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月的风,是春神写给人间的情诗,裹挟着夏日的芬芳,温柔地掠过每一寸土地。5月,贵博以“热烈初夏、绽放精彩”为主题,开展两场主题活动,带领观众感受宋代石刻的文化内涵与少数民族非遗云肩的独特魅力。
五月的风,是春神写给人间的情诗,裹挟着夏日的芬芳,温柔地掠过每一寸土地。5月,贵博以“热烈初夏、绽放精彩”为主题,开展两场主题活动,带领观众感受宋代石刻的文化内涵与少数民族非遗云肩的独特魅力。
第一场:石上留痕、宋韵凝神——手工壁画制作活动
岁月长河中,它被时光侵蚀,有的面容逐渐模糊,有的消失在尘埃之中。但,自千百年前它便屹立在世界各处,向行往的人们诉说千载的故事。它,就是石刻!石刻是人类有意识的对岩石进行有意义的刻画,指刻着文字、图画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碑碣等石制品或石壁。
而在贵州大地上延续了724年的播州杨氏家族,也给我们留下了非常丰富的石刻艺术,第十三世土司杨粲的墓葬更是被称为“中国西南第一石室墓”。5月4日,社教老师便以杨粲墓作为切点,带领观众一起走进中国石刻的历史,深度感受宋代石刻的韵味。丰富的石刻图案、独特的设计激发了观众们无限灵感,活动接近尾声时,大家也在每一块石刻板上,绘出了一幅幅会说话的艺术画卷。
第二场:璀璨非遗、锦绣云肩——手工云肩制作活动
5月11日,观众们开始化身为少数民族的小绣工,在穿针引线之间感受非遗云肩的魅力。云肩是中国古代置于肩部的装饰织物,多以彩锦绣制而成。对于云肩,人们都用“晔如雨后云霞映日,晴空散彩虹”来形容它。
贵州是多民族的省份,民族服饰是少数民族记录历史,传承故事的载体。传统的云肩与贵州的刺绣、银饰文化相结合,使云肩也成为了贵州少数民族服饰上的重要组成部分。社教老师带领观众一起动手制作民族风云肩,让大家在动手的过程中,不仅学习了知识,更体会到“每一针皆是历史的刻痕,每一线皆是未来的映射”。
一直以来,我们做的不仅是一场场手工制作的活动,更是一次文化身份的集体重构。未来贵博将始终以馆藏文物为支点,不断推出更多有意义的教育活动,让更多的人在欣赏文物的同时,也能够深入了解到文物背后的文化故事。
完
文字丨何娇娇
编制丨信息中心
核校丨办公室
一审丨张婵
二审丨向青
三审丨李强
来源:贵州省博物馆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