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家居微观察依托568份有效样本,发布的《2025中国家庭阅读空间趋势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揭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行业现象:尽管超85%的中国家庭已设立独立阅读空间,但近六成用户因空间舒适度不足导致阅读频率下降。
近期,家居微观察依托568份有效样本,发布的《2025中国家庭阅读空间趋势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揭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行业现象:尽管超85%的中国家庭已设立独立阅读空间,但近六成用户因空间舒适度不足导致阅读频率下降。
这组数据折射出家庭阅读空间行业的核心矛盾——在硬件普及率快速提升的同时,用户体验升级显著滞后,行业发展正面临从“增量扩张”向“存量深耕”转型的关键节点。对此,源氏木语的发展路径为市场提供了极具参考意义的范本。
一、矛盾现状:三大错位阻碍行业进阶
尽管家庭阅读空间的市场渗透率已达行业新高度,但《报告》显示,空间设计、产品供给与用户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正制约产业升级。
空间设计与家庭结构错位:功能适配性待解在空间设计层面,开放式布局(54.64%)成为主流,然而,这种看似“通用”的设计模式,却在不同家庭结构面前暴露出功能适配性的短板。比如,多代同堂家庭(19.89%)面临阅读空间与公共活动区的功能冲突,小户型(1-2㎡占比18.14%)存在收纳与舒适性难以兼顾的问题。
(二)产品供给与需求迭代错位:二次消费潜力待激活
在产品供给端,中国家庭阅读空间现以成品家具和板材材质为主。但用户复购时,85.04%偏爱实木,66.55%钟情多功能产品,可这类产品并非市场主流。这反映出企业在“二次消费”市场中,对消费者品质升级需求的把握存在滞后。
(三)用户预期与改造行动错位:轻量化升级需求未满足
用户需求与实际行动之间同样存在鸿沟。62.68%的用户对现有阅读空间舒适度不满,却有54.58%不愿进行改造。表明传统改造方案成本高、周期长,未能匹配用户“轻量化升级”需求。
三大错位本质上是行业工业化思维与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冲突显现。当普及率突破85%,家庭阅读空间市场已从“有无之争”转向“好坏之辨”,企业需打破传统供给逻辑,构建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竞争模型。
二、竞争升级:拆解品牌角逐的“三角模型”
在家居行业的庞大体系里,阅读空间作为细分领域,尚未得到充分开发。从空间角度来看,阅读空间在家庭整体布局中往往面积占比有限;从关注度分析,相较于客厅、卧室等核心功能区域,其在家居整体布局中受关注程度相对较低,这也使得专注深耕该领域的品牌数量较少。
但根据调研来看,这片市场显然潜力巨大。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以及对精神文化追求的增强,阅读空间的市场需求仍处于上升阶段。
而源氏木语作为家居知名品牌,凭借对市场趋势的精准预判和前瞻性战略眼光,持续加大在阅读空间领域的投入,近年已成功跻身阅读空间代表品牌行列。
本次调研结果显示,在消费者阅读产品复购选择中,源氏木语成功占据首位,这主要归因于其构建的三大核心竞争力体系。
(一)品牌力:从“功能认知”到“情感认同”的进阶之路
在行业发展的早期阶段,阅读产品市场呈现出鲜明的“重产品、轻品牌”特征。受限于市场成熟度不足,彼时消费者决策逻辑较为单一:一方面,市场尚未培育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标杆品牌,导致用户缺乏明确的品牌认知锚点;另一方面,对阅读产品的需求长期停留在基础功能层面,“能用即可”的消费理念盛行,品牌溢价尚未获得市场普遍认可。
随着消费市场的深刻变革,用户决策标准发生根本性重构。当代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单纯的生理使用需求,转而追求更深层次的心理价值满足。这种转变既为品牌发展带来全新机遇,也对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提出更高要求。
源氏木语自创立伊始,便锚定纯实木家具领域持续深耕。实木材质天然的温润质感与深厚文化底蕴,使其与阅读场景形成天然契合;而创始人的高知背景,则赋予品牌对阅读空间更具深度的理解与独特价值认知。这种差异化的品牌基因,使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迅速建立起辨识度与竞争优势。
此外,区别于传统家居品牌的产品销售模式,源氏木语精准洞察阅读人群的深层需求,将品牌内核聚焦于阅读文化的构建,致力于打造具有情感共鸣的价值认同体系。
以 2025 年读书日推广活动为例,源氏木语围绕 “家的书适圈” 主题,洞察当代人忙碌生活中对阅读空间的真实需求,如小户型空间不足,家庭多人共读空间打造痛点等,提供触手可及的阅读解决方案和场景化种草,推出痛点产品和空间打造。以健康环保的实木材质、人性化的舒适设计与模块化布局,将阅读场景自然融入生活,不去说教用户,而是让阅读从需要刻意维持的习惯,转变为日常生活的自然延伸,最终塑造出独具特色的 “让阅读成为家的自然习惯” 生态。
这种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深度贴合阅读人群生活方式的设计理念,不仅满足了功能层面的需求,更通过文化场景的营造与情感价值的传递,与消费者达成深层次的心灵共鸣,从而实现品牌力从 “功能认知” 到 “情感认同” 的跨越式进阶。
(二)产品力:从“基础配置”到“品质功能”的全面升级
《报告》数据显示,多功能书桌(66.55%)、舒适书椅(62.5%)和大书柜(56.69%)稳居消费者复购阅读产品的前三甲,这一结果清晰揭示:多功能、舒适性、灵活性,已成为当代用户二次采购的核心决策要素。而源氏木语长期深耕的产品研发方向,恰好与这些市场需求高度契合。
以Y279X01实木智能升降桌为例,该产品不仅具备高品质实木的天然优势,还搭载的电动升降系统,使用者通过轻触按钮就能在71cm-120cm的范围内自由调节桌面高度,轻松实现坐姿与站姿的切换,缓解久坐疲劳,守护脊椎健康。产品融入的天猫精灵智控和无线充电功能,支持用户通过语音指令控制灯光、查询信息、播放音乐等,全方位满足用户在阅读、办公场景下的多样化需求。
在产品美学塑造上,源氏木语同样实现了突破。针对实木产品“厚重老气”的传统认知,品牌组建年轻化设计团队,将利落线条、多元风格融入设计语言,精准匹配年轻化、个性化的审美趋势。
这一理念在读书日主推产品系列中得到充分体现:通过深入研究不同年龄层、家庭结构及家居空间特点,推出中古风、奶油风、意式简约等多元产品线,既满足收纳、阅读等功能需求,又以高颜值设计成为家居空间的美学焦点。
值得一提的是,当多数品牌仍在打造标准化阅读产品时,源氏木语已将目光投向小户型空间的特殊需求。通过深入研究小空间的使用场景与功能限制,源氏木语研发推出卷云榻榻米躺椅、小窝沙发椅等创新产品,精准适配卧室、客厅边角及阳台等局促空间,以模块化设计与多功能属性,为小户型用户提供兼具实用性与美学价值的阅读解决方案,,进一步巩固了品牌在细分市场的领先地位。
(三)场景力:从“空间填充”到“生活方式嵌入”的转型突破
《报告》指出,当前家庭阅读空间市场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竞争焦点从单纯的产品比拼,逐渐转向对细分场景和多元需求的深度挖掘。在空间适配层面,针对客厅(70.31%家庭首选阅读场景)、阳台(62.47%)等非专用区域,轻量化、模块化产品成为市场首选。
源氏木语在场景力打造方面,展现出了超越同行的敏锐洞察力与执行力。当众多品牌还停留在“空间填充”的传统阶段时,源氏木语已成功实现向“生活方式嵌入”的转型。
在产品布局上,源氏木语针对读书日推出的产品系列,全面覆盖了客厅、书房,家庭阅读图书馆等大场景,以及卧室、客厅或阳台一角等1平米阅读角小场景,充分满足了不同空间的阅读需求。
为了让消费者更好地体验产品融入生活场景的效果,源氏木语在渠道拓展上不断延申。截至2024年,其门店网络已延伸至县级市场,超1200家,甚至在西藏林芝、青海玉树等偏远地区开设体验店,让这些地区的消费者也能近距离感受产品品质,并且店型增加千平旗舰店、风格店等,店内有多个样板间,给消费者带来沉浸式消费体验。
非但如此,在数字化时代,源氏木语积极拥抱社交媒体带来的机遇,借助小红书、抖音等热门平台实现生活方式植入。持续输出家居好物推荐、阅读空间改造指南、实木家具保养技巧等高质量内容,以精美图文为用户提供家居装饰灵感与空间利用方案,并精准绑定“读书角布置”“家居美学”等热门话题,成功吸引追求品质生活、热衷于打造阅读空间的用户群体,实现从传统“产品提供商”到“阅读生活方式引领者”的形象升级。
为进一步增强用户粘性与参与度,源氏木语联合小红书推出“家的书适圈”IP,联合茑屋书店开展线下快闪打卡等主题活动,鼓励用户分享真实家居场景与产品体验。通过“内容引流-体验种草-口碑传播”的闭环运营模式,为品牌赋予深厚的情感价值,强化用户与品牌之间的情感联结。
结语:
在这个“体验即产品”的时代,家庭阅读空间行业的破局之道,在于超越物理空间的硬件竞争,转而深耕用户内心对“理想阅读场景”的情感期待。
源氏木语通过在品牌力、产品力、场景力三个维度的协同发力,成功构建起了稳固的竞争优势。在竞争激烈的家居阅读市场中,其发展模式为行业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范例,也预示着未来家居阅读产品市场的发展方向。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