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3日至14日,华南农业大学与高州市政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并与一批茂名企业签约共建创新平台,标志着校地合作进入了全方位、深层次、多领域的新阶段。根据协议,华南农业大学与高州市政府将围绕广东省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着力打造农耕文化链、科技创新链、特色产业链
深化校地合作,赋能产业升级
5月13日至14日,华南农业大学与高州市政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并与一批茂名企业签约共建创新平台,标志着校地合作进入了全方位、深层次、多领域的新阶段。根据协议,华南农业大学与高州市政府将围绕广东省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着力打造农耕文化链、科技创新链、特色产业链、人才培养链、社会服务链,共同推动丁颖精神品牌宣传、荔枝等高州“土特产”技术攻关和产业体系建设、中小学教育和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等方面项目落地见效。
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李凤亮表示,高州是华南农学院首任院长丁颖院士的故里,“笃学明德、躬行践履”的丁颖精神既是华农的立校之本,也是校地血脉相连的纽带。作为华南地区唯一的农林类“双一流”建设高校,华南农业大学构建了“点多线密面广”的社会服务体系,近年来深度参与茂名市“百千万工程”各项工作。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推动高州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转型,通过传播新时代“稻作文化”和“农耕文化”,实现“华农—高州”文化元素的有效串联,携手打造校地赋能“百千万工程”新标杆。
受茂名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庄悦群委托,茂名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高州市委书记王土瑞代表茂名市委、市政府和高州市委、市政府向华农一直以来对高州发展的帮扶支持表示感谢。王土瑞指出,高州与华农的血脉情缘,始终浸润着丁颖院士的精神滋养。作为“中国稻作科学之父”的故乡,高州深耕“三农”沃土,培育了荔枝、龙眼、香蕉等特色产业集群,被确定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单位、广东省农业农村改革创新实验区。相信校地合作定能助推高州在全省县域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打造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样板。
期间,华南农业大学与茂名行业龙头企业广东众和化塑股份公司、广东粤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分别签署合作备忘录。校企将共建“绿色化工产业研究院”和“粤桥—华农新材料联合实验室”两大平台,在新兴材料研发、绿色化工材料创新等方面联合开展攻关。华南农业大学校办企业广州华农大商业有限公司与高州市根子柏桥龙眼荔枝专业合作社签约,探索“高校+合作社+农户”的联农带农新路径。
据介绍,近年来,华南农业大学与茂名市围绕农业产业发展进行了全面合作,校地合作硕果累累。学校先后成立华南农业大学茂名现代农业研究院、华南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电白分院和4个永根科技站,并派出13个团队共计35位科技特派员专家,重点围绕茂名“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产业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有力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帮助农民增产增收,为茂名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华农方案”。
广东科技报记者 刘肖勇 通讯员 费思迎
本文图片来源华南农业大学
来源:广东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