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关注:南漳蜈蚣养殖的“毒”门秘籍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6 15:12 2

摘要:日前,央视聚焦南漳县蜈蚣养殖新模式,无土单体养殖技术,通过让蜈蚣“住单间、喝净水”,破解传统养殖一系列难题,使成活率、产量双提升,为乡村振兴注入“爬行经济”新动能。

日前,央视聚焦南漳县蜈蚣养殖新模式,无土单体养殖技术,通过让蜈蚣“住单间、喝净水”,破解传统养殖一系列难题,使成活率、产量双提升,为乡村振兴注入“爬行经济”新动能。

走进襄阳金美科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田家营基地蜈蚣养殖大棚,一排排恒温的立体养殖架整齐排列。工人李银秀正忙着为蜈蚣补充水分。

襄阳金美科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田家营基地工人李银秀说:“7点半开始上班,来第一件事就是先把食喂好,一个星期喂两遍食,然后再喂水,把一盒水灌好之后,放到一个单盒里,一盒水管蜈蚣两个月。”

李银秀口中的“小水壶”,名叫负压供水器,外形酷似饮水机,由储水瓶、负压阀和防护网等部分构成。

襄阳金美科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田家营基地养殖部技术人员李小渤说:“它主要做到了负压供水,其次就是给蜈蚣提供了躲避的空间,它还有一个功能叫防溺亡功能,就是它的水壶口有一个筛网,可以很好地隔绝,不让蜈蚣钻到水壶里面被淹死。”

传统群养蜈蚣模式对温湿度控制要求高,且在集体进食、饮水过程中,容易导致交叉感染,诱发疾病传播。为此,该公司自主研发了“无土单体养殖技术”,由“单体养殖盒”和“负压供水器”两大核心构件组成,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成功解决了蜈蚣传统养殖中的多项难题。

襄阳金美科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田家营基地养殖部技术人员李小渤说:“蜈蚣本来就是一个冷血的节肢动物,它有相互残杀的特性,群养就解决不了这一点。我们利用无土单体养殖技术,解决了蜈蚣的相互残杀问题,还有就是进食进水过程中,交叉感染问题,隔绝了疾病传播,让每一个蜈蚣都住上豪华的独立单间,让他们吃得好、睡得好、长得好。”

该公司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单体养殖盒不仅具备防逃、防反噬等功能,还可兼作运输、产卵和孵化容器,实现“一盒三用”。配合物联网系统对温湿度等关键指标进行实时监测,确保蜈蚣始终处于最适宜的生长环境中。目前,田家营基地拥有4个蜈蚣养殖大棚,存栏蜈蚣超过40万条,年营收近600万元,带动农户10多户,年均增收3万元左右。

襄阳金美科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田家营基地养殖部技术人员李小渤说:“我们下一步就希望把这项技术在全社会做一个推广,让更多的爱好蜈蚣或者是想从事蜈蚣养殖的农民朋友们,都加入到我们养殖事业中来。那我们在技术这一块也是全程指导,保证大家在养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都能随时帮大家解决。”

来源:南漳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