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A6》还没发售,游戏音乐已经火了两波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6 15:59 2

摘要:5月6日,《GTA6》(《侠盗猎车手6》)第二部预告片上线仅24小时,就收获了4.75亿次观看,遥遥领先于历史上其他视频游戏预告片。其中的配乐《HotTogether》也顺势被关注,在Spotfiy播放数据暴增182,000%。

一个预告片,直接让一首发行近40年的老歌重新翻红。

5月6日,《GTA6》(《侠盗猎车手6》)第二部预告片上线仅24小时,就收获了4.75亿次观看,遥遥领先于历史上其他视频游戏预告片。其中的配乐《HotTogether》也顺势被关注,在Spotfiy播放数据暴增182,000%。

相比之下,在2011年《GTA5》首部预告片则耗费数月才达到相似的数据。

随着游戏影响力日益扩大,音乐在游戏中似乎不再只是“配角”,而是在构建新的文化逻辑与产业链条。那么,游戏如何成为音乐传播与创作的新引擎?艺术家又如何在这一浪潮中获得真正的权益与参与感?

游戏预告片如何带动老歌“回春”?

这不是《GTA6》预告片第一次带动老歌翻红。

2023年末,RockstarGames(简称R星)首度发布第一部《GTA6》预告片时,TomPetty发行于1989年的《LoveIsaLongRoad》作为其中的插曲,在短时间内流媒体播放量激增36,979%,因其歌词氛围与游戏调性契合,成为预告片中最具标志性的听觉意象。

而在第二部《GTA6》预告片中,RockstarGames再度凭借精准选曲让不少玩家沸腾——来自美国经典乡村合唱团PointerSisters于1986年推出的《HotTogether》,一首相对冷门的复古舞曲。

数据显示,自第二部预告上线后,这首歌的播放量增长幅度惊人,达182,000%。Spotify全球内容主管SulinnaOng表示:“几乎没有什么能像《侠盗猎车手》一样穿透流行文化。音乐自系列开始以来就与之密不可分,因此看到新老粉丝通过以这种方式跟这首标志性作品建立联系,真是太好了。”

不过,客观地说,《HotTogether》算不上PointerSisters代表作,甚至没有出现她们在2017年发布的36首精选辑《TheEssentialPointerSisters》中。而播放量的激增,也并不意味着全网流行。截至5月14日,《HotTogether》在Spotify上的累计播放量仅为242万次,仍远低于PointerSisters的《I’mSoExcited》(6.24亿次)、《Jump》(2.16亿次)等代表作。

也正是由于其原始播放基数之低,才使182,000%的增长率看似如此“爆炸”。

但R星显然认为,合适比经典、流量、耳熟能详更重要。在预告片中,伴随主角情侣“双人成刑”的设定浮现,《HotTogether》自然成为音画叙事的情绪引子,热带、性感、危险、复古,这一切都隐含在副歌跳跃的鼓点与女声旋律中,映射出游戏中都市浮华背后的躁动。

尽管流媒体带来的经济回报相对有限,但在线下仍为乐队带来了更多资源与机会。Shazam数据显示,因歌曲的走红,PointerSisters近期的全球搜索量上升,2025年PointerSisters成员相关演出安排开始增加。

这也引发了一些业内人士的关注与期待,比如曾在《GTA5》里担任iFruitRadio电台主持的饶舌歌手DannyBrown接受《Variety》采访时提到,希望再次与R星合作,“对我来说,音乐才是游戏体验的核心。非常开心我和我的音乐也能被植入到游戏里。”

如《印度时报》所述,Rockstar的音乐战略已成为经典金曲注入新生命的标志,也扩大了游戏的覆盖范围。从TomPetty到PointerSisters,GTA体系里不是简单地将经典歌曲塞进游戏,而是在构建一个音乐与叙事共振的多维空间。

在这里,哪怕是一首原本沉寂的边缘曲目,只要契合气质,便能成为文化浪潮的引爆点。

GTA如何改变玩家的音乐体验?

开放世界游戏中,音乐通常作为氛围烘托的背景元素存在。《GTA》系列自诞生以来,就试图突破这一功能性的边界,逐步将音乐塑造成玩家游戏体验的组成部分,甚至是游戏世界观中的关键结构之一。

早在1997年,初代《GTA》就提供了7个电台,覆盖的音乐风格包括嘻哈、放克、流行、摇滚、乡村、浩室、鼓打贝斯(Drum&Bass),并且都是原创作品。由于那时DMA(早期的R星)对音乐不怎么关注,也没怎么干预音效团队的工作,团队反而有了更充裕的创作自由和空间,并最终让电台能够在游戏里正常运作。

来到2013年的《GTA5》系列,电台内容的多样性已呈指数级扩张,音乐已经成为对城市意象、阶层身份与情绪张力的多维编码。游戏中拥有217首曲目,分布17个电台中,而通过在线扩展内容,电台总数增至21个,曲目数量也达到404首。

为了打造更真实的虚拟夜店体验,Rockstar于2018年举办了一场线下派对活动,邀请了多位DJ及现场宾客共同参与。所有人都穿上动作捕捉服,现场的舞动和互动被完整记录,并最终转化为游戏引擎中的角色动作,为游戏中的夜店场景注入了真实、生动的氛围。

自《AfterHours》与《CayoPericoHeist》两大资料片起,音乐开始溢出“电台”这一封闭容器,被系统性引入至场景机制与社交玩法之中。比如,玩家以在洛圣都(LosSantos)经营夜店,邀请现实中的DJ表演,比如Keinemusik、Moodymann和PalmsTrax等都曾在游戏中的CayoPerico户外舞池出现。

尽管在这些扩展包发布前,DJ文化早已风靡,但可以肯定,不少玩家正是通过这款游戏接触到了电子舞曲,才真正成为狂热的“蹦迪党”。

此外,在《GTA》在线模式中,美国说唱巨星Dr.Dre的乱入也让玩家收获了不小的惊喜,玩家可以在游戏中得以一窥Dr.Dre制作音乐的过程,并前往RecordAStudios录音室内部探索体验。据海外媒体《33rdsquare》透露,Dr.Dre通过授权其姓名、声音、肖像及音乐相关版权,与RockstarGames达成合作协议,并因此获得了约2000万美元的高额报酬。

回看今年《GTA6》的最新预告片,女主角Lucia在游泳池边锻炼与放松时佩戴了类似AirPods的无线耳机。

尽管这一细节可能仅服务于角色塑造或画面氛围,但结合玩家社群多年来对便携式音乐播放机制的呼声,不少玩家猜测,Rockstar可能正在探索将个体化听觉体验正式引入游戏系统之中。倘若成真,这将标志着游戏音乐从环境嵌套向玩家主导的交互式内容进一步转变。

随着《GTA》成长为现象级的文化IP,电台曲库也不断扩张,包括AxlRose、GeorgeClinton、IggyPop和KennyLoggins在内的名人都为电台主持人献声。

无论是通过可经营的夜店系统、动态派对场景,还是将Dr.Dre等真实音乐人IP深度融入剧情与玩法,Rockstar构建了一个音乐与游戏深度耦合的沉浸式空间。音乐已不再仅仅是氛围背景或附属元素,而成为一种具有能动性的内容结构,与玩家的行为路径和身份构建产生深度交互。

音乐+游戏,玩法、机会不止于此

在流媒体收入不足且逐渐固化的当下,越来越多音乐人和厂牌正在转向游戏合作、虚拟演出、互动体验等新模式。

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游戏市场规模达1840亿美元,而同年录制音乐的市场规模是286亿美元,几乎是全球录制音乐的6.4倍。根据MIDiAResearch和高盛《MusicintheAir》报告,预计到2026年,游戏中音乐相关市场规模可能翻三倍。

这意味着,游戏早已不再是“小众爱好”,成为了当代主流文化与商业的重要载体。游戏也不仅承载音乐,更逐渐演变为音乐“涟漪效应”的放大器与再创作的平台。当人们谈论音乐与游戏的结合,脑海中常浮现的是《EASportsFC》般的3A大作配乐,或《堡垒之夜》举办的虚拟音乐会,又或是像国内《原神》《黑神话:悟空》等大热IP的原声带音乐会。

随着沉浸式技术、用户生成内容(UGC)与虚拟偶像文化的发展,游戏与音乐融合所释放的潜力,正在被充分开掘。

比如2023年,《堡垒之夜》推出“JamStage”模式,玩家不仅是聆听者,也成了音乐的参与者,他们可以在虚拟场景中调用个人曲库中的JamTracks,自由切换节奏与乐器,实现实时互动混音。

今年4月,《堡垒之夜》开发商EpicGames与数据公司Luminate建立新的合作伙伴关系,开始在其Connect平台内跟踪JamTracks中的音乐使用情况。尽管这些流量目前只作为“互动点播”指标,并未纳入像BillboardHot100这样的主流音乐榜单的计算范畴,但也为音乐人在游戏中创造的播放量提供了数据支持。

从玩家的角度来看,不管是《GTA》的特色电台,还是《堡垒之夜》的JamTracks,游戏所构建的情境感、交互性与即时性,正使玩家获得前所未有的场景沉浸与记忆嵌入。

同时,行业协会也在推动更多机会的跨界合作。今年4月,伦敦游戏节上的“GamesMeetMusic”主题论坛中,英国唱片业协会(BPI)首席执行官JoTwistOBE提到,相比游戏大厂,独立游戏开发者更倾向于寻求“原创、定制、共创”的音乐合作伙伴关系,而音乐行业与游戏等新兴领域的深度融合,也为艺术家拓展音乐传播渠道创造更多机会。

比如,加拿大独立游戏《AShortHike》与独立制作人MarkSparling的合作,为他带来了行业的认可,形成了个人鲜明的音乐标签,在Bandcamp、Spotify等平台上,原声带获得了大量播放量与好评。

然而,这种跨界协作也并非无摩擦。JoTwist坦言,音乐与游戏之间依然存在“语言障碍”,不仅仅是专业术语的不通,更是制作逻辑与创作流程的分歧。

一方面,音乐行业与游戏行业的工作流程、发布节奏差异明显,从沟通到执行的周期往往需要协调,但其门槛与分工模式也在重塑音乐人所需的知识储备与协作方式。同时,包括数据统计与收益分配,目前游戏内音乐播放的数据往往仅限于互动类指标,难以直接映射到传统音乐榜单。

另一方面,音乐授权涉及词曲版权、录音版权、表演权等多个权利层级,牵涉作词人、作曲人、唱片公司及表演者等不同权益方,导致流程复杂、周期易被拉长。即便在授权成功的案例中,也常出现对艺术家权益保护不足的情况。

例如,RockstarGames在为《GTA6》寻求授权英国电子乐队Heaven17于1983年作品《Temptation》时,仅以一次性买断方式完成交易,支付7500美元,并未涉及后续收益分成。MartynWare对此报价表示强烈不满,认为这一金额远低于合理水平,尤其考虑到《GTA5》曾创下超过86亿美元的收入。他在社交媒体上公开拒绝了这一提议,并表示:“去你妈的。”

这种“低预期、高剥离”的授权模式,虽简化了流程,却削弱了艺术家参与游戏内容生态的长期意愿,暴露出当前游戏音乐合作在激励结构上的不对称。许多业内人士认为,游戏开发商应提供更合理的报酬,以反映音乐在游戏体验中的重要性。

去年10月,在洛杉矶举行的MusicTectonics大会上,澳大利亚音乐技术公司TunedGlobal首席营收官SpiroArkoudis在“版权解决方案”小组讨论中提到,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游戏公司希望与商业音乐展开合作,TunedGlobal也正在与多家游戏企业合作,帮助它们整合经过完全授权的音乐内容,并借助其强大的API技术,解决复杂的音乐版权问题,加快音乐在游戏中的合法应用进程。

今年,BPI首席执行官JoTwist也提到,包括BPI在内的行业协会正在扮演桥梁角色,与音乐版权协会(MPA)合作,推出了“LASync”贸易代表团,为参与影视与游戏配乐同步项目的英国公司、词曲作者和创意人才提供平台和帮扶计划。

正如英国作曲家StephenBarton所说:“音乐不再局限播放器,游戏也不再局限于游戏机,游戏音乐如今被赋予了与电影音乐同等的尊重。”

结语

随着跨行业创新加速落地,不管是玩家、还是音乐人都可以在多样化的虚拟场景中探索表演和创作新模式,不断拓宽创意与商业边界。

音乐与游戏的边界也将愈加模糊。音乐人未来的舞台,不再局限于体育馆或流媒体,也可能是由玩家亲手搭建的虚拟岛屿、可自由编辑的节奏宇宙,或是一个无需审批、永不落幕的虚拟音乐节。

也许,对于音乐行业来说,真正的问题不再是音乐如何进入游戏,而是我们如何在游戏中重构对音乐的感知、权利与价值。

来源:战神无双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