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次展览以“文博系统国有博物馆——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基石”“国有行业博物馆——产业文化转型与推广的平台”“非国有博物馆——多元文化融合与发展的引擎”三大篇章为脉络,精心遴选32家博物馆的74件展品,最终展出33件特色展品,其余具备数字信息的展品也将以数字化形
当岁月的笔触在时光长卷上勾勒,
文明的脉络在历史深处蜿蜒。
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将至,
今年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为主题,
青岛市各博物馆积极响应,
精心筹备一系列精品展览。
在这里,不同展览以多元视角,
让历史与现代交织,
艺术与文化共融。
百川归海——青岛博物馆之城藏品精粹展
时间:2025年5月15日-6月16日
地点:青岛若七酒店
本次展览以“文博系统国有博物馆——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基石”“国有行业博物馆——产业文化转型与推广的平台”“非国有博物馆——多元文化融合与发展的引擎”三大篇章为脉络,精心遴选32家博物馆的74件展品,最终展出33件特色展品,其余具备数字信息的展品也将以数字化形式呈现,虚实相映,尽显藏品魅力。
古代水军和近代海军展
时间:2025年4月至长期
地点: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
古代水军和近代海军专题陈列,按历史发展的脉络,采用多种现代展陈艺术手段,以主展线和辅展线相结合的方式,全面系统地呈现古代水军和近代海军发展的历史画卷。展览主要包括“古代水军”和“近代海军”2个部分,展陈综合运用文物实物、史料文献、沉浸体验、模拟互动等多种形式,突出展示近代以来旧中国发展新式海军的坎坷历程和海军爱国将士不畏强敌、誓死捍卫祖国海疆的英雄壮举。
我爱这蓝色的海洋
时间:2025年4月至长期
地点: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
“我爱这蓝色的海洋”专题陈列主要包括“认识浩瀚海洋”“探索海洋资源”“创造海洋文明”和“建设海洋强国”4个部分,多维度展现建设海洋强国取得的重大成就,引导观众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向海洋进军,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推动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
典·阅——青岛市博物馆藏国家珍贵古籍展
时间:2025年5月1日-8月10日
地点:青岛市博物馆
我国浩如烟海的古籍,记载着中华文明的根与魂。截至目前,青岛市博物馆馆藏古籍已近四万册,六千余种。更有38部古籍,以其特有的历史、版本、研究价值分六批次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此次展览,展出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全部38部古籍,以写本、刻本、拓本三个单元介绍传统古籍的制作工艺,每部古籍都辅以说明展示其珍贵性。此次展览不仅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与国家珍贵古籍对话的平台,是馆藏古籍收藏保护成果的集中检阅,更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这一期望的探索性实践。
沧海桑田 美在民间——胶东剪纸熏画联展
时间:2025年5月16日-8月10日
地点:青岛市博物馆
该展览是一场兼具文化传承、区域联动、乡土记忆与探索创新的文化艺术盛宴。展览以剪纸和熏画作品为载体,展示“熏画”“熏样”与“剪纸”的联系,同时以“戏曲故事”“海洋文化”“农耕文化”等多类题材,讲述胶东地区“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和民间故事,彰显胶东地区民间剪纸和熏画艺术的乡土魅力与时尚活力的同时,集中表现了胶东人民的生活智慧与审美情趣。
秩序的齿轮——总督楼建筑艺术与实用细节展
时间:2025年5月18日起
地点: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院内
19世纪末兴起的名为“新艺术”的新秩序,在德国称之为“青年风格派”。总督楼在此新的秩序影响之下,建筑设计从局部至整体都呈现出与往昔不同的艺术风格与追求。设计师在脱离了历史的想象力推动下,意图消除美术与装饰艺术差异的思潮中出现的追求自由之建筑,唤醒了近代青岛在新秩序下的艺术性。展览从总督楼局部建筑艺术和实用性细节入手,向游客展示建筑的艺术性和实用性,帮助游客理解建筑内在的深刻含义。
写生入神——徐悲鸿与康有为书画作品特展
时间:2025年5月13日-8月24日
地点:康有为故居纪念馆
康有为与徐悲鸿的情谊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一段佳话,徐悲鸿在康有为指导下遍临名碑,广闻博见,书艺精尽。本次展览由青岛市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北京徐悲鸿纪念馆共同举办。展览精选徐悲鸿书画代表作品及其收藏的康有为书法作品(复制品),讲述文化名人背后的故事,再现徐悲鸿精彩绝伦的美术成就及为中国美术教育事业发展壮大而鞠躬尽瘁的艺术生涯。
用声音为记忆上色
时间:2025年5月17日-5月18日
地点:青岛大鲍岛里院记忆博物馆
青岛大鲍岛里院记忆博物馆邀请曾在里院居住的老居民与大家分享他们在这里生活时遇到的、发生的故事,并将这些故事整理收录制成音频,同老居民们捐赠和馆内保存的相同年代的物品,共同构建情景。通过展览打破常规静态展示方式,让对青岛感兴趣的来访者们不止通过物品和文字,还可以从长辈们饱含情感与记忆的话语中了解青岛。
文明的远见
时间:2025年5月15日-6月16日
地点:青岛若七酒店一楼艺术中心
以崂山区20家非国有博物馆的典藏与特色为核心,结合实物、图片、多媒体等方式,从“传承”“有道”“家和”“多元”四个维度,全面展现崂山文化的深厚积淀与当代价值。
纪念吴昌硕诞辰180周年“淄韵缶铭”淄砚铭文创作展
时间:2025年5月20日-5月30日
地点:青岛黄海学院博物馆
展览展出当代名家砚铭作品60件、砚铭拓片100件。内容均出自吴昌硕先生砚铭、诗文、联句,由西泠印社、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等书法篆刻家100余人参与创作,砚台、铭文、书法、镌刻、棰拓,诸艺合一,高度契合,该展览是当代最具权威砚铭艺术大展。
“匠心 传承 创新”——大国工匠年度人物主题图片展
时间:2025年5月13日-6月13日
地点:青岛技术博物馆
本次“大国工匠年度人物主题图片展”展出2022—2024年度30位大国工匠匠心筑梦,传承钻研的感人事迹,涉及航空航天、智能制造、高铁、5G、贵金属冶炼等多个领域的人物及其事迹。围绕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展现大国工匠在技术攻关、产业升级、文化传承中的卓越贡献。聚焦“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内涵,结合高校学科特色,展现工匠精神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引导青年学子树立“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理想信念。
立己达人 善而不居——杨鸿森 董千睿伉俪拟捐赠藏品展
时间:2025年1月15日-5月31日
地点:青岛市城阳区博物馆
“立己达人 善而不居——杨鸿森 董千睿伉俪拟捐赠藏品展”分为瓷艺匠心、小孔成像两部分,通过展示杨鸿森、董千睿伉俪拟捐赠的瓷器、丝绸、老信笺、画册、老照片(底片)、相机、放映机、胶片等藏品,展现了捐赠者对祖国的热爱、对历史的尊重、对文明的守护。同时,博物馆以此次捐赠行为为榜样,积极鼓励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共建共享公共文化事业。
古韵新生 华彩再现——即墨博物馆馆藏书画保护修复成果展
时间:2025年1月1日-12月31日
地点:即墨区博物馆
即墨区博物馆拥有馆藏文物2.5万余件,其中书画类文物1200余件,遗憾其中部分纸质、绢质文物因其年代久远而残缺开裂、酥脆霉变、油污虫蛀,从而无法对外展示。区博物馆积极开展馆藏书画修复工作,文物医生们谢绝繁华,回归简朴,虔诚地对待文物保护修复事业,用双手修复文物记忆,妙手神工,使其恢复了往日风采,让文物诉说自己的不朽传奇。
美学叙事——馆藏作品选集
时间:长期
地点:青岛宝龙美术博物馆
以“美学叙事”为主题,以馆藏精品展为切入点,从馆藏的近现代书画中优选藏品进行集中展示。展出作品题材丰富,风格多样,以“传统文化”为主线,试图以高品质的展品和学术研究,向观众呈现中国书画的发展概况,讲好中国故事。让观众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领略艺术家们精湛的艺术功力。
石头上的老照片——古代拓片展
时间:2025年5月18日-5月31日
地点:胶州市余之庆博物馆
余之庆博物馆「石头上的老照片」拓片展免费开放,50件“会讲故事”的拓片珍品等你来解锁,带你看懂老祖宗如何把历史“印”在纸上!现场大屏幕循环播放“拓片制作动画片”,一步步演示古人如何把凹凸的石头字变成纸上的黑字,像变魔术一样!还有真实的鬃毛刷、拓包(小海绵)等工具展示,看完秒懂“古代复印机”的原理。
绣里乾坤-馆藏鲁绣精品展
地点:平度市博物馆
鲁绣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刺绣工艺,是山东地区的代表性刺绣,山东省简称为“鲁”,故名。鲁绣是历史文献中记载最早的一个绣种,属中国“八大名绣”之一。鲁绣博采“苏、粤、蜀、湘”四大名绣之长,而又独具一格,作品擅长表现中国书画的笔墨效果,绣品清隽淡雅、质感逼真、风格粗犷中见精微,是中华民族悠久刺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鲁绣图案多以自然景观、人物形象、动植物、器物等为主题,细致精美,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莱西文韵·墨润华章——馆藏精品书画展
时间:2025年5月1日-6月30日
地点:莱西市博物馆
展览精选莱西市博物馆馆藏当代书画精品50幅,旨在通过聚焦莱西市博物馆馆藏书画佳作,让广大市民朋友感受千年文脉衍生的瑰丽文化。
来源: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