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剧折子戏专场 | 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终评演员媒体见面会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6 14:55 1

摘要:5月9日下午,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评剧目——婺剧折子戏《碧桃花·拷打提牢》《穆桂英·辕门斩子》《白蛇传·水斗、断桥》媒体见面会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举行。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党总支副书记严立新,资深媒体人、主任记者苗青,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浙江婺剧艺术

5月9日下午,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评剧目——婺剧折子戏《碧桃花·拷打提牢》《穆桂英·辕门斩子》《白蛇传·水斗、断桥》媒体见面会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举行。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党总支副书记严立新,资深媒体人、主任记者苗青,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一级演员楼胜参加了见面会。媒体见面会由上海戏曲广播主持人司徒纯纯主持。

严立新

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党总支副书记

严立新首先为大家介绍了婺剧这个充满魅力的地方剧种。婺剧俗称“金华戏”,它是多声腔剧种,一共6个声腔,分别是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和时调,这6个声腔当中,和上海有联系的声腔就是滩簧——上海的沪剧就属于滩簧。

婺剧是多声腔剧种,和很多剧种都有联系和渊源。这一次陈丽俐参加竞梅演出,3个戏用3个声腔,分别是《白蛇传》的滩簧、《穆桂英·辕门斩子》的徽戏和《拷打提牢》的乱弹,观众朋友们可以分别欣赏到陈丽俐带来的3个声腔的不同演绎。此次竞梅,对陈丽俐和婺剧团,甚至对于婺剧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严立新满心期许:“一朵‘梅花’背后,代表着一个剧种或者一个剧团生生不息的传承密码,从这个角度上讲,如果我们可以再次摘得今年的‘梅花’,对婺剧的发展会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据严立新介绍,浙江婺剧团是婺剧的龙头剧团,现在叫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自1956成立以来,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观看过剧团的演出,并给予很好的评价。陈丽俐2013年进团,是一位既有天赋,又勤奋努力的年轻演员。入职以来,团里对她倾注了极大的关注,到目前为止,她已经主演了将近10部剧目,每年上百场演出,包括下基层到田间地头给农民朋友们演出,同时也上春晚,以及出国进行对外文化交流。“我们演员,包括丽俐,前一天还在中央电视台春晚参与现场直播,第二天就到农村的舞台上为农民演出了,所以我们用一句话总结就是‘才下春晚,又上村晚’。”

严立新还特别解释了这次见面会陈丽俐没有出席的原因,同时表示,陈丽俐也让大家代表她,向组委会和媒体见面会现场的媒体朋友们以及观众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楼 胜

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一级演员

婺剧演员楼胜是和陈丽俐有非常多合作的搭档,他向大家介绍了陈丽俐的表演特色以及这次带来的3个折子戏的亮点。他表示,这3出戏参评梅花奖,不仅仅是陈丽俐个人的竞梅展示,更是她向广大戏迷朋友汇报这些年跟着陈美兰老师学习的成果。陈美兰老师是婺剧界第一朵梅花。这3出戏都是美兰老师的代表作,经历了婺剧几代人的磨炼:《拷打提牢》《辕门斩子》是当年陈美兰老师获“二度梅”的戏,《断桥》是陈美兰老师首次获得梅花奖的戏。

在楼胜眼中,进团比自己晚一年的陈丽俐,这些年一直不停进步:“我在她身上看见了美兰老师的影子。这次她将要表演的3个折子戏都是几代婺剧人的心血结晶,也是陈美兰老师艺术生命的延续,所以期待她在舞台上表现出最好的一面,把老师身上的艺术传承下去。”

苗 青

资深媒体人、主任记者

苗青作为记者跟踪报道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30多年,一路见证了院团和婺剧的发展。她表示,自己跟着浙江婺剧团到全国以及世界各地演出,见证了从一开始很多人连“婺”字都不会读、完全没听过婺剧,到现在去一些戏曲大省、“戏窝子”城市演出,被懂行的戏迷观众交口称赞、口口相传,这都是因为婺剧团的所有人拧成一股绳、全心全意为婺剧拼出了大舞台。苗青说,婺剧团全年只休1天,经常是“才下春晚,又上村晚”,不是在演出,就是在排练,或者就是在前往演出的路上。团里的每一个人都很拼。

而最让苗青感慨的是,只要有机会,团里都会给演员搭建平台,团里老师倾囊相授,遇到专业短板则外聘名师指导。所以,“婺剧团的排演,不是到练功房打卡,所有人都是自觉地拼命地练,因为他们的团风就是——有真功夫就能站在舞台上”。

值得一提的是,3位嘉宾都提到了婺剧团对年轻一代的培养和托举。严立新表示,不遗余力地以年轻演员为重,是几代婺剧演员走过自己的艺术历程之后的感悟和共识。团里对此已形成机制:一是不论文戏武戏,都强调练功,包括陈丽俐这样的文戏演员。团里的年轻演员只要前一天晚上没有演出,第两天早上8点半准时在练功房进行基本功训练。二是以戏带练,以戏促功,院团一年500多场演出,包括对外文化交流,特别是下基层演出多,这些都给年轻演员的成长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三是不遗余力地推荐、推动年轻演员参加各种平台的赛事演出,团里得过奖的青年演员也会主动把下一次的机会提供给师弟师妹,传帮带气氛特别好,大家都为了婺剧的推广和传播付出全力。四是畅通年轻人才的晋升渠道,团里很早就打破了论资排辈的陈规,今年获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的李烜宇,当时进团才3年,还是编外的四级演员,但团里一众一级、二级演员和“老戏骨”甘愿为他做绿叶,让他的努力和才华得以绽放。这次陈丽俐能够入选梅花奖的终评,不仅是她个人演艺生涯的里程碑,也是对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这些年来坚持注重人才培养工作的检阅。

婺剧折子戏《碧桃花·拷打提牢》《穆桂英·辕门斩子》《白蛇传·水斗、断桥》专场演出将于5月10日14:30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与观众见面。

来源:上海文联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