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共进,共筑无碍未来——第35次全国助残日科普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6 19:10 3

摘要: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属于全国残疾人的重要节日——全国助残日。2025年5月18日,我们迎来了第35个全国助残日,今年的主题是“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凝聚团结奋进力量”。

积极的钢笔签,有文化的文艺青年

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属于全国残疾人的重要节日——全国助残日。2025年5月18日,我们迎来了第35个全国助残日,今年的主题是“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凝聚团结奋进力量”。

全国助残日的由来与意义

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正式通过,明确规定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

这一法律框架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残疾人事业从被动救助转向主动保障,从个体关怀延伸至社会体系构建。

全国助残日自设立以来,已经成为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提升残疾人生活水平的重要平台。

通过这个节日,社会得以深入了解残疾人群体的生活状况和需求,加强对残疾人权益的保护,推动社会的包容与进步。

2025年全国助残日主题解析

“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凝聚团结奋进力量”这一主题,深刻揭示了个体奋斗与社会关爱、精神价值与制度保障之间的辩证关系。

自强精神:是残疾人群体面对生活困境时展现出的顽强生命力和不屈意志。比如在江苏淮安,一位视障青年通过学习编程,开发出无障碍导航软件,帮助数万名残障人士出行;在河北石家庄,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培育出多家年营收超百万元的企业。他们以自身的努力和拼搏,打破了身体的局限,实现了人生价值,为社会进步贡献着力量。

助残精神:体现了社会对残疾人群体的关爱与支持。从国家政策层面到社会各界的实际行动,都在为残疾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2025年,国务院多部门联合发布通知,部署了一系列助残日活动。

教育保障:推动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促进特殊教育数字化转型,让残疾儿童能享受到更优质、更适合的教育。

就业支持:实施《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拓展远程办公、直播电商等新就业形态,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选择。

无障碍环境:推广人工智能辅助器具、无障碍公交专线等,让残疾人“行得通、出得去”,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各地助残日活动的多样实践

在第35个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各地纷纷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天津西青区:残联联合天津中医一附院深入西青区星宝特殊儿童发展中心,开展“医教融合 共同促进孤独症儿童康复”主题活动,采用中医“揿针”疗法为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辅助治疗。

北京:市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携手国家自然博物馆,举办“自然之光暖童心 共筑科普星河梦”活动,百余名残疾儿童、家长等参与,通过科普互动儿童剧、参观展厅标本等形式,丰富残疾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川德阳:举办了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科普活动,展出7大类150余款基本辅具,并开展移动类辅具选配、助听器适配与保养等科普讲座,助力推进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补贴工作。

湖北黄冈:举行了省第35次全国助残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自强不息”宣讲进高校活动,4位来自不同领域的残疾人典型分享了自强故事,激励着更多人勇往直前。

我们能为残疾人做什么

在全国助残日这一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传递爱与温暖的使者。

从身边小事做起:在公共场合,主动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提供帮助,如帮忙开门、引导上下楼梯等;尊重残疾人的人格和权利,不歧视、不排斥他们,用平等和友善的态度与他们交流。

积极参与志愿活动:加入当地的助残志愿者团队,为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陪伴、心理支持等服务;参与社区组织的助残活动,如文艺演出、技能培训等,丰富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倡导社会关爱:向身边的人宣传残疾人事业,让更多的人了解残疾人的需求和困境,提高社会对残疾人群体的关注度和认知度;在工作和生活中,积极为残疾人争取平等的机会和权益,推动社会环境的无障碍建设。

全国助残日,不止于一日的关怀,更应是365天的持续行动。让我们以第35次全国助残日为契机,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凝聚团结奋进力量,从点滴做起,为残疾人创造一个更加包容、美好的世界,让他们能够在同一片蓝天下,共享生活的美好,共筑无碍未来。

来源:有趣的小猫科普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