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小蔬菜撬动大产业 规模化种植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6 16:42 2

摘要:初夏的灵台大地,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近日,记者走进什字镇湾里陶村,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村民王老汉弓着腰,动作娴熟地将切好的土豆种块精准摁进松软的土垄,嘴里念叨着:“这‘金豆豆’可是咱的‘钱袋子’!趁着墒情好,早种一天,秋后就能多收一筐!”一旁,覆膜机发出“突

初夏的灵台大地,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近日,记者走进什字镇湾里陶村,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村民王老汉弓着腰,动作娴熟地将切好的土豆种块精准摁进松软的土垄,嘴里念叨着:“这‘金豆豆’可是咱的‘钱袋子’!趁着墒情好,早种一天,秋后就能多收一筐!”一旁,覆膜机发出“突突”的作业声,新翻的泥土裹挟着青草香,一条条银白的地膜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向远方绵延开去。农技员老马踩着沾满泥土的胶鞋,兴奋地说:“今年,咱们八村联动,这规模可比去年大多了!”

在种植现场,各村村民分工明确、配合默契。一部分村民坐在小凳子上,手中小刀翻飞,切块、拌种,动作一气呵成;一部分村民忙着搬运土豆种薯,脚步匆匆穿梭于田间,还有些村民手持移苗器仔细“查缺补漏”,与轰鸣的农机共同奏响“人机协奏”,确保每一颗种薯都能精准入土,为丰收埋下希望的种子。

今年以来,什字镇立足本地实际,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以马铃薯种植为突破口,通过“稳面积、优品种、提技术”三大举措,将小土豆做成了助农增收的“大文章”。随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村民们的“钱袋子”也越来越鼓,一粒粒裹着泥土芬芳的土豆种薯,正孕育着乡村振兴的新希望。

在灵台县星火乡朝天椒种植基地,同样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劳作场景。地膜打孔、移栽幼苗、浇水施肥……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村民们趁着晴好天气,有条不紊地进行朝天椒幼苗移栽定植作业。

“为确保种植取得好收成,我们在各个环节都严格把控,从精选种子、科学播种,到精细化的田间管理,每一步都不马虎。同时,积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为村民提供政策支持、技术培训和市场信息服务,鼓励大家相互合作、共享资源,营造了良好的产业发展氛围,有效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星火乡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今年,星火乡深入分析各村资源禀赋、地理位置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打出“‘百亩田’种植产业增收、‘一站式’农机共享服务、‘点单式’粪肥还田增产、‘订单式’农特产品开发”的发展“组合拳”,精准破解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中的堵点难题,持续提升各村的“造血”能力。

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从“零散种植”到“连片种植”,朝天椒与土豆种植的蓬勃发展,正是灵台县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的生动写照。未来,灵台县将继续秉持创新发展理念,充分挖掘自身资源优势,不断拓展多元化产业发展路径,持续提升集体经济的“含金量”,向着更加富裕美好的明天稳步迈进,让村民的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

通讯员 王丽霞 图/文

来源:中国甘肃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