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湖南信息学院塘湾湖畔的晨雾与星光里,有五道身影始终步履不停。该校管理学院2021级专升本班级的“五朵金花”:谢芷诺、谢燕梅、欧美玲、吴竟菁、王舟,实现了从专科到本科,再到硕士的跨越,用五年时光书写了属于自己的成长传奇。
湖南信息学院塘湾湖畔的晨雾与星光里,有五道身影始终步履不停。该校管理学院2021级专升本班级的“五朵金花”:谢芷诺、谢燕梅、欧美玲、吴竟菁、王舟,实现了从专科到本科,再到硕士的跨越,用五年时光书写了属于自己的成长传奇。
谢芷诺:五年逐梦的“加速度跑者”
2020年9月,谢芷诺带着高考失利的遗憾走进专科校园,但她迅速调整心态:“专科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当同龄人还在适应大学生活时,她把图书馆的闭馆音乐当作每日安眠曲。三年间,专业成绩始终稳居前1%,并获得了国家奖学金证书与初级会计证照。本科阶段,她以4.55的绩点刷新专业纪录,却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选择跨考哲学硕士。“会计是谋生之技,哲学是安身之本。”她说。
她独创“三轮复习法”,桌上堆满专业课本和错题本,床上也放着用来学习的小桌板,每天学习时长稳定在12小时以上,经常奋斗到凌晨一两点……考研备战期,她的宿舍成了“立体书房”,并最终凭借初复试双第一的成绩叩开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的大门。
谢燕梅:考证赛道的“时间魔术师”
“将 24 小时过出 48 小时的效率”——这是考取湖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的谢燕梅的时间哲学。
英语四级、初级会计师、教师资格证、普通话等级证书……大学期间,谢燕梅不仅自己考取了多项证书,还在班级里掀起了“考证热”。班级定期组织“考证经验分享会”,同学们则根据自身兴趣和职业规划,积极备考初级会计师、计算机二级、英语四六级等证书。
每次备考前,谢燕梅必做三件事:研究考纲、制定分阶段计划、标记薄弱环节。记忆政治理论时,她善用“联想记忆法”,将抽象概念与生活案例结合;复习专业课时,用图表梳理知识框架,让重点一目了然。面对备考焦虑,她始终保持平和心态:“证书是能力的证明,而非终点,享受学习过程才能走得更稳。”
欧美玲:竞赛场上的“团队筑梦师”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欧美玲身为班长,多次带队参加管理案例分析、企业模拟经营、创新创业等比赛,在竞赛中屡创佳绩。
每次备赛,她都会根据队员特长分工:有人负责数据调研,有人专攻方案设计,有人打磨汇报PPT,赛后,她总会组织复盘会:“失败是经验的积累,成功是协作的结晶。”
在欧美玲的带动下,班级形成了“敢闯敢创”的竞赛文化。同学们踊跃参与“互联网+”“挑战杯”等赛事。近一年,班级累计获得校级以上竞赛奖励20余项,在提升实践能力的同时,更凝聚了集体荣誉感。
“竞赛就像是塘湾湖的浪花,敢闯才能激起璀璨波澜。”如今,欧美玲已成功考取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生。
吴竟菁:时间夹缝中的“平衡大师”
班干部如何兼顾工作与学习?考取江西农业大学研究生的土家族女生吴竟菁给出了答案:“高效+自律”。
她将班级事务按“紧急重要”分类,利用碎片时间处理通知、策划活动,课堂上则全神贯注,课后通过“番茄工作法”集中攻克难点。作为学习委员,她带头组建“学霸帮扶小组”,帮助基础薄弱同学查漏补缺,自己的成绩也始终稳居年级前四。
在吴竟菁等班委的示范下,班级形成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良性机制。各班委分工明确、协同合作,在组织班会、策划活动的同时,主动分享时间管理经验。
“班委的责任不是牺牲学习,而是用行动证明‘鱼和熊掌可以兼得’。”吴竟菁说。
王舟:公益路上的“微光播种者”
在追求学业进步的同时,王舟还始终牢记社会责任。今年顺利拿下安徽农业大学茶学专业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的她,用行动诠释了“奉献即成长”。
王舟多次参与社区支教、助农直播、环保公益等活动。在一次乡村支教中,她联合同学为留守儿童策划“周末课堂”,开设科普、书法、心理辅导课程。“志愿服务不是单向付出,而是在帮助他人中学会感恩与担当。”王舟说。在王舟的带动下,班级志愿服务蔚然成风。同学们组建“微光志愿者小队”,足迹遍布社区、养老院、乡村小学。
在某次助农活动中,王舟萌发了“农业数字化”研究兴趣,最终将其作为考研方向。“奉献爱心的过程,也是寻找人生方向的过程。”王舟收到拟录取信息时,由衷感叹。
来源:湖南教育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