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月1日起,中方将对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乌拉圭5国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这是中国首次对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实施免签政策,也是2023年底以来,中国免签“朋友圈”首次扩展至西半球。
6月1日起,中方将对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乌拉圭5国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这是中国首次对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实施免签政策,也是2023年底以来,中国免签“朋友圈”首次扩展至西半球。
接受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采访的学者表示,5国都是拉美地区的重要经济体,并与中国经贸合作密切。免签的实施将为双方人员往来提供便利,促进中国与拉美的进一步合作。更多拉美民众来到中国,也有利于他们增进对中国真实情况的了解,助力中拉合作五大工程中民心工程的建设。
为何对这5国免签?
5月13日的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中方宣布首批向拉美和加勒比地区5个国家实施免签政策,并适时扩大对地区国家覆盖范围。
中国首次对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免签,为何选择这5个国家?巴西不仅是拉美地区最大经济体,也是南半球最大经济体;阿根廷、智利和秘鲁也都是拉美经济总量排名前列的国家;乌拉圭虽然经济体量较小,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是5国之中最高的,达到近2.4万美元。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拉美研究所所长孙岩峰表示,5国都是拉美重要的经济体,与中国的关系尤其是经贸关系十分密切。中拉论坛成功举办,中方宣布对5国免签,体现了对拉美国家的高度重视,和中国对加强中拉合作、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的真诚愿望。中国是巴西、智利、秘鲁、乌拉圭的最大贸易伙伴,5国是中国大豆、原油、铁、铜等关键大宗产品的重要供应国,与中国在经贸领域有巨大互补性。
中国人民大学拉美研究中心秘书长金晓文认为,除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对华经贸合作密切外,5个国家政局比较稳定,也是中方给予5国免签待遇的重要考量。
免签有何利好?
拉美与中国相距遥远,北京至5国首都的直线距离均超过1.5万公里。去年4月复航的北京经停马德里至巴西圣保罗航线是中国首条飞达南美的航线,也是世界上最长航线之一,单程达17584公里。
“扩大出口是拉美国家发展对华经贸关系的最大愿望,免签政策将为拉美企业家特别是中小企业来华考察市场环境提供极大便利,例如参加进博会、广交会,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拉美国家加强与中国经贸合作的需求。”孙岩峰说。
金晓文表示,中国此前对周边国家和欧洲国家免签已收获良好效果,产生了示范效应。这次首批对巴西等5个拉美国家免签,也将在拉美地区产生示范效应,进一步推动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在传统合作领域之外,绿色低碳和数字转型等新兴领域也是拉美国家十分关注的,免签可以让他们更方便地来华了解相关情况。
中方在中拉论坛上提出愿同拉方携手启动团结、发展、文明、和平和民心五大工程,共谋发展振兴,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对5国免签即是民心工程中的一项内容。民心工程还包括未来3年向拉共体成员国提供3500个政府奖学金名额和1万个来华培训名额。
孙岩峰说,免签是对民心工程的最好落实。过去拉美民众主要通过美西方媒体了解中国,他们通过免签来华探亲访友、学习交流,将增强拉美各国对中国的直接认识,使普通民众更好地了解中国,更有效地加强中拉民心相融、相通。
一家美国机构近期所做民调显示,南美民众对中国的看法正在迅速向好。近70%的巴西人、哥伦比亚人,以及60%的委内瑞拉人表示,中国在他们国家的受欢迎程度正在增加。
应做哪些准备?
中国从2023年底逐步扩大免签范围,在促进中外人员往来方面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2024年一年,外国人入境游客达2694万人次,其中通过免签入境2012万人次,较上年增长超过一倍。以最先实施免签的马来西亚为例,2024年来华人数已超过疫情前水平。
“南美洲是全球距离中国最远的地区,双方人员往来的飞行时间达到二三十个小时,航班的衔接度和频次问题,都需要双方重点关注。拉美民众对中国缺乏了解,对来华也会存在一些顾虑,这需要我们帮助他们改善对中国的认知,做好对拉美的国际传播。拉美国家主要使用西班牙语,中国国内针对拉美民众的语言等配套服务建设也是一个重要环节。”金晓文说。
在孙岩峰看来,对拉美5国免签给中国的航空、旅游、翻译等行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大批拉美民众免签来华将刺激航班需求,西语翻译、拉美风味餐饮等配套产业也可能获得发展动力。中国企业应借助免签机遇,针对拉美市场需求做好相应准备,吸引更多拉美游客、商务人士和学生来华交流交往。免签也将为国内航空、旅游、翻译等行业带来发展机遇。
记者:白波
来源:子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