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探闽南文化传承发展新路径!“闽韵新声・共启未来”闽台非遗名家进校园活动昨日启动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6 20:32 2

摘要:昨日,作为2025年度厦门市文艺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闽韵新声・共启未来”闽台非遗名家进校园活动在厦门城市职业学院举行,同期举办“跨界融合,创新传习”——2025年闽南文化与民间艺术传习基地建设与发展研讨会。活动邀请海峡两岸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围绕闽南文化的传承

感受影雕技艺独特魅力。记者 唐光峰 摄

晨报记者 叶子申

昨日,作为2025年度厦门市文艺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闽韵新声・共启未来”闽台非遗名家进校园活动在厦门城市职业学院举行,同期举办“跨界融合,创新传习”——2025年闽南文化与民间艺术传习基地建设与发展研讨会。活动邀请海峡两岸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围绕闽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开展深入研讨。

本次活动由厦门城市职业学院主办,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影视动画学院、厦门城市职业学院闽南文化与民间艺术传习基地、海西晨报社承办,并通过“海西晨报”官方视频号进行全程直播。

开启闽南文化交流新篇

近年来,厦门城市职业学院依托地缘与学术资源优势,成立民间文化与民间艺术传习基地,并被认定为福建省高校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该基地将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与闽南地方文化深度融合,引入传承人和大师,推行现代学徒制,致力于培养能工巧匠,推动闽南民间技艺传承与两岸融合发展。

长期以来,厦门城市职业学院联合海西晨报社共同开设“闽南非遗印象”融媒体专栏,并开展闽南非遗“四进”、闽南非遗数字化保护等活动,推动闽南文化与民间艺术传习基地建设,为学校非遗传承与人才培养注入新活力。

今年,该校与海西晨报社再度合作,成功申报2025年度厦门市文艺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闽韵新声・共启未来”闽台非遗名家进校园活动。该活动将持续至11月,举办包括开幕式、专家讲座、大师工作坊体验、文化市集、闽南文化校园行、闽南文化社区行、回顾展等在内的丰富多元的活动,致力于打造一场闽南文化与创新教育深度融合的视听盛宴,让高校学子近距离领略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两岸专家学者思想碰撞

活动中,海峡两岸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围绕闽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开展深入研讨。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校长唐宁率先带来《跨界融合 创新传习》主题分享,阐述学校通过校企合作、跨界融合成立传习基地,探索闽南民间工艺传承发展新模式的实践与成果。

随后,多位非遗专家及学者围绕各自领域展开精彩演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惠安石雕(影雕)代表性传承人李亚华以《非遗正年轻——用非遗技艺连接闽南大地的过去与将来》为题,展现影雕技艺的传承与创新;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素三彩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洪冰晖带领听众探寻陶瓷背后的文化密码;来自台湾的南音福建省代表性传承人林素梅分享《南音的两岸传承实践与闽南文化基地的数字赋能》。

此外,布袋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庄晏红、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教师温建华分别就木偶制作工艺与影视技术应用、两岸陶瓷修复技艺交流合作展开探讨。

活动中,洪冰晖、吴嘉诠、庄晏红、李亚华、何君艺、潘尤龙、王玉峰七位专家受聘为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客座教授。

相关新闻

非遗专家与学生面对面

李亚华、洪冰晖、何君艺、林素梅等多位非遗专家走进厦门城市职业学院闽南文化与民间艺术传习基地的大师工作室,与学生面对面深度交流。他们分享了非遗技艺背后的匠心故事,手把手传授精湛技法。在实践互动中,师生们近距离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

薄饼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吴招治也来到现场,带领学生们学习和制作薄饼。

文化市集展现创新成果

活动还配套举办文化市集,设置文化展示区、手工艺品区、互动体验区等多个区域,并开展“闽南文化护照”打卡活动,众多师生踊跃体验。

其中,文化展示区通过丰富的书籍、图片、影音资料,以及“非遗体验官”采风成果等,全面展示了基地近年来在闽南文化创新方面的成果;互动体验区设置了踢毽子、投壶、猜灯谜等传统游戏,吸引了不少学生参与。

来源:海西晨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