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1日下午,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评剧目——福建京剧院《“武韵风华”——武生李哲京剧折子戏专场》剧组媒体见面会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举行。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处长陈吟,福建省戏剧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余守英,福建京剧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孙劲梅,浙江音乐学
5月11日下午,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评剧目——福建京剧院《“武韵风华”——武生李哲京剧折子戏专场》剧组媒体见面会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举行。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处长陈吟,福建省戏剧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余守英,福建京剧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孙劲梅,浙江音乐学院戏曲创研中心主任林为林,以及终评演员、福建京剧院武生演员李哲参加了见面会。见面会由上海戏曲广播主持人张源主持。
孙劲梅
福建京剧院党总支书记、院长
孙劲梅介绍,福建京剧院拥有76年历史,以武戏见长,曾创排《真假美猴王》《大闹天宫》等经典作品。当前剧院演员的平均年龄是35周岁左右,是一支非常年轻的队伍,而李哲作为第四代武生传人,刻苦勤奋,是院内的标杆演员。本次参评梅花奖准备的三出折子戏,分别是经典折子戏《林冲夜奔》《十八罗汉收大鹏》和新编历史剧《江海风流》选段,全面展现其文武兼备的艺术功底。其中,《江海风流》是为李哲量身打造的新编历史剧,旨在突破武生行当的文戏表现力。
陈 吟
福建省文旅厅艺术处处长
陈吟谈到,武戏演员培养周期长、难度大,因此当下优秀武行演员稀缺,人才培养在当下显得尤为急迫和重要。李哲是福建省首位参评梅花奖的武戏演员,推荐他不仅是对其个人的肯定,更是对武戏传承的重视。陈吟希望大家关注李哲的演出,共同见证武戏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林为林
浙江音乐学院戏曲创研中心主任
本次专场特邀武生名家林为林担任总导演,还请到武生名家张幼麟担任指导。林为林表示,福建京剧院武戏根脉代代相传,此次能受邀指导感到非常荣幸,尤其是李哲扎实功底和敬业精神让他对武戏的未来充满信心。本场选取的三出折子戏是对李哲30多年武戏生涯的一个综合展示:《林冲夜奔》是武生著名的“一场干”,是需要一气呵成的高难度短打武戏;《十八罗汉收大鹏》考验武戏演员的把子功;而《江海风流》则展现套把功夫,亦挑战武生演员的文戏底蕴。演出还将通过视频穿插呈现李哲30年的从艺之路。届时,李哲将在舞台上展现出他的艺术风采,也将向观众交出一份最好的成绩单。
余守英
福建省戏剧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
余守英从福建作为戏剧大省的角度,介绍了福建戏剧的多样性与竞争力,强调李哲能从福建脱颖而出、代表福建参评梅花奖是其艺术实力的体现。她说,李哲11岁从艺,30多年来勤练不辍,逢年过节仍坚持练功。此次申梅不仅是其个人艺术生涯的里程碑,也是福建京剧院团队协作的成果,因为武戏演员的成功离不开幕后团队的支撑。福建京剧院将以此次演出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武戏人才的培养。
李 哲
福建京剧院武生演员
李哲表达了对福建省文旅厅、省文联、省剧协的感谢,并坦言自己作为武生演员,能够站在梅花奖的舞台上,内心非常激动。他深知这背后的不易,也深感自己的幸运。他回顾了自己从上海戏校求学至今的成长历程,并感谢恩师和福建京剧院团队的全力支持。尽管三出折子戏的分量都很重,三出戏连演对体力也是巨大挑战,但他一定会全力以赴。他希望通过这次参评梅花奖,为剧院的“兄弟姐妹”作出表率,通过自身的努力证明勤学苦练终将得到回报。
李哲在导赏环节指导小戏迷戏曲身段
李哲在导赏环节现场展示武戏身段
由福建京剧院演出的《“武韵风华”——武生李哲京剧折子戏专场》将于5月13日14:30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与观众见面。
来源:上海文联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