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5月12日至18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为切实提升师生紧急避险与应急疏散能力,成都市青羊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学校于5月13日开展防灾减灾疏散演练活动,通过实战演
2025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5月12日至18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为切实提升师生紧急避险与应急疏散能力,成都市青羊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学校于5月13日开展防灾减灾疏散演练活动,通过实战演练为校园安全筑牢防护网。
安全无小事,责任重如山。演练前,该校学生成长中心以“演练是生命课、责任课和传承课”,通过校园广播站的方式,向全校同学就防震演练的背景与意义进行了宣讲。老师们也通过主题班会,借助生动的视频、形象的图片,为同学们详细讲解地震、火灾等灾害发生时的应对方法。从如何正确寻找安全躲避点,到疏散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事无巨细地进行科普。与此同时,学校精心制定演练方案,明确各区域负责老师的职责,规划出清晰合理的疏散路线——从教室到操场,每一处转弯、每一个楼梯口,都有专人引导,只为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随着警报声响起,演练正式开始,全体师生迅速进入紧急状态。同学们在老师的指挥下,第一时间双手护头,迅速躲到课桌底下,蜷缩身体,降低重心,利用书包等物品保护好头部要害部位。待警报暂歇,大家按照预定疏散路线,用手护住头部,弯腰低姿,沿着楼道快速有序地向操场撤离。整个过程中,同学们安静沉稳,没有丝毫慌乱。
短短几分钟,该校全体师生都成功疏散到操场指定安全区域,各班班主任迅速清点人数,检查是否有受伤的孩子,并向总指挥汇报,确保无一人遗漏。学校医务室老师和后勤工作人员也在指定岗点待命,为突发情况的处理做好保障。
演练结束后,学校领导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全面总结,充分肯定了全体师生在演练中的出色表现,同时也指出一些有待改进的细节,并强调防灾减灾演练是校园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一次次演练,不断强化大家的安全意识,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才能在真正面临灾害时做到临危不惧、应对自如。“希望全体师生将演练中的所学所悟牢记心中,让安全意识成为日常习惯,共同守护我们美好的校园。”(图/文 成都市青羊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学校)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