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奈曼旗黄花塔拉苏木东奈林塔拉嘎查的田野上,春耕正酣。一排排彩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彩旗下的出水阀整齐排列,似在静候一场农业变革的精彩演绎。田野间,播种机轰鸣前行,密植玉米种子与滴灌带一同被埋进土地,为这片贫水之地带来了新的生机与希望。
近日,奈曼旗黄花塔拉苏木东奈林塔拉嘎查的田野上,春耕正酣。一排排彩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彩旗下的出水阀整齐排列,似在静候一场农业变革的精彩演绎。田野间,播种机轰鸣前行,密植玉米种子与滴灌带一同被埋进土地,为这片贫水之地带来了新的生机与希望。
黄花塔拉苏木政府农机水务保障负责人赵继国站在田埂上,望着忙碌的春耕场景,感慨万千。“我们这儿是贫水区,过去老百姓靠打小井浇地,用的都是二寸泵,水少得可怜。浇20到30亩地就没水了,庄稼产量一直上不去。”赵继国回忆道。
转机出现在去年9月。奈曼旗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黄花塔拉苏木申请实施了高效节水智慧农业水肥一体化项目。该项目覆盖1500亩土地。自去年9月启动,年底基本建成,今年春天正式投入使用。
高效节水智慧农业水肥一体项目,将灌溉与施肥精准结合。种植户通过终端就能查看田间数据、远程操控设备,实现“按需供给、精准滴灌”,彻底告别了大水漫灌、盲目施肥的粗放模式。
“平时不浇地的时候可以随时储水,这个储水罐容量接近1000立方米,一次性能浇300-400亩地,春旱问题基本解决了。”赵继国指着储水罐介绍,如今这片土地全面铺设了滴灌带,节水效果显著。与传统的喷灌方式相比,滴灌不受天气和地形限制,无论风霜雨雪,都能随时浇灌。而且,它能根据作物需求精准供水,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
播种现场,农民熟练地将玉米种子倒入播种箱。随着播种机缓缓推进,整齐的玉米种子和滴灌带被埋进土地。一位农民兴奋地说:“以前没这节水项目,密植玉米根本种不了。现在有了智慧农业水肥一体项目,水能存起来,啥时候浇地施肥、浇多少水施多少肥,一键就能搞定,太省心了!”在科技助力下,农民变身“智慧种田人”,让每一滴水、每一粒肥都物尽其用。
据了解,奈曼旗全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跨年度实施,分两部分推进。第一部分涉及140个嘎查村,建设任务45万亩,总投资约10.9亿元;第二部分涵盖12个嘎查村,建设任务6万亩,投入资金约1.4亿元。
从“汗水农业”到“智慧农业”,奈曼旗以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为支点,将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融入田间地头。如今,新一年的播种季已至,高标准农田生机勃勃,奈曼旗粮食丰收在望。
编辑:季 娜
初审:李威 吴彤
审核:李子阳
终审:闫春岭
来源:活力奈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