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泽:“鱼渔同授”托起残疾人“稳稳的幸福”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6 16:42 2

摘要:走进甘肃自强生态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械轰鸣声不断,十多名残疾员工正在进行红枣挑选、打包等工作。残疾工人曹天武认真细致地将包装箱摆放整齐,送进打包机打包。家住沙河镇沙河村的曹天武腿部残疾,走路行动不便,以前到处打零工,收入时有时无,生活不稳定,被招进公司

临泽县聚焦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就业培训、扩展就业渠道等措施,不断提高残疾人的就业质量,促进全县残疾人实现稳定就业。

走进甘肃自强生态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械轰鸣声不断,十多名残疾员工正在进行红枣挑选、打包等工作。残疾工人曹天武认真细致地将包装箱摆放整齐,送进打包机打包。家住沙河镇沙河村的曹天武腿部残疾,走路行动不便,以前到处打零工,收入时有时无,生活不稳定,被招进公司后,一干就是十年。

“上下班都有专车接送,中午吃饭、休息都在厂里,生活都很轻松,就是打扫卫生,打包个箱子,一个月能收入3000多元。”残疾员工曹天武说。

像曹天武一样的残疾员工,在甘肃自强生态农林科技有限公司还有17名,不少曾经在就业、生活方面有困难的员工,在这里重新出发,自食其力,彼此互帮互助。据了解,甘肃自强生态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红枣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科技研发及产业化生产、果蔬保鲜冷藏于一体的综合性民营企业,为了让残疾员工更好适应工作岗位,该公司结合员工身体状况、技能水平及个人意愿,开发适合残疾人就业岗位27个。

“挑红枣这些岗位都比较轻松,都是适合残疾人量力而行的工作。我和媳妇都是残疾人,我们深知残疾人生活上的不容易,所以一直以来残疾人工作方面都给了很高的待遇,不但我们公司的残疾人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而且思想上、工作上都有提高,通过我们带动希望其他企业都能参与到扶持残疾人、关爱残疾人的队伍中来。”甘肃自强生态农林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程金军说。

在临泽县东关街社区残疾人辅助器具便民服务站内,盲人按摩师宋建超正专注地为残疾老人进行康复按摩,他娴熟的手法与温和的讲解声交织成独特的服务场景。这位既是服务对象又是志愿者的“双面人生”,正是临泽县残疾人就业帮扶工程的生动写照。

2014年,在县残联的精准帮扶下,宋建超被推荐至省级专业机构系统学习盲人保健按摩技术。经过刻苦钻研,他不仅掌握了推拿、理疗等专业技能,更在黑暗中触摸到光明人生的可能。2021年东关街社区残疾人辅助器具便民服务站成立之际,怀揣感恩之心的宋建超主动请缨,成为服务站首批残疾人志愿者。

如今,这位“双重身份”的服务者身兼数职:既是辅助器具管理员,细心维护着轮椅、拐杖等90余件器械的无偿借用流转;又是康复训练师,累计为百余人次提供专业按摩服务。在这方不到20平方米的服务天地里,他实现了从“受助者”到“助人”的蜕变。“我衷心感谢政府和党的好政策,让我在这里服务群众,得到了群众的肯定,实现了我的人生价值。”宋建超说。

近年来,临泽县立足破解残疾人就业难题,通过构建“岗位对接-技能培训-政策扶持”全链条服务体系,多措并举提升就业保障效能。以搭建就业服务平台为抓手,创新推出“双向选择”招聘机制,通过定期举办残疾人专场招聘会、直播带岗等精准对接活动,实现供需双方高效匹配。在此基础上深化政企社联动,全面落实“情满陇原助残就业”工程,实施应届残疾大学生就业补贴政策,依托“爱心屋”项目打造社区就业示范点。针对特殊群体就业需求,联合社会力量开展定向定岗培训,同步强化职业指导与创业扶持,形成“技能提升+岗位适配+长效帮扶”的闭环支持体系,通过系统性施策,为残疾人就业创业注入可持续发展动能。

通讯员 郑安博 李伟丽 王林南

来源:中国甘肃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