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信息高速传播的当下,讲好故事既是传递价值的“软实力”,也是财政工作贴近群众、凝聚共识的“必修课”。为落实局党组“固本强基”专项行动要求,提升青年干部语言表达与宣讲能力,讲好财政故事、发出财政好声音,市财政局于2025年5月14日举办“财政青年学堂”活动,邀请
在信息高速传播的当下,讲好故事既是传递价值的“软实力”,也是财政工作贴近群众、凝聚共识的“必修课”。为落实局党组“固本强基”专项行动要求,提升青年干部语言表达与宣讲能力,讲好财政故事、发出财政好声音,市财政局于2025年5月14日举办“财政青年学堂”活动,邀请青岛广播电视台《青岛新闻》栏目主持人杨静静以“如何把好故事讲好”为题开展专题授课。
多维互动实践
在场景体验中淬炼宣讲能力
活动以“理论+实战”双线并行模式展开,第一部分聚焦沉浸式互动实践,让青年干部在多元场景中掌握宣讲技巧。
语言艺术体验:
多名青年干部上台朗读现代诗、散文、新闻报道等不同体裁文本,现场体会“文本类型决定表达基调”的核心逻辑。杨老师逐一点评,从“情感传递的层次感”等维度指导干部如何通过声音塑造故事氛围。
场景模拟演练:
模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景剧宣讲,从“开场白的亲和力构建”到“与观众互动时的手势引导”,沉浸式体验中强化肢体语言与口头表达的协同性,形成“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互动中解决问题”的学习热潮。
全流程解剖式授课
揭秘宣讲背后的“系统工程”
活动第二部分以“解剖麻雀”式深度授课,拆解宣讲全流程要素,帮助干部建立“立体化宣讲思维”。内容创作层面,以英模事迹宣讲为例,解析“从数据到故事”的转化路径,强调“用细节构建画面感、用数字增强可信度”的创作逻辑;形象管理层面,结合不同宣讲场景,讲解服装搭配原则,并现场示范“手势礼仪”“眼神交流”等实用技巧;现场把控层面,通过讲述亲身经历,分析“突发冷场如何应对”“观众提问如何引导”等场景,传授“节奏调控”“情绪调动”的临场经验,帮助干部从“单向输出”转向“双向共鸣”。
以“全链条能力升级”
激活财政传播新动能
此次活动打破传统培训的单向灌输模式,通过“实践体验—理论解构—场景复现”的闭环设计,让青年干部不仅掌握“怎么讲”的技巧,更理解“为何讲”的底层逻辑,让财政工作从“文件里的数字”变为“群众耳边的故事”。正如参与干部所言:“这次学习不仅是一次技巧提升,更是一次传播意识的觉醒,原来财政工作可以用诗的语言、活的案例走进百姓心里。”
下一步,市财政局将持续依托“财心暖民”宣讲团、“财政青年说”“财政青年学堂”等平台,聚焦干部综合能力提升,推动“讲好财政故事”成为青年干部的必备技能,以更鲜活的表达传递财政温度、彰显财政担当。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