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各大医院,发热门诊迎来了一波小高峰。候诊区里,不少患者戴着口罩,神色略显焦虑,或轻咳,或不时用手测量额头温度。医护人员身着防护服,忙碌地穿梭在各个诊室,为患者进行诊断、开方、采样。一位年轻的妈妈抱着发烧的孩子,焦急地向医生询问:“孩子烧了两天了,一直不退,会
广东新冠病例上升后的社会百态与科学应对
广东近期新冠感染病例呈上升趋势,4月发病数从3月的3548例大幅跃升至23188例 ,这一变化迅速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
在各大医院,发热门诊迎来了一波小高峰。候诊区里,不少患者戴着口罩,神色略显焦虑,或轻咳,或不时用手测量额头温度。医护人员身着防护服,忙碌地穿梭在各个诊室,为患者进行诊断、开方、采样。一位年轻的妈妈抱着发烧的孩子,焦急地向医生询问:“孩子烧了两天了,一直不退,会不会很严重?”医生一边安抚,一边仔细查看病例,耐心解释:“目前来看,孩子症状还算轻,大概率是感染新冠了,按时吃药,多观察,有情况随时联系我们。”除了患者增多,医院的药品储备压力也逐渐增大,尤其是退烧药、止咳药等,药房工作人员频繁补货,以满足需求。
校园里,学校也纷纷加强了防控措施。教室每天定时通风,走廊里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课间操时间,学生们不再像往常一样扎堆玩耍,而是保持着安全距离。老师们每天会认真检查学生的体温,一旦发现有发热、咳嗽症状的学生,立即安排其到隔离室休息,并通知家长接回就医。某中学的校长表示:“我们通过班会、校园广播等方式,反复提醒学生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勤洗手,尽量减少聚集。”
在社交媒体上,相关话题热度居高不下。网友们纷纷分享自己的经历,有人感慨:“本以为新冠已经远去,没想到又卷土重来了,出门还是得戴口罩。”也有人对疫情发展表示担忧,讨论着是否需要囤药。还有一些自媒体发布各类关于新冠的科普文章、视频,有的分析感染原因,有的分享防护小妙招,但其中也不乏一些谣言和不实信息,让大众感到困惑。
面对这一情况,专家们迅速发声。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副主任彭劼指出,目前新冠发病属于正常现象,感染患者症状与之前相比无明显变化,重症患者很少 。他建议,市民不必过度恐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日常要做好个人防护,尤其是免疫力低下人群,如老人、儿童、孕妇以及患有基础疾病的人,尽量少去人员密集场所。
为应对疫情,政府部门也积极行动。一方面,加大对医疗机构的支持力度,确保药品、检测试剂等物资充足供应;另一方面,加强疫情监测和信息发布,及时、准确地向公众通报疫情动态,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疾控中心还组织专业人员深入社区、学校、企业等场所,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和指导工作,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和能力。
尽管广东新冠感染病例呈上升趋势,但只要社会各界齐心协力,严格落实防控措施,提高科学认知水平,就一定能平稳度过这一阶段,将疫情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保障人们的健康和正常生活秩序。
来源:星辰下的新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