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答案可以肯定的是,没取消,并且就在这个月进行。但是和载人航天任务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发射任务不会有现场直播以及出征仪式了,似乎就当做了一次普通的发射任务进行。所以,我们才刷不到相关的消息。
天问二号任务确定要在今年5月进行,只不过春节之后,天问二号任务就再也没有了进度更新。天问二号到底何时发射?有啥新消息呢?
早在今年2月,天问二号抵达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然后就再也没了消息,几个月过去了,是不是任务取消了?
答案可以肯定的是,没取消,并且就在这个月进行。但是和载人航天任务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发射任务不会有现场直播以及出征仪式了,似乎就当做了一次普通的发射任务进行。所以,我们才刷不到相关的消息。
熟悉航天发射的朋友应该都很熟悉,只要有发射任务发生,就一定也会有紧航指令发出。只不过目前来说,禁航指令也挺多的,这一点则体现了我国在这个月的航天发射任务比较多。只不过,我们过于关注天问二号这个关键性的节点任务了。
目前根据外媒传出来的发射时间是,5月29日的凌晨窗口,而国内也有网友认为是在5月29日到5月31日之间。
那天问二号任务到底是要去做什么呢?
这次天问二号将会执行两个任务,一个任务是对小行星2016HO3伴飞、取样和返回。另一个任务是对主带彗星311P进行探索。
小行星2016HO3是一颗地球准卫星,公转周期和地球相似,所以我们认为它也保存着太阳系生成以来的最原始信息,是研究太阳系早期从形成到演化过程的活化石。
主带彗星311P则是存在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上的一个小天体,具有传统彗星的构成特征以及小行星轨道特征。对它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小天体的物质构成以及演化,填补对太阳系小天体的研究空白。
从任务周期来看,天问二号周期之长,世所罕见。按目前任务周期来看,天问二号这两项任务执行期间需要10年的时间,等到十年之后,我国载人登月,以及天问三号火星采样返回任务都已经完成了。
在国际上,有雄心能在星际采样研究上和我国并驾齐驱的,只有美国了。但就在我们马上就要发射天问二号任务,并按部就班推进2030年火星采样返回计划时,美国却因为预算砍刀挥向NASA。
这就仿佛是两个学霸在考场较劲,一个埋头苦算,另一个突然把考卷一撕:不考了!从某种程度上,一位香港学者的话扎心了:地球争得头破血流,太空却主动认输?
当下的NASA的确面临断粮危机,而最花钱的项目,恐怕直接就是火星采样返回任务(MSR)和金星探测项目“达芬奇”了。
要知道,NASA的“毅力号”火星车早在2021年就挖好了土壤样本,现在却可能永远等不到回地球的“顺风车”了。其原因就是运样本的火箭没钱造了。
更尴尬的是,原本和欧洲航天局(ESA)的联合任务也可能黄了。
对比美国的焦虑,中国计划:2028年发射火星采样返回的天问三号,预计2030年“火星土特产”返回地球。后续据报道看,还计划有火星研究基地,和核热推进技术研究。
美国火星探索为什么“卡壳”?
香港大学行星地质学家钱煜奇说:美国采样方案要拿就拿最全的,结果设备复杂到2040年才建好,而这十几年时间,中国早已走在前面,更何况还有可能研究拖延。
中国今年3月干了一件很“凡尔赛”的事:公开邀请各国参与天问三号任务,连合作方案都贴心准备了系统级合作和单机合作。这操作被外媒称为“太空版一带一路”。而美国这边还在忙着砍费用呢。
未来太空史或许会记下:2020年代,有人忙着砍预算,有人默默建好了通往火星的收费站。
来源:风云圈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