是那些还没散去的阴影。前世,也是差不多这个时候,我因为一篇论文,一篇倾注了我两年心血的论文,被人指控抄袭。铺天盖地的谩骂,学校的调查,导师失望的眼神,还有李子彤,她的背叛,比所有指责都更疼。我记得那种窒息感,记得站在阳台边,风吹过脸颊的冰冷。然后是爸妈,他们为了我四处奔走,一夜白头,最后……我不敢再想那个结局。

醒来的时候,是提交论文的那天早上。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洒在我的书桌上。桌上摊着打印好的论文,扉页上的名字,是我。一切都没发生,又好像都已经发生过了。那种死而复生的感觉,就像灵魂被撕裂又勉强缝合,带着前世的伤痕和记忆。

我把拉杆箱推回墙边,关上门,给李子彤回了个电话,说可以。那一刻,我已经知道,我哪里也去不了。有些事情,必须先在这里解决。

挂了电话,我去学校图书馆想再确认一下,指尖在键盘上敲出我的名字和论文题目,结果网页刷出来的时候,我整个人像是被冻住了。

论文,发表了。

署名不是我。是贺泽华。

题目、摘要、核心观点,甚至是研究方法,跟我的一模一模,就像双胞胎,只不过一个是我亲生的,另一个是被人抱走的。我反复刷新,手有点抖。怎么可能?我的论文还没提交,还在我U盘里,他怎么会……?

更糟的是,当我鬼使神差地点开学校的内网论坛,铺天盖地的帖子直接把我的脑子搅成一团浆糊。

“[惊爆] 某院X同学博士资格论文涉嫌严重抄袭贺泽华师兄!”

“震惊!贺神新作今日发布,再创辉煌!对比某人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学术不端!人品败坏!建议学校严惩!”

底下的回复更是恶毒,什么难听话都有,甚至有人把我以前的成绩、项目经历都翻出来,说是早就看我不顺眼,嫉妒贺泽华。

我感觉自己掉进了一个荒谬的漩涡。抄袭?我是被抄袭的那个!

就在这时,手机又响了,是李子彤。

“喂,你看到论坛上的事了吗?”她的声音听起来很急切,带着点我听不懂的情绪。

我喉咙有点发干:“我刚看到……这是怎么回事?”

“你还问怎么回事?!”她的语气突然变得凌厉,像变了一个人,“你怎么能这样呢?!贺泽华的论文,那是他多年的心血!你怎么能……”

我打断她:“什么叫我怎么能?那是我的论文!我写了两年!”

“你的?!”李子彤提高声音,像是我说了天大的笑话,“你以为随便写点东西就敢说是自己的吗?贺泽华那样的天才,他会抄你?你别做梦了!你以为你是谁啊?!”

我脑子里嗡嗡作响,像是有无数只蜜蜂在里面飞。她的声音,她的指责,像前世一样,又带着点微妙的不同。前世她只是疏远和不信,这次怎么……这么咄咄逼人?

“李子彤,你在说什么胡话?”我尽量压着火气,“你知道这篇论文对我意味着什么吗?”

“我只知道你做了一件非常恶劣的事情!”她的声音透着失望和……厌恶?“贺泽华是不会错的!他从来都是最优秀的那个!你就是嫉妒他,所以想搞臭他!我真是看错你了!”

然后她挂了电话。

我拿着手机,呆立在原地。李子彤,我的女友,在我最需要她的时候,毫不犹豫地站在了对立面,而且是如此决绝,甚至倒打一耙。我突然想起贺泽华。他家境优越,父母都是这个领域的权威,他从小就被当做未来的学术明星来培养,一路顺风顺水,确实是那种“不会出错”的人设。而我,只是个普通家庭的孩子,靠着自己的努力走到这一步。

但我比谁都清楚,那篇论文是我的。每一个公式,每一个实验步骤,每一个论点,都是我熬无数个夜,查阅无数资料,一步一步推导出来的。

愤怒像火焰一样在我胸腔里燃烧,但很快又被另一种感觉取代——困惑。贺泽华,他为什么要做这种事?以他的背景和能力,完全没必要冒这么大的风险。还有李子彤,她对贺泽华的盲目信任和对我突如其来的恶意,都太不正常了。

我决定不去想那些指责,立刻着手修改论文,至少证明我的想法是独立的。我打开电脑,调出自己的论文文档,正准备重新组织结构,加入更多实验数据来证明原创性时,我鬼使神差地点开了贺泽华在论坛上发布的论文链接。

我只是想看看他抄了多少,看他有没有改动细节。

结果,我看到的不仅仅是跟我一样的论文主体,在他新发的一个补充说明帖子里,他描述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以及几个核心实验的初步构思。

我盯着那些文字,大脑一片空白。那些想法,那些构思,那些实验步骤,竟然……竟然跟我脑子里刚刚冒出来的、打算用来完善论文的方向,几乎一模一样。

不是简单的相似,是那种思维跳跃的逻辑、解决问题的独特切入点,都高度吻合。

怎么可能?我的论文被抄了,连我刚产生的、还没来得及写下来的新想法,也被他“提前”构思好了?

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从脊柱升起。难道我真的出现幻觉了?难道那些想法不是我的原创,而是我无意识中受了贺泽华的影响?可我确定,写论文的时候,我从未接触过他的相关研究。

自我怀疑像毒蛇一样开始啃噬我的信心。前世的打击,加上现在的困境,我开始分不清现实和幻觉。那些指责的声音仿佛又在耳边响起,难道我真的是个不配搞科研的失败者?

就在我快要被这种混乱淹没的时候,手机屏幕亮了。李子彤发来微信,语气又恢复了之前的温柔,好像刚才电话里的争吵从未发生过。

“今晚七点,【醉月楼】。贺泽华请客,庆祝论文发表,大家都来,你也来吧。”后面跟着一个笑脸。

庆祝?庆祝他抄袭我?还邀请我这个受害者参加他们的庆功宴?我看着那个笑脸,只觉得一阵恶心。

理智告诉我应该拒绝,立刻打包回家,离这些人越远越好。但内心那股不甘和困惑又在叫嚣。我必须去,我必须亲眼看看,听听他们说什么,尤其要看看贺泽华,他会用什么样的眼神看我,他究竟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

那一刻,我做出了一个决定。我不光要去,我还要试探,我要搞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醉月楼,雅间里。空气里弥漫着酒菜的香味,但对我来说,却像浸透了嘲讽。房间里坐着几个我认识的同学、师兄师姐,都是之前关系还不错的。李子彤挨着贺泽华坐着,两人有说有笑,时不时对视一眼,眼神里的亲昵让我感到刺眼。

我进来的时候,气氛瞬间冷了下来。他们看着我,眼神复杂,有同情,有好奇,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说的疏远。

李子彤站起来,脸上带着营业式的笑容:“你来啦?快坐。”她指了指一个角落的空位。

我注意到,那个位置离贺泽华最远。

我坐下,没人主动跟我说话,他们继续围着贺泽华,夸赞他的论文如何了不起,前途无量。贺泽华呢,谦虚地笑着,时不时看李子彤一眼,两人的互动像是在向所有人宣告他们的亲密。

我听着他们的吹捧,感觉像坐在火上烤。李子彤不时 glancing at me with a strange look, sometimes like pity, sometimes like warning.

终于,李子彤开口了,是对着大家说的,但眼睛看着我:“哎呀,今天的帖子闹得沸沸扬扬的,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贺泽华师兄这篇论文,真的太厉害了!有些人啊,就是眼红,自己写不出来,就想诋毁别人。真是人心不古。”

这话摆明了是说给我听的。我抬眼看向她,她的笑容有些僵硬。我压下心里的怒火,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是啊,我也没想到会这样。”

贺泽华这时插话了,声音温和,带着一丝歉意:“这事儿挺突然的,我也没想到我的论文会引起这样的误会。那位同学,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他看向我,眼神里没有一丝恶意,反倒像是真的在体谅一个“被误导”的晚辈。

他的态度让我更困惑了。如果他真的抄袭了,为什么还能这么坦然?这份镇定不像装出来的。

我决定开始试探。

“贺师兄,”我开口,声音带着一丝刻意的困惑,“我看了您的论文,很多地方……跟我之前的一些想法确实很像。我一直以为是自己独立构思出来的,现在看来,也许是我平时看了太多您的著作,无意识中受到了影响吧。”我用了一个“无意识影响”的说法,想看看他的反应。

贺泽华笑了笑,笑容里带着点优越感:“这很正常,学术研究嘛,很多时候大家的思路会殊途同归。不过我的这篇论文,构思很久了,很多想法甚至是在读博之前就有了雏形。”

他这话有点避重就轻。我继续追问:“那您在构思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什么特别的难题?比如,某个关键的公式推导,或者某个实验结果,一开始总是跟预期不符?”我提到了论文中最难的几个点,这些都是我花了很多时间才攻克的。

贺泽华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又恢复自然:“哦,你说那个啊。确实遇到过一些小麻烦,不过很快就解决了。主要是思路清晰,方向对了,困难自然迎刃而解。”他的回答很笼统,完全没有提及具体细节。

我心里一沉。如果他真的是独立完成的,他应该能立刻反应过来我说的是哪个难题,并且能随口说出解决过程中的关键点。他这种模糊的回答,更像是对一个不熟悉的问题的敷衍。

“是吗?”我语气带着不易察觉的质疑,“可我当时在那块卡了很久,感觉就像走进了死胡同。后来是突然想到一个非常规的方法才绕过去的,那个方法,我在之前的文献里都没看到过。”我故意描绘了我解决问题的“灵光一闪”过程,那个过程非常个人化,几乎无法复制。

贺泽华的眼神闪烁了一下,随即低下头喝了口水,避开了我的视线。他旁边的一个同学连忙岔开了话题,问他另一个研究方向的事情。

我的试探结束了。结果已经很明显。贺泽华对论文的具体细节并不熟悉,他对那篇论文的了解,更像是一个优秀的演讲者在阐述别人的作品,而非亲手打磨的创作者。

心里的困惑散去了一些,取而代之的是彻骨的寒意。贺泽华不仅抄袭了我的论文,他似乎还用某种方式,获取了我最新的、尚未公开的想法。这已经不仅仅是学术不端了,这是一种……窃取

或者说,窥探?

更让我无法忍受的是李子彤的态度。她坐在贺泽华身边,对我流露出的那种嫌弃和维护贺泽华的姿态,像一把刀子插在我心上。前世,她至少只是不相信我,这一世,她为什么变得如此刻薄?

我再也待不下去了。饭菜的味道变得难以忍受,周围的谈笑声像噪音一样刺耳。

我站起身,推开椅子,发出的声音让所有人都看向我。

“不好意思,有点不舒服,先走了。”我语气平静,甚至带着一丝微笑。

李子彤立刻站起来:“怎么了?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我送你回去。”

我看着她脸上的关切,只觉得讽刺:“不用了,我自己可以。”我停顿了一下,加了一句,对着她,也像是对着贺泽华:“还有,李子彤,我们分手吧。”

房间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惊愕地看着我,又看看李子彤。

李子彤的脸色一下子变得惨白:“你说什么?”

我没有看她,也没有看贺泽华,只是径直往外走:“没什么好说的了。就这样吧。”

身后传来李子彤带着哭腔的声音:“你站住!你把话说清楚!”还有贺泽华低声劝慰她的声音。

我没有回头。走出餐厅,晚风吹在脸上,没有带来一丝凉意,只有熊熊燃烧的怒火和一种彻底解脱后的空虚。我失去了论文,失去了爱情,但同时也摆脱了前世的阴影,摆脱了那些虚伪的人和事。

我回到了学校宿舍,没有整理行李,而是直接买了一张第二天回家的火车票。再也不想待在这里了。

第二天一早,我拉着箱子走出校门,刚走到马路边,一辆车在我旁边停下。车窗摇下,是贺泽华。

他下了车,手里拿着一个文件袋,脸上带着那种熟悉的、让人难以捉摸的微笑。

“你要回家?”他问,语气里带着点关切。

“是。”我冷淡地回答。

“昨天的事情……我听李子彤说了。她情绪不太好。”他说着,把文件袋递给我,“这里面是一些资料,也许对你今后的研究有用。我希望你不要因为这件事影响了心态。”

我看着那个文件袋,没有去接。他的行为太反常了。如果他真的抄袭了我,还把我逼到这个地步,为什么现在又来送资料,表现得像个关心晚辈的师兄?这太假了。

“不用了,”我拒绝,“我的心态很好。倒是贺师兄,您最近多保重身体吧。”我意有所指地说。

他脸上的笑容凝固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正常:“谢谢关心。那……祝你一路顺风。”

他没有再坚持,也没有问我为什么分手。我拉着行李箱,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坐上火车,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那些压力、那些背叛、那些指责,仿佛都被甩在了身后。

回到家,爸妈看到我,虽然有些惊讶,但更多的是高兴。我跟他们坦白了一切,关于论文,关于抄袭,关于李子彤,关于我想放弃科研。

他们听完,没有像前世那样焦急,反而异常平静。爸爸拍了拍我的肩膀:“回来就好。身体最重要。至于那些……清者自清。再说了,不搞科研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回家帮我打理厂子也挺好。”

妈妈则心疼地摸着我的头:“那些人真是太过分了!咱们不跟他们计较,气坏了自己不值得。正好,你回来了,陪我们好好出去玩玩。”

他们的支持像一股暖流,熨平了我内心的伤痕。这种无条件的信任和爱,是我最坚实的后盾。

于是,放弃了预定的海边小城,我们一家三口去了另一个地方旅行。远离了学校的纷纷扰扰,我拉黑了李子彤所有的联系方式,把那些伤心事都抛在脑后。

旅行中,我帮爸爸处理了一些工作上的邮件,意外地发现自己在这方面还挺有天赋。有一个困扰了他们很久的跨国订单,我凭借着在学校里学到的谈判技巧和一些新的想法,竟然谈了下来。爸爸高兴得合不拢嘴,对我说:“看来你在外面学的东西没白费!你完全可以接我的班!”

我笑了笑。生活有很多种可能性,不只有科研这一条路。心态渐渐平和,我开始认真考虑回家继承家业的事情。

然而,有些事情并没有完全过去。就在我以为一切都将翻篇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人联系了我。

研究生师妹姜文琪。

她是我读研时的同学,一个非常认真踏实的女孩。她发来的消息带着点迟疑:“师兄,你还在国内吗?”

我回了个“在”。

“你最近……有没有听说贺泽华师兄的事?”她问。

我心里一动:“听说了一些。怎么了?”

“他……好像生病了。而且他的课题进展非常不顺利,最近几个实验结果都不对劲,导师那边很不满意。”姜文琪的声音压得很低,像是在说什么秘密。

我皱了皱眉。生病?课题不顺?这倒是有点意外。

“对了师兄,”姜文琪犹豫了一下说,“导师最近有点急,想找人帮忙。你的能力我们都清楚,而且你之前跟贺师兄的研究方向有点像……导师问你有没有兴趣,过来帮忙看看?”

邀请我加入贺泽华的团队?这更奇怪了。但我心里隐约觉得,这是一个了解真相的机会。

“哦?什么方向?”我问道。

姜文琪开始详细描述贺泽华目前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打算尝试的新思路。她每说一点,我的心就凉一分。她描述的那些“新思路”,竟然跟我当时在餐厅里,向贺泽华试探时提到的、以及我后来脑子里产生的那些未完成的想法,高度重合!

贺泽华果然抄袭了我的想法!而且似乎是用了某种方式,实时地获取我的思维。我之前模糊的猜测,在姜文琪的描述下变得越来越清晰。

“原来如此,”我语气平静地说,“不过这些方向,我之前也考虑过。姜师妹,你知道吗?其实我当时在写论文的时候,有过很多奇特的构思。有些甚至还没来得及写下来,总觉得……”我故意卖了个关子。

“是什么?”姜文琪好奇地问。

“比如,”我开始故意“分享”我那些“奇特”的构思,但悄悄地在其中埋下了一些逻辑上的“错误”或者“死胡同”。那些错误非常隐蔽,只有对这个领域有深入了解的人,并且完全照着我的思路走,才会掉进陷阱。我一边说,一边仔细听着姜文琪的反应,她显然对我的想法很感兴趣,并且完全没有意识到我藏的“雷”。

“哦,师兄,你这个想法太巧妙了!我赶紧记下来!”姜文琪兴奋地说,“不过这里,如果这样操作的话,会不会出现那个问题?”她指出了我故意埋下的一个比较明显的错误。

我笑了笑:“哎呀,你看我,回家放松了一段时间,脑子都不灵光了。确实,按我刚才说的,那样做会有问题。不过,如果稍微改一下,比如把这个参数……”我一边说着,一边又埋下了另一个更隐蔽的错误。

我跟姜文琪聊了很久,把那些精心设计的“陷阱”一个接一个地“分享”给她。我确定,以姜文琪的习惯,她一定会把这些“宝贵”的“师兄的指点”原封不动地转达给贺泽华。

接下来几天,我没再跟姜文琪联系,只是静静地等待。我知道,贺泽华一旦拿到这些“新思路”,肯定会迫不及待地去尝试。而那些“错误”,就像定时炸弹,迟早会引爆。

果然,没过多久,姜文琪又联系我了,语气里带着一丝慌张。

“师兄,出事了!”

“怎么了?”我问。

“贺师兄……他在今天的专题讲座上出大糗了!”姜文琪的声音带着惊魂未定,“他讲的那个课题,用了您之前说的那些新方法,结果……结果关键的实验数据完全错误!当场就被几个教授质疑了!”

我心里一沉,但面上不动声色:“哦?数据错了?是实验操作问题吗?”

“不是,”姜文琪说,“教授们说,他那些理论推导本身就有问题,从一开始方向就错了!有位老教授还问他,这些思路是哪里来的,逻辑根本站不住脚!”

我仿佛能想象出贺泽华当时窘迫的样子。那些逻辑错误,都是我故意留下的。如果他对自己的研究真的有深刻理解,他应该能立刻发现问题,而不是照单全收。这更加印证了我的判断——他根本不理解他自己在“研究”的东西,他只是在复述或者说是“抄袭”我的想法。

“那贺师兄怎么说?”我问道。

“他……他当时脸色特别难看,支支吾吾说不清楚。结果,李子彤突然站起来,”姜文琪的声音带着愤怒,“她竟然说,说这些思路是……是从你那里听来的!是你故意误导贺师兄的!”

我冷笑一声。果然是李子彤,到这个时候还不忘把锅甩给我。

“那大家信吗?”我问。

“怎么可能信!”姜文琪说,“教授们都明白,学术研究哪有靠听几句话就能得出新方法的?更何况当时大家都在,贺师兄自己都承认是他自己的研究方向!而且,有位教授直接问李子彤,她是不是对学术研究有什么误解?她当时脸都绿了,坐下了不敢再说话。”

听到李子彤吃瘪,我心里一阵畅快。前世的那些委屈和不甘,仿佛在这一刻得到了宣泄。她以为随便泼脏水就能掩盖真相吗?学术圈虽然复杂,但不是傻子遍地。

贺泽华的这次出糗,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巨大的波澜。他之前的光环瞬间黯淡,开始有人质疑他之前的成果,甚至有人翻出了他那篇跟我一模一样的论文,重新审视。结合他在讲座上表现出的对研究细节的生疏,抄袭的嫌疑越来越大。

与此同时,我妈妈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了一位道长。她听说了我在学校遇到的事情,总觉得有点不对劲。道长来我家,我妈拉着我给他看。道长看了我一眼,又看了看我的手腕。

我手腕上,一直戴着一条红色的皮筋。是李子彤送给我的,她说是我写论文熬夜,让我戴着提神。我一直没在意。

道长盯着那条皮筋,脸色变得凝重。

“这上面……有东西。”道长说。

我一愣:“什么东西?”

“一个小鬼魂魄,”道长语气低沉,“被人用特殊的方法养在上面,用来感知佩戴者的想法和情绪。”

我全身一震。感知想法?这……这不就解释了为什么贺泽华能知道我最新的构思了吗?!原来不是什么奇特的巧合,也不是我自我怀疑的无意识影响,而是有人一直在偷窥我的大脑!

“是谁给你的?”道长问。

“是……是李子彤。”我声音有点干涩。

道长没说话,只是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小的符纸,用火点燃,然后小心翼翼地将那条皮筋取下,扔进了火里。皮筋在火焰中扭曲,发出一声微弱的哀嚎,然后化为灰烬。

“这样就好了,”道长说,“小鬼魂魄已经被超度了。”

我看着那堆灰烬,感到一阵恶寒。李子彤,她竟然用这种方法来害我!她和贺泽华,他们究竟是怎么勾结在一起的?他们偷走了我的论文,还妄图窃取我所有的想法,甚至用这种阴邪的方法来监控我!

真相揭露的那一刻,我感到一种彻骨的寒冷。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学术竞争,而是赤裸裸的陷害和掠夺。

贺泽华的事情,很快就有了后续。姜文琪又给我发来消息,这次语气里带着震惊和唏嘘。

“师兄,贺泽华被学校开除了。”

这个消息在我意料之中,但听到时还是愣了一下。

“学术造假,情节严重,影响恶劣。”姜文琪说,“而且,听说他父母也受牵连了,之前帮他运作学术资源,甚至可能参与了这次的事情,涉嫌受贿,已经被抓起来了。”

我心里没有太多波澜。他们咎由自取。

“那李子彤呢?”我问。

“李子彤……她一直在闹,”姜文琪的声音有点疲惫,“她去找导师,找校长,说贺师兄是被陷害的,还说你是罪魁祸首。到处缠着人,甚至还来骚扰我,让我替她说话。”

“她怎么样了?”我追问

她已经被学校警告了,再这样下去可能会被处分。她好像精神也有点问题,一直在念叨什么‘都是你害的’……”姜文琪说着,突然停顿了一下,然后用一种非常低沉的声音说:“师兄,我刚听到的消息……贺泽华……他把李子彤杀了。”

我的手猛地一抖,手机差点掉在地上。

“什么?!”我失声喊道。

“是真的……”姜文琪的声音带着恐惧,“他好像精神失常了,一直在念叨‘杀了你,杀了你就能证明我是对的’之类的胡话……把李子彤……然后他自己也被送进了精神病院。”

我呆住了。贺泽华杀了李子彤?因为精神失常?他念叨的“杀了你就能证明我是对的”,杀的是李子彤还是我?证明什么?证明论文是他的?证明他没有抄袭?

这结局太过惨烈,超出了我的所有想象。我以为的复仇,是学术上的,是揭露他们的丑行,让他们付出代价。但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一个曾经意气风发的学术新星,沦为杀人犯,被关进精神病院;一个曾经口口声声爱我的女孩,为了维护他,最后死在了他手里。

我感到一阵巨大的空虚和迷茫。复仇成功了吗?也许吧。他们得到了应有的惩罚,甚至更重的。但我的内心并没有预想中的畅快,反而是一种沉重的压抑。生命的脆弱,人性的扭曲,让我感到深深的无力。

我没有再追问更多细节,挂断了电话。坐在沙发上,窗外阳光明媚,但我心里却是一片阴霾。那些曾经鲜活的人,就这样走向了毁灭。

几天后,我收到了学校寄来的一个包裹。里面是我那篇未提交的论文的打印稿,以及一些退回的资料。附带的信件里写着,经过重新调查,确认该论文具有完全的原创性,学校对之前的误会表示歉意,并希望我能继续完成学业。

我拿着那篇论文,翻看着扉页上的我的名字。这份迟来的证明,在前世是那么重要,重要到可以压垮一个人。而现在,它静静地躺在我手中,仿佛失去了所有重量。

我在学校的论坛上,看到了关于贺泽华事件的官方通报,以及对他之前所有论文的重新审定。他那篇“抄袭”我的论文,已经被撤销了发表,所有署名都移除。

同时,论坛上出现了一个新的置顶帖子,是关于贺泽华之前留下来的一个核心课题,因为他突然出事,课题组停滞不前,导师发帖寻求有没有同学或者老师能接手这个难题,完成他未尽的研究。那个课题,正是我论文研究方向的下一步延伸,也是我曾经在餐桌上和跟姜文琪聊天时,脑子里构思过的那些“新想法”的核心。

看着那个帖子,我心里五味杂陈。那个困扰着整个课题组的难题,在我看来,似乎并没有那么无解。我的思绪不自觉地回到了那些公式,那些推导,那些实验设计。

我以为我已经彻底放弃了科研。回家的日子很平静,和父母在一起,打理家里的生意,这似乎也是一条不错的路。但看到那个熟悉的课题,内心深处沉寂已久的东西,又开始蠢蠢欲动。

爸妈注意到了我的变化,他们没有催我,只是默默地支持着我。爸爸说:“如果你还喜欢,那就去做。生意的事情,有我和你妈呢。别给自己留遗憾。”妈妈说:“无论你做什么决定,家里永远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他们的理解和支持,给了我巨大的勇气。

我找出了之前的手稿和笔记,开始重新整理思路。那些曾经让我痛苦不堪的论文,那些被窃取的想法,现在重新回到我手中,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我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不眠不休地推导、计算、模拟。那个曾经困扰我的难题,在新的视角下,变得清晰起来。前世的经历,让我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科研的执着也更加纯粹。我不再是为了证明自己,不再是为了别人的认可,只是单纯地想解开这个谜题,想知道我的想法是不是正确的,我的研究是不是真的有价值。

几个月后,我完成了新的论文。这篇论文,比之前的更加深入,更加完善,因为它包含了我在经历这一切后,对这个领域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我将论文投递到了一家国内顶级的学术期刊。没过多久,就收到了审稿通过的消息,并且被编辑部推荐参加一个重要的学术会议。

在会议上,我的论文引起了巨大的轰动。那些曾经对我指责、对我怀疑的人,现在都用惊讶和赞叹的眼神看着我。我的研究成果解决了那个困扰已久的难题,并且提出了全新的理论框架。

我没有在意那些目光,只是平静地陈述着我的发现。那一刻,我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和力量。

会议结束后,有国内顶尖研究院的教授找到了我,表示对我非常感兴趣,希望我能加入他们的团队,提供更好的平台让我继续深造。

我答应了。

站在新的起点上,回首过去,像一场漫长的梦。有痛苦,有背叛,有失去,但也因此,我找到了真正的自己,找到了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

生活并没有因此变得完美无缺。有些伤痕,永远无法抹去。但至少,我不再被困在过去,我重新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我继续在科研的道路上前行。前方还有无数的未知和挑战,但我不再害怕。因为我知道,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有家人无条件的支持,我也有了面对一切的勇气和智慧。

我的人生,重新开始了。

来源:北洛小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