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世界好像忽然“科幻”起来,DeepSeek和人型机器人的出现,甚至使普通人都觉得,未来已经不再遥远。
2025年,世界好像忽然“科幻”起来,DeepSeek和人型机器人的出现,甚至使普通人都觉得,未来已经不再遥远。
双翅目今年刚刚推出的科幻小说集《水星逆行》,刚好踩中“热点”:《毛颖兔与柏木大学的图书资料室》一篇中的“毛颖笔”,和DeepSeek有“异曲同工”之妙——博古通今,自行写作。
而“毛颖笔”的灵感脱胎自韩愈的《毛颖传》,内核又颇像传统民间故事中马良的那支神笔。
由此引发了一个问题:科幻想象,一定要想象未来吗?
这个问题对中文科幻尤为重要,因为中国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各种故事、文献更是浩如烟海。
《水星逆行》中,双翅目恣意遨游于中国的诸多古老传统之中:韩愈的《毛颖传》、流传千年的龙图腾、边疆地区的文面习俗。
当然,也不乏一些更现代的和更未来:老舍的《茶馆》、论文写作、体感游戏、水星逆行、星际迁徙……
双翅目在新作中,融汇了科幻想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那么,其他科幻作家和科幻研究者,又如何看待“昨天 今天 明天”呢?5月16日晚8:00,我们邀请了宋明炜、陈楸帆、慕明、双翅目等作家,一起探索科幻想象中的时间性。
《水星逆行》,摄影:Basil勒
活动主题
昨天 今天 明天
——科幻想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水星逆行》线上对谈
活动时间
5月16日(周五) 20:00
活动嘉宾
宋明炜
陈楸帆
慕明
活动主办
新京报书评周刊
中国作家网
译林出版社
中国作家网视频号将全程直播该活动,敬请关注!
排版:肖 瑶
编辑:邓洁舲
二审:杜 佳
三审:王 杨
来源:小马播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