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10月12日16时08分,银川市苏某某骑共享电动自行车载同伴上路被交警查获,因同伴年龄超过了12周岁,因此,对于苏某某违规载人的行为,执勤进行了口头教育和罚款处罚。
2024年10月12日16时08分,银川市苏某某骑共享电动自行车载同伴上路被交警查获,因同伴年龄超过了12周岁,因此,对于苏某某违规载人的行为,执勤进行了口头教育和罚款处罚。
电动车不能载人,想必很多车主都是头一次听到,这样的奇葩规定,正常人可能很难想得通,我们查阅资料后发现,事实上也确实如此。电动自行车是有限制的,载人时乘客需满足一定的年龄要求,电轻摩则不能载人,电动摩托车可载一名乘客,既然如此,为啥还要设置一个后座呢?主要有三个原因!
新国标规定电动自行车必须具备脚踏骑行功能,后座设计是为了平衡脚踏时的重心稳定性。实验数据显示,无后座的电动自行车在脚踏骑行时,侧翻风险增加 37%。
在欧洲市场,电动自行车普遍设计为 "家庭共享" 模式,后座可搭载儿童座椅,这一设计传统被国内厂商沿用。但引入国内时,未同步调整法规适配性,导致 "设计遗留" 问题。
第四、统一模具生产可降低成本,厂商为适配不同市场需求(如欧洲允许载成年人),选择保留后座结构,通过贴纸或说明书提示载人限制。
新国标电动自行车被定义为 "非机动车",其载人限制本质是对 "非机动车" 属性的法律确认。这类车辆整车质量不超过55公斤,电机功率≤400W,设计时速≤25km/h,其结构强度仅能承受一名12以下周岁儿童的重量(约30-40公斤)。若强行搭载成年人(平均体重 65 公斤),车体负荷将超过设计极限,导致车架变形、刹车距离延长等安全隐患。
反观电摩和电动摩托车则属于机动车属性,电摩允许搭载成年人,但必须满足更高的安全标准:车辆需配备 ABS、前后碟刹等制动系统,车架钢材厚度≥2mm,车身的长度、稳定性都有明确要求。电轻摩则不具备这样的尺寸和安全强度,因此不能载人!
电动车不能载人并不是一概而论的,要看车型。为啥电动车要设计后座,更多的还是考虑到车辆的实用性,以及用户需求和安全要求的折中。各位,你对此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来源:阿言爱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