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5日,走进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农业示范园区,温室大棚里绿意盎然,各类种苗茁壮成长,工作人员正忙着将种苗打包装箱,准备发货,前来采购的种植户们穿梭其中,精心挑选着心仪的种苗,不时向工作人员询问种苗的品种、生长习性和种植技术等问题。
青海日报融媒体5月16日讯(记者 牛玉娇 通讯员 席田姐)5月15日,走进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农业示范园区,温室大棚里绿意盎然,各类种苗茁壮成长,工作人员正忙着将种苗打包装箱,准备发货,前来采购的种植户们穿梭其中,精心挑选着心仪的种苗,不时向工作人员询问种苗的品种、生长习性和种植技术等问题。
今年,互助县农业示范园区把蔬菜育苗工程当作发展设施农业的关键,持续加大资金与技术投入,全力打造工厂化育苗中心。截至目前,培育种苗480万株,已销售300万株,联农带农7000余户,创收90余万元,达到了预期目标,这些种苗不仅供应本地,还远销周边地区,深受种植户青睐。
互助县塘川镇双树村村民袁吉德笑着说:“我买了辣子、茄子、西红柿、甘蓝、黄瓜的种苗,质量放心,工作人员态度也很好,买回家后,种在大棚里自己吃,也往外销售,种了好几年。”
为了提高园区服务质量,今年园区工作人员深入基层,听取种植户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对种苗的需求,实地指导种植户进行种苗栽培。从种子的挑选、消毒,到苗床的准备、播种方法,再到后期的温湿度控制、病虫害防治,技术员结合实际操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详细说明,解决他们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做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编辑:韩丽萍;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