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为基 以情为桥—高质效办案助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做优司法为民“检察答卷”2025/5/16(1993)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6 18:39 2

摘要:“通过今天的调解会,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今后会增强法治意识。”近日,在老河口市李楼镇某村民家中,一场由检察官参与的矛盾纠纷调解刚结束,当事人便握着检察官的手诚恳表态。检察官走进农家小院,厘清争议,释法说理,已经不是新鲜事,一场场关乎法理与人情的生动实践,正

“通过今天的调解会,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今后会增强法治意识。”近日,在老河口市李楼镇某村民家中,一场由检察官参与的矛盾纠纷调解刚结束,当事人便握着检察官的手诚恳表态。检察官走进农家小院,厘清争议,释法说理,已经不是新鲜事,一场场关乎法理与人情的生动实践,正悄然书写着检察工作的民生答卷。

近年来,老河口市检察院始终秉持“以法为基,以情为桥”的理念,从源头上化解矛盾,将法治的刚性标尺与情感的柔性纽带深度融合,通过高质效办案推动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检察调解化矛盾,司法温情续亲缘

在村委会的一间调解室里,检察官、调解员、村干部与一起故意伤害案的当事人围坐在一起。没有法庭的庄严肃穆,没有晦涩的法律术语,这场调解会,不仅化解的是案件中的“纠纷”,更化解两家的“心结”。

这对亲兄弟因家门口修路问题起了争执,多年的龃龉让两家一言不合“大打出手”。为了化解这场纠纷,检察官详细深入向村干部了解两家情况,在全面掌握案件事实、矛盾背景及双方诉求后决定组织这场调解会,邀请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者和经验丰富的调解员,用面对面摊开谈来解开这对兄弟的心结。

调解现场,检察官没有板着脸讲法条,而是用大白话解释相关法律规定。在众人的耐心劝说下,两家分别诉说这些年的委屈和矛盾,随着交谈的深入,一个个误会得以呈现,剑拔弩张的气氛悄然消散,紧绷的肩膀放松下来。在检察官的见证下,两家在和解协议上郑重地签了字。这一刻,积压长久的矛盾逐步化解,中断的亲情重新联结。

这场普通的纠纷调解正是基层检察院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用“法理情”交融推动矛盾实质性化解的真实缩影。2024年以来,老河口市检察院通过主动调解成功化解矛盾纠纷20余起。

检察履职聚合力,综合治理护平安

“谢谢检察机关对我作出不起诉决定,还让我与亲家重归于好。”2024年12月,在老河口市综治中心检察听证室里,被不起诉人杨某说。

杨某和刘某原本是儿女亲家,双方子女因感情不和离婚,商议孙子由男方抚养,孙女由女方抚养。后双方因孙辈的抚养和探视问题多次发生矛盾。2024年6月,双方再次发生口角进而升级为肢体冲突,杨某将刘某打伤。经鉴定,刘某的伤情构成轻伤二级。

办案过程中,检察官了解到双方始终就赔偿金额无法达成一致,且刘某态度坚决,要求依法追究杨某的刑事责任。检察官深知,如果该案处理的不恰当,不仅矛盾无法化解,甚至可能导致两家积怨加深,造成难以挽回的局面。审查起诉期间,检察官多次当面听取被害人刘某诉求,并重点指出两家还有孙辈血脉纽带相连及判刑可能导致的法律附随后果,促成杨某尽快履行赔偿义务。经过多方努力,最终双方达成刑事和解。2024年12月,老河口市检察院在综治中心召开听证会,一致同意对杨某作不起诉处理。

老河口市检察院充分发挥综治中心“一站式”工作平台优势,整合司法资源,将矛盾化解贯穿办案始终。针对因邻里纠纷、债务纠纷、婚恋矛盾引发的轻伤害案件,邀请人民调解员、乡贤、心理咨询师等参与调解,促成当事人和解。2024年以来,该院在综治中心开展公开听证48件,达成刑事和解22件。

一纸建议治根源,多方联动防隐患

“有了检察院的及时提醒,我们注意到这项工作的不足。检察机关提出的建议很有建设性,我们迅速开展专项整改。”某镇政府工作负责人向回访的检察官表示。

2024年5月,该院通过梳理近几年办理的故意伤害案件时发现,某镇政府对重点人群服务管理、民间矛盾纠纷化解存在不足,防范高风险人群违法犯罪意识需要加强。

在全面掌握情况后,2024年6月,该院随即向镇政府制发检察建议,督促责任单位全面依法落实重点人群监督职责。属地镇政府迅速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对辖区涉及的重点人群进行排查,成立专门工作小组明确落实责任,加强对村民的法治宣传教育,实现长效化治理。

近年来,该院不断优化“个案办理-类案监督-社会治理”的履职路径,针对办案中发现的问题,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10余件,不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从田间地头的调解室到综治中心的听证会,从化解兄弟矛盾到推动乡镇治理,老河口市检察院将继续厚植为民情怀,在“法理情”交融中破解矛盾密码,在“治罪”与“治理”并重中延伸监督触角,为社会长治久安贡献源源不断的法治力量。

来源:老河口市人民检察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