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集团化部署从单纯的合规、效率管理工具升级为战略赋能平台,通过数据资产化实现质量部门从成本中心向价值中心转型、构建覆盖全价值链的质量数字生态、将质量数据转化为企业核心战略资产,打造面向新型全球化挑战的敏捷质量体系。
集团化部署从单纯的合规、效率管理工具升级为战略赋能平台,通过数据资产化实现质量部门从成本中心向价值中心转型、构建覆盖全价值链的质量数字生态、将质量数据转化为企业核心战略资产,打造面向新型全球化挑战的敏捷质量体系。
一、基础层(合规+效率)
1、合规管控升级
1)刚性约束机制:集团质量纲领实时穿透((质量手册/方针/标准/流程的秒级同步),跨地域审计追踪基线统一,控制运维合规和数据安全
集团纲领性文件比如质量手册/方针,作为整个集团下各Site必须要遵守的第一层级文件,可通过集团化部署确保各Site同步执行,没有时间差,且能时时监管执行情况质量;
集团质量管理角度,关键质量流程、专业术语、最佳实践等都可以在集团化部署的过程中统一,标准化可预防各Site间的理解和执行差异;
集团化部署支持集中统一的数据备份策略和数据安全策略,消除了因为各Site之间运维管理能力和IT基础设施参差不齐带来的数据安全以及审计合规性风险,也同时极大减轻了集团监管审计各Site的负担。
2)柔性治理体系:集团主动赋能将集团旗下所有的企业的合规水平拉到同一个高度,从而达到更好的合规性保障。
允许总部强制标准与工厂特色SOP的弹性配置,允许三级文件动态管控;
多维度质量合规驾驶舱(实时监控各工厂GMP运行情况),帮扶指导运行较差工厂企业合规的提升;
集团层面设置法规解读部门,新的法规更新,集团的最新要求、审计缺陷等等,可通过集团直接分享推送到各Site,确保信息的准确,及时,一致。
2、运营效率优化
资源集约化:IT硬件资源调度和利用率(可根据总量来整体采购)、软件采购成本(可根据总量来整体采购)、硬件人力运维成本(统一管理,专人运维,减少各Site人力、资源、费用的重复投入);
流程集约化:QDT各site之间相同流程、验证、接口集成、经验(仅需对差异化的部分进行单独配置,提高一致性和实施效率,减少系统实施期间人力和费用重复投入);
审计集约化:集团质量对各公司质量内部审计集约化、系统对外审计集约化、IT数据安全监管各Site审计集约化;
二、数字层(技术+风控)
1、数据资产价值重构
构建集团级PaaS平台,预置N+site与第三方接口(MES/ERP/LIMS等系统)集成的标准接口对接以及接口业务传承经验,消除各工厂"烟囱式系统"孤岛;
建立集团质量数据湖(每日处理所有质量数据),通过多工厂数据交叉分析发现潜在改进点;
集中算力资源部署AI质量预测模型(如偏差根因分析、OOS预警等),通过集团级知识图谱实现跨工厂经验复用;
2、风险防控维度升级
集团化部署后可以随时随地观看各Site之间产品关键质量指标情况、质量运行情况等,集团还可以将Site的质量数据进行不同维度的对比, 比如A/B两个Site人为原因造成的偏差数量对比,另外还可以进行各Site不同年度的对比,提前进行趋势预警分析,为管理层的质量决策提供最直接的佐证参考。建立供应风险(S)、质量风险(Q)、合规风险(C)的集团级关联预警模型
三、战略层(价值+决策)
1、价值链重塑,垂直整合+水平扩展
垂直整合:实时质量仪表盘,建立集团指挥中心数字孪生系统,整合全球工厂实时质量KPI(如偏差波动率)
水平扩展:涉及标准化带来的扩展性,当集团收购新企业时,可以快速接入现有系统,降低整合难度和成本,这也是长期战略的一部分。
2、品牌和声誉的保护
统一的质量管理能减少各Site的合规风险,从而维护集团整体品牌形象。同时,集中系统可能更容易应对国际市场的法规要求,比如满足不同国家的数据本地化法规,这对国际化扩张有帮助。
3、创新和研发支持
集中管理可能促进跨Site的协作研发,共享实验数据,加速新药开发。知识管理方面,除了法规更新,可能还包括最佳实践的积累,形成知识库,提升整体水平。
4、供应链和合作伙伴整合
集团化系统可以整合供应商管理,确保供应链质量一致性,降低风险。客户信任方面,展示统一的质量管理能力,可能增强客户或合作伙伴的信心。
5、未来技术趋势
比如IoT和实时监控,集团化系统更容易部署统一的IoT设备,实时收集各Site数据,及时监控生产质量,预防问题。
来源:AksoeG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