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观鱼:台当局我知道你很急,但是你别急…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6 19:29 2

摘要:赖清德就任台当局领导人将满周年(5月20日)之际,中美贸易僵局“解冻”,赖清德的所谓“脱中入北”(“北”指所谓“全球北方民主国家”)幻想触礁,又磨刀霍霍向岛内:一次性锁定20多名在大陆发展的台湾艺人,将艺人主动转发反“独”促统信息污蔑为“按要求配合大陆统战”,

【文/新潮观鱼】

赖清德就任台当局领导人将满周年(5月20日)之际,中美贸易僵局“解冻”,赖清德的所谓“脱中入北”(“北”指所谓“全球北方民主国家”)幻想触礁,又磨刀霍霍向岛内:一次性锁定20多名在大陆发展的台湾艺人,将艺人主动转发反“独”促统信息污蔑为“按要求配合大陆统战”,威胁要“惩处”他们。5月14日,台陆委会主委邱垂正点名欧阳娜娜,声称已将其列为重点调查对象。

众所周知,台当局对于和大陆相关的文艺作品一贯“严苛”,深受全球华人喜爱的电影《哪吒2》无法在岛内上映就是明显例子,如今对艺人的“围剿”也从绿媒的酸言酸语升级到台当局行政调查和“惩处”层面,可谓变本加厉,花样百出。台当局企图在台湾文艺界制造“寒蝉效应”,反倒暴露了其心虚和黔驴技穷。

几十年来,乘着小说、电视剧、流行音乐和综艺等大众传播媒介兴起的东风,台湾文艺工作者深度参与了大陆大众文化市场从无到有、从萌芽到细分、从传统媒体传播到新媒体传播的过程,并从曾经的华语流行文化“引领者”,转变为大陆影视工业引领华语流行文化发展时代的参与者。

这其中,坚定支持祖国统一、公开认同自己堂堂正正中国人身份、骄傲说出自己大陆祖籍的台湾文艺界人士,数不胜数。台湾艺人也随着祖国大陆的发展进步,展现了不同代际的发声特点。

老一辈台湾文艺工作者,对故土充满诚挚的热爱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推进,大陆敞开怀抱欢迎港台文艺作品进入,台湾作家琼瑶的小说也在这一时期开始被大陆读者所熟知,《窗外》《梅花烙》等作品在大陆陆续出版。

这期间,台当局不时阻挠大陆文艺作品在岛内传播。比如,1985年,香港演员梁家辉因为主演电影《垂帘听政》遭到了台湾的“封杀”。由他出演的影片一度不能在岛内上映,这在当年意味着香港片方会失去一大笔票房收入,所以梁家辉有一年多都没戏拍(《垂帘听政》是香港导演李翰祥执导的一部历史戏说电影,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大陆片”,仅在电影的一些环节与祖国内地电影界有合作)。

1989年,台湾当局开放影视业赴大陆取景拍摄,琼瑶及其儿媳何琇琼立即行动,与大陆合拍《六个梦》系列,成为台湾地区第一个赴大陆拍摄的制作单位,开启了两岸合拍剧时代。同年,琼瑶出版了大陆游记《剪不断的乡愁》。

1990年出品的《婉君》在北京、湖南等地取景,是琼瑶第一部在大陆实景拍摄的电视剧,此后其作品多数都在大陆拍摄完成,开启了两岸影视合拍风潮。

1991年播出的琼瑶剧《望夫崖》在北京取景,剧中北大学生夏磊(林瑞阳 饰)表露爱国情怀。

对当时的台湾文艺界人士来说,公开表达对故土的眷恋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祖籍浙江的台湾作家三毛1990年在成都接受采访时,用一口地道的四川话表达对当地人民热情欢迎的感激。

邓丽君、罗大佑、郑智化、张雨生等歌手,张晨光、焦恩俊等演员也通过公开发言和作品,表达自己对中国人身份的认同,老一辈演艺人员对“落叶归根”的追寻,让他们将爱国情怀无缝融入自己的言行中。

1989年,邓丽君在日本举办的演唱会上说:“我是中国人。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我流浪到哪里,我都是中国人。”

邓丽君的哥哥邓长富说,“邓丽君非常热爱中华传统文化,也希望能把它一代代传承下去。”没有到大陆开过演唱会,成为邓丽君最大的遗憾。

罗大佑曾表示:“我父亲是广东梅县人,母亲是福建漳州人,我是生在台湾的中国人,除非我换血。”他创作的歌曲《东方之珠》就展现了其血液里流淌的爱国情怀。

张雨生在自己作词作曲的歌曲《心底的中国》里写道:“什么叫中国,我曾经没有把握,如今我才知道,他在我胸口跳动;什么叫中国,我现在真有把握,是父亲毕生的守候,我与生俱来的光荣。”

很多“8090”后童年的古装男神焦恩俊,始终强调自己是山东人,会一口地道的青岛话。

焦恩俊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对祖国的热爱,每年十月一日都会准时发文庆祝国庆节,并配上五星红旗的图片。

在台湾演艺圈有着“综艺一姐”称号的演员、主持人方芳,多次强调自己从小到大籍贯填的都是安徽全椒县。2021年,她宣布自己在大陆成功办理并领到了台湾居民居住证,并透露自己近一年多都待在大陆,“我在这里住得安心,孩子也放心,真的都想回来了。我深深地体验到一句话,落叶要归根。”

方芳多次在社交媒体发布观看天安门升旗的视频,还面对镜头慷慨陈词:“我们两岸一家亲,我们两岸都是中国人,只有两岸和平统一了,我们未来子子孙孙才有希望。”她在两岸问题上的清醒认知和对两岸和平统一的期盼,引发了越来越多岛内网友的认同和思考,却急坏了一些绿媒,后者只会揪着方芳有台湾健保卡一事不放。

年轻艺人工作生活重心转向大陆,全面融入祖国文化产业发展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台湾演艺人员来大陆发展,在大陆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分享机遇、实现梦想。更有不少台湾艺人将工作和生活重心转向大陆,刘畊宏、吴尊、明道等艺人纷纷定居上海,让孩子在大陆接受教育。

与此同时,有网友发现,王耀庆、张韶涵、欧阳娜娜、欧阳娣娣、林柏叡等台湾艺人的“台湾腔”越来越淡了,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让他们向老一辈台湾艺人的台词功底靠近,更好地融入大陆的演艺工作,参加大陆综艺时普通话发音给观众带来惊喜,接演古装戏也不再需要配音。

欧阳妮妮、欧阳娜娜、欧阳娣娣三姐妹近年来都在大陆发展

在选择更大的市场、实现更好的职业发展的过程中,这些台湾演艺人员也主动担负了应有的社会责任,每每在关键时刻主动为增进两岸同胞感情出力发声,公开表达支持祖国统一的鲜明态度,掷地有声,得到两岸民众的点赞。

2022年,时任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不顾中方一再警告,窜访中国台湾地区。央视新闻官方微博发布“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的话题及配图,画面中,五星红旗为底色,“国”字的一点由台湾地区地图构成。

中国台湾艺人欧阳娜娜第一时间转发了相关内容,随后,吴奇隆、张韶涵、杨丞琳、陈妍希、陈乔恩、苏见信、王大陆、郭品超、汪东城、辰亦儒、赖冠霖、陈立农、文淇等中国台湾艺人相继发声,通过转发和带话题来力挺“只有一个中国”。

彼时因参加综艺《乘风破浪第三季》在大陆热度大增的王心凌发声后,不少台网民在脸书对其表达了支持,建议其不要理会岛内的“酸民”,强调一个中国没毛病,“除了‘原住民族’(越来越多研究发现,台湾高山族的祖先也是从大陆迁到台湾的),我们的祖先本来就是从大陆来的。”

网友还发现,早在2012年、2014年宣传演唱会和专辑时,王心凌就在脸书中以“全省”指代台湾地区。这里补充一句,本世纪初,这批80后台湾偶像歌手用“省”称呼台湾几乎是默认用法,每次发唱片、签唱会都会说一下“省内计划”,台湾民众和台湾媒体也完全接受这种表述。

但民进党上台后,“去中”入魔,挑拨两岸民众感情,开始给台湾艺人施压。这当然挡不住台湾艺人宣告自己是堂堂正正中国人的决心。

2024年5月24日晚,台湾乐团五月天在北京开演唱会时,主唱阿信提到“我们中国人”。同日晚,台湾歌手蔡依林在南昌举办演唱会时,向台下歌迷大喊“我们中国南昌最热情”。

台湾歌手信(苏见信)24日晚也在微博发文“我一直都支持统一”“期待和平统一的日子到来”,并在提到大陆热门竞演综艺《歌手》时称“希望我们中国人能有一期拿第一”。

对于台湾知名艺人的表态,台当局领导人赖清德竟污蔑称,台湾文化工作者在“他人屋檐下承受压力”,希望台湾民众“体谅”“谅解”,这番言论立即在岛内遭到驳斥。

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表示,根据历史、文化与民族,两岸人民本来就都是中国人,“什么时候称我们中国人是一件需要被原谅的事?”萧旭岑表示,台当局把身份认同炒作成“言论自由”话题是没有意义的事,因为这无法改变历史渊源,也无法改变文化传承。

台湾中时新闻网2024年发表评论文章提到,民进党当局前领导人蔡英文2016年当选时曾宣称“没有人需要为了他的认同道歉”,“对比今日情况,这句话显得格外刺耳,漂亮话谁都会讲,但民进党及其支持者的所为却完全背道而驰。”

文章提到,观察近年现实情况,一旦有台湾艺人发表支持两岸统一的言论,就迅速成为绿营支持者、网军攻击的对象,岛内这样的网络霸凌屡见不鲜,如今还有谁相信民进党当局真如蔡英文所言,尊重每个人的认同和选择?“这种口惠而实不至的矛盾喊话,其实反映民进党的困境……只好放任民粹攻击立场不同的言论,捉襟见肘表露无遗。”

2025年,越来越多的台湾艺人将事业发展重心转向祖国大陆。侯佩岑、陈德容参与《乘风2025》录制,与大陆艺人的合作引发两岸热烈讨论,侯佩岑、赵又廷、欧阳娜娜、文淇等数十位台湾艺人多次转发包括#台湾唯一称谓就是中国台湾省#等支持祖国统一的微博话题,得到两岸民众点赞。

如今,无计可施的台当局竟跳脚到威胁要罚款,宛如跳梁小丑。国台办发言人此前指出,民进党当局把两岸民众正常交流一概污蔑为“统战”,大肆恐吓,充分说明两岸民众越是走亲走近,民进党当局就越是心虚、害怕。

针对台湾陆委会将台湾艺人在微博转帖发文“中国台湾省”视为大陆“统战工具”并扬言要调查处罚在大陆发展的艺人,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3月12日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来不是一个国家。这是无法否认也不容否认的历史和法理事实。包括演艺人员在内的广大台湾同胞,作为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表达他们对国家的认同、对“台独”分裂的反对,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是民族大义的体现。民进党当局动辄威胁恫吓、打击报复,企图限制、剥夺台湾同胞的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充分暴露其标榜的“民主自由”的虚伪。

无视市场的巨大差距,台当局企图限制台湾同胞职业发展自由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台湾地区影视、音乐等文化产业在华语文化圈处于比较强势的地位。不过,台湾文化产品熠熠生辉的年代,参与者也是一批批从大陆移居过去的优秀文化工作者。

最早一批看偶像剧的人几乎都是从台偶“入坑”。从最早的琼瑶剧,红遍亚洲的F4,到台偶巅峰时代的《王子变青蛙》《命中注定我爱你》,再到2011年《我可能不会爱你》的体面收官,台湾偶像剧的黄金年代已经落幕了14年。

因台湾偶像剧《王子变青蛙》《爱情魔发师》等在大陆走红的演员明道如今和家人定居上海,经常称赞上海生活的便捷和文化生活的丰富选择

如今,社交平台上,能让90后“全体起立”的偶像剧主题曲翻来覆去都是那么几首。而现在的台湾年轻人,看的是陆剧。每年春节在岛内重播都有高收视率的《甄嬛传》是台湾民众乐此不疲的话题,《延禧攻略》《偷偷藏不住》《难哄》等大陆偶像剧也开始强势辐射台湾观众。

近期播出的台湾综艺《小姐不熙娣》中,嘉宾对《甄嬛传》情节和台词如数家珍

再说说综艺领域,早期《大小爱吃》《康熙来了》《大学生了没》等台湾综艺节目传播的生活方式和话语体系塑造了一代人的流行梗。而自从《康熙来了》2016年停播后,大陆综艺已经“接管”了这种文化影响力。两岸节目的制作成本、水准、创新度和演艺人才,都呈现出断崖式的发展差异。

台湾综艺《小姐不熙娣》代班主持吴姗儒感叹《甄嬛传》在台湾的影响力,“十(几)年了还在红”。

台湾综艺在大陆的影响力越来越小,大陆节目在华语圈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近十五年来,台湾地区已经难有文化产品可以辐射整个华语圈,文化输出的话语权已被大陆文娱产业牢牢掌握。

台湾有影响力的女艺人,几乎被大陆的“浪姐”请了个遍,她们也成功靠这档节目在大陆接洽更多工作机会:伊能静、贾静雯、侯佩岑、Ella(陈嘉桦)、谢金燕、王心凌、陈妍希、杨丞琳、袁咏琳、徐怀钰、郭采洁、许茹芸、阿雅(柳翰雅)、杨谨华、郭书瑶、蔡诗芸、郭碧婷、陈德容。

侯佩岑和陈德容参加《乘风2025》

两岸文娱产业的发展差距已经摆在眼前,未来在哪一边,一目了然。而台当局却妄图用打压和恐吓来限制、剥夺台湾同胞的职业发展自由,实在是一种无效且可悲的行径。

自始至终,决定两岸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都是同文同种和祖国大陆的发展进步。

从老一辈台湾明星在各种场合自然而然地表达浓烈的思乡之情和爱国情怀,到新生代台湾艺人无惧台当局恐吓,在社交媒体掷地有声地公开支持祖国统一,台湾演艺人员的发声是两岸民众走亲走进的关系的缩影。

民进党当局破坏两岸正常交流和人员往来,不断进行政治炒作,目的是要制造“绿色恐怖”,这种倒行逆施已经遭到越来越多岛内民众的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就像网友评论的那样,“血脉的呼唤,比任何导航都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民心所向。

来源:观察者网视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