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堂青春思政课,“走新”又“走心”!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6 20:01 2

摘要:5月15日下午,皖西学院科技楼报告厅内气氛热烈,由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省委讲师团主办的“理润江淮·沿着总书记足迹学思想”沉浸式宣讲暨创新思政课激情开讲。来自合肥、阜阳、马鞍山等地的青年宣讲员齐聚一堂,以精彩纷呈的宣讲作品,将思想的火种播撒进广大师生、干群

5月15日下午,皖西学院科技楼报告厅内气氛热烈,由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省委讲师团主办的“理润江淮·沿着总书记足迹学思想”沉浸式宣讲暨创新思政课激情开讲。来自合肥、阜阳、马鞍山等地的青年宣讲员齐聚一堂,以精彩纷呈的宣讲作品,将思想的火种播撒进广大师生、干群心间,激荡起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此次活动紧扣习近平总书记2024年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并结合2016年、2020年考察安徽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从“下好创新先手棋”“勇立潮头开新篇”“城乡融合绘宏图”“诗与远方交响曲”“人生能有几回搏”五个维度,精心打造10个短小精悍、形式多样的微宣讲作品,生动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展现了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贯彻落实的生动实践。

活动伊始,一段节奏明快的快板表演瞬间点燃全场气氛。“那是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它的亮相令世界震惊,以先贤之名命名‘墨子号’,这是安徽的自豪与骄傲!”来自合肥市的两位青年宣讲员以《下好创新先手棋》为题,通过艺术化宣讲,幽默风趣的表演,让现场观众在欢声笑语中领略到安徽科技创新的卓越成就。

活动现场亮点频出:从小岗村拉开中国改革开放大幕的历史回响,到“白菜心最美奋斗者”评选路演展现奋斗者的最美姿态,再到金寨大湾村讲解天团即兴演绎的山乡蝶变情景剧;从以访谈形式深挖“六尺巷”背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密码,到跟随镜头探寻动人心魄的红色故事……一个个别出心裁的宣讲作品,融合曲艺、情景剧、现场访谈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搭配丰富的视频背景,让整场宣讲极具感染力。

“作为土生土长的金寨人,看到大湾村日新月异的变化,我倍感骄傲。我希望把家乡的蜕变分享给更多人。”宣讲结束后,安徽金寨干部学院宣讲员刘思煜动情地说,“通过这种形式推动理论走进校园、浸润学生心田,此次活动意义非凡。”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江淮足迹,触摸时代发展脉搏;循着党的创新理论光辉,汲取奋勇前行力量。活动结束后,师生们纷纷畅谈感悟。“大湾村的振兴,正是老区人民接续奋斗的生动写照。正如大别山上的映山红,历经风霜仍傲然绽放。我们也将以此次现场教学为契机,笃行致远,砥砺奋进,为奋力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贡献自己的力量。”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大三学生王依冉激动地说。

当文化与旅游相遇,当传统与科技碰撞,我们当代青年又将如何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文旅答卷?皖西学院环境与旅游学院大一学生李浩宇表示:“宣讲团生动讲述了总书记各地考察的感人故事,从乡村脱贫攻坚到城市创新发展,从民生关怀到生态保护,每一件都让我深切感受到总书记对国家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作为一名旅游专业学生,我更要讲好红色故事,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将大别山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为安徽文旅发展和实现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当理论宣讲不再正襟危坐,当阐释解读变身情境演绎,思政教育就能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新国潮”。学生们收获颇多,教师们也不例外。“这种形式让学生真切体会到‘青年强则国强’不仅是口号,更是沉甸甸的责任。”皖西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辅导员王辉感慨道,“传统思政课以课堂教学为主,而沉浸式宣讲创新形式,让思政课走出教室,营造大思政课氛围,引导学生勤学善思、投身实践,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各地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模式,例如“互联网+政务服务”,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了办事效率。不仅方便了群众,也为政府节省了人力和物力资源。

来源:六安新闻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