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丨第1期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6 22:10 2

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总工会“559”工作部署,推动我市工会重点工作落地落实,邯郸市总工会定期发布邯郸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现发布2025年第1期创新案例,供各级工会相互学习借鉴,并结合实际推广应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总工会“559”工作部署,推动我市工会重点工作落地落实,邯郸市总工会定期发布邯郸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现发布2025年第1期创新案例,供各级工会相互学习借鉴,并结合实际推广应用。

思想政治引领

大名县总工会“三个坚持”强化职工思想政治引领

宣传传播

河北冀中邯峰矿业有限公司梧桐庄矿工会以“四心”工作法提升新时代思想工作质效

发挥劳模工匠作用

国网邯郸供电公司向下立根 向上成林 推动职工技术创新转化新质生产力

工会服务职工

邯山区总工会“工会驿站”创新打造“千里姻缘驿站牵”婚恋服务新模式

女职工工作

河北冀中邯峰矿业有限公司万年矿工会“三注重”以多元服务推动“爱心妈妈小屋”+“巾帼驿站”服务升级

其他工作

马头热电公司创建“一套理念、两个作用、三个载体、三个创新”企业安全文化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峰煤焦化公司工会“学管干”三字法提升工会干部队伍建设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教培中心工会精准发力推进车间工会建设

“三个坚持”强化职工思想政治引领

大名县总工会在新时代背景下,深刻认识到职工思想政治引领的重要性,通过“三个坚持”进一步强化了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工作,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职工权益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和政治保障。

一、坚持理论武装,提升职工思想素质。大名县总工会联合县宣传部开展“惠民实践团 理响大名”联动宣讲、工会轻骑兵等形式多样的理论宣讲活动共280余场,受众人数约1.2万人,使职工深刻理解党的创新理论,增强“四个自信”。

二、坚持文化引领,丰富职工精神生活。大名县总工会注重发挥工会组织的文化引领作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职工体育比赛、红色经典诵读、职工摄影展等共60余场,参加人数约2万人,满足职工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三、坚持服务职工,解决实际问题。大名县总工会始终把服务职工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为职工办实事、解难事。通过联合各乡镇工会积极抢抓互联网发展机遇,开展电子商务带头人培训60余次,覆盖人数约5000人。通过直播把花生、优质大蒜、花青素黑玉米、黄桃、葡萄等特色农产品推向线上市场。此外大名县总工会还组织职工健康体检,关注职工的身体健康,提供心理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等500余人次,确保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河北冀中邯峰矿业有限公司梧桐庄矿工会以“四心”工作法 提升新时代思想工作质效

梧桐庄矿工会聚焦新时代职工队伍思想和需求呈多元化发展态势,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传家宝”作用,创新实施“四心”工作法,努力打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敢担当讲奉献产业职工队伍,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教育凝心,坚定理想信念。锚定企业发展目标,通过工会干部带头讲、劳模工匠一线讲、女工协管员生动讲,举办“云”讲堂、新思想诵读会、“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报告会等线上线下学习教育活动,坚定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

示范育心,强化责任担当。利用文化宣传阵地,举办劳模工匠风采展、“劳模工匠开讲啦”等特色宣教活动,讲好新时代产业工人奋斗故事。开展梧桐先锋、最美采掘战将等先进评选活动,创建荣誉墙,让先进上墙“亮相”、火热“出圈”,发挥示范效应。

服务聚心,凝聚奋进合力。开展“工会干部一线行”劳动竞赛慰问,激发建功热情;开设“工会帮您办”解忧、冬送温暖、金秋助学等普惠服务活动,让职工脸上有阳光、心中有暖意。

文化润心,激发建功激情。依托职工“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工作室”等阵地,开展乒乓球、书法等文化活动,在“七一”“十一”举办党旗颂、红歌赛等庆典活动,构建多元化文化供给体系。

向下立根 向上成林推动职工技术创新转化新质生产力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力量。作为国家电网的重要分支,国网邯郸供电公司一直以来高度重视职工技术创新工作,积极探索创新管理模式,激发职工创新活力,推动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筑创新之基,营造了“人人想创新”的浓厚氛围

始终将创新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导,把基层一线作为创新的源头活水,筑牢公司创新工作的“四梁八柱”。建机制,打造“1252”职工创新管理体系,实现创新成果从立项、评审、发布、推广到表彰的全过程管控,做到职责明晰、各负其责、运转高效,全面提升了职工技术创新管理水平,夯实了职工创新基础。强协同,健全创新“结对共建”模式,充分发挥劳模工匠、专家人才、青年先锋等核心骨干的创新引领优势,广泛开展师徒结对、包联指导、同台竞技等创新交流实践,全力激发全员创新热情。重激励,坚持物质和精神奖励并重、短期和长期激励并行,设置创新成果研发过程季度奖励和冲击高精尖奖项的延期奖励,注重奖励支持创新人才输送培养的基层单位,量化创新创效在人才评价中的积分比例。

二、聚创新之火,搭建了“人人能创新”的广阔舞台

坚持人人皆可创新,人人都是创新主体,动员引导基层一线职工投身创新实践。建强创新矩阵。加大对创新工作室的支持力度,实现市县公司创新工作室全覆盖,打造“职工技术创新孵化基地”,实现人才、技术综合协调,设备、设施有序共享,被省公司挂牌“省管产业单位职工技术创新基地”。集结优势资源建设邯供创新品牌,建成国家级创新工作室1个、省部级创新工作室25个,为广大职工参与创新工作构建了广阔舞台。丰富创新载体。以班组为主体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师带徒和“五小”创新活动。坚持以赛促创、以赛促学,深入开展劳动竞赛、QC小组活动,积极承办上级工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提升职工专业水平,组织职工技术创新发布大赛,开展成果材料编写培训,提升职工创新能力,提高成果质量。深化合作共赢,积极参与省公司创新工作室联盟活动,加强与兄弟单位创新工作室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创新专家团队“高端智囊”作用,主动参与重点项目攻关和示范型工作室创建,推进资源共享和联合创新。

三、激创新之源,点燃了“人人会创新”的强劲引擎

坚持创新驱动的本质就是人才驱动,以“强精实优”队伍建设为遵循,奋力打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一线新型劳动队伍。选优树典重引领。突出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大力选树宣传工匠和创新人才,把职工技术创新与电力工匠培育和劳模选树深入融合,激发职工争创新、当工匠的热情,涌现出朱劲雷、裴东锋等一大批耳熟能详的创新型工匠人才。内建外引强队伍。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实施“四强四力”“三聚三提”等教育培训计划,制定新员工“深根工程”、专业人才“双贯通”等人才培养方案,基层创新创效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务实争先兴文化。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深入开展劳模“四进”、职工“四学”活动,打造“青字学堂”“党建研习所”等特色载体,累计开展创新研讨、技能实践等活动219次,引导全体职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实干争先。

“工会驿站”创新打造“千里姻缘驿站牵”婚恋服务新模式

今年以来,邯山区总工会以解决职工需求为导向,在持续完善“工会驿站”基础服务功能的同时,首创“千里姻缘驿站牵”特色婚恋服务项目,将婚恋服务有机嵌入驿站功能体系,积极探索服务外延创新,不仅提升了阵地使用效能,更彰显了工会组织“急职工所急、想职工所想”的服务理念。

【工作做法】一是搭建资源平台。组建由350余名基层工会主席构成的“红娘鹊桥团”,联动“会聚良缘”品牌资源,叠加户外劳动者休憩间隙访谈建立涵盖职业背景、性格特征、择偶标准等要素的单身职工信息库。二是创新场景模式。在驿站开辟“缘聚空间”,运用暖色灯光、轻音乐、绿植景观营造温馨氛围,建立“信息采集-精准匹配-驿站约见-情感跟踪”全流程服务体系。三是构建长效机制。在驿站配备专人婚恋服务团4人,实施“一人一档”动态管理,定期组织主题联谊活动,并建立牵手职工后续跟踪回访服务。

【工作成效】“千里姻缘驿站牵”特色婚恋服务项目实施以来,已建立动态管理档案30余份,成功组织5场相亲活动,促成2对职工牵手成功。服务范围覆盖机关、事业单位职工20余名,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10余名,服务满意率达100%。利用“工会驿站”开展“千里姻缘驿站牵”活动,是拓展驿站服务功能、服务职工婚恋交友方面的一次积极尝试与创新实践,是“工会驿站”和“会聚良缘”服务品牌的有机结合和有效重组,必将成为工会组织服务职工的一项暖心品牌活动,必将在促进职工个人幸福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经验启示】该创新实践通过精准对接新时代职工多元化需求,将“娘家人”的关怀从工作场景延伸至职工情感领域,彰显新时代工会工作从“福利供给”向“情感关怀”的转型升级,用有温度的服务切实增强职工获得感、幸福感,更为工会服务创新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实践样本。

“三注重”以多元服务推动“爱心妈妈小屋”+“巾帼驿站”服务升级

河北冀中邯峰矿业有限公司万年矿工会以“爱心妈妈小屋”为服务阵地,拓展服务方式,积极开展女职工健康知识交流、心理咨询、‘妈妈课堂’学习等活动,实现“小屋+驿站”一屋多用、一屋多能。

注重质量,内部设施完备齐全。“爱心妈妈小屋”作为万年矿工会关爱女职工的重要阵地,使用面积约24平方米,房间干净整洁,室内墙壁和装饰色调柔和,配备了沙发、微波炉、冰箱、热水壶等生活用品,真正成为宝妈们安心、舒适的温馨港湾。

注重功效,管理服务增能提质。聚焦精准服务女职工需求,将小屋作为“巾帼驿站”与矿工会谈心室、积分兑换中心相结合,积极探索小屋一站多用功能,拓展服务内容,通过举办婚恋服务、女职工阅读、健康关爱等各类活动,让小屋成为集休息哺乳、心理疏导、育儿交流于一体的场所,为“工会服务在身边”品牌保驾护航。

注重规划,整合资源拓展服务。进一步扩大小屋覆盖面,紧贴女职工需求,举办妇科健康、心理健康、流行疾病预防等公益健康讲座,将“小屋”健康服务植入女职工工作生活,不断提升女职工的健康意识和水平,将其打造成为“婚、生、养、育”一体化服务女职工阵地。

马头热电公司创建“一套理念、两个作用、三个载体、三个创新”企业安全文化

马头热电公司在安全文化创建中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推行“一套理念、两个作用、三个载体、三个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文化创建思路。

一、贯彻安全理念 安全入脑入心

在积极落实“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安全理念过程中,推行6条安全生产理念,即“所有意外均可避免,一切风险皆可控制”的安全管理理念;“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安全价值理念;“别人的事故就是我的教训”的安全警示理念;“遵章保证安全,细节决定成败”的安全行为理念;“安全意识在培养,安全行为靠养成”的安全教育理念;“安全就是幸福,安全就是和谐”的安全情感理念。

二、强化两个作用 提升安全意识

一是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开展安全“四网”建设。打基础,编织“安全知识学习网”。重防护,编织“安全生产防护网”。治违章,编织“安全生产反违章网”。重落实,编织“隐患排查整治网”。二是发挥家庭和亲情作用。充分发挥家企文化在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使“珍爱生命”理念深入人心。“亲情嘱托、家企共建”,牢筑安全堤。

三、用实三个载体 夯实安全行为

一是建立亲身体验安全风险的安全技能体验室。实现了通过模拟真实参与及亲身体验生产作业安全风险,安全警示教育从观看提升到了亲身体验,增强作业人员实际感受。

二是打造安全教育警示室。通过强烈的感官体验和学习,使每位员工走出安全警示室时,对待安全工作将会有崭新的认知和使命感,做到警钟长鸣。

三是聚焦班组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安全先进评比、班组风采大赛等安全活动,有效调动了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积极性与创造性。

四、推行创新,安全行动提效

一是安全生产管控平台使隐患治理、外包、安全培训等安全管理工作更加便捷、规范。对隐患问题实施“动态清零”闭环管理,有效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是全方位实战演练,全面落实“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能力。做到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公司每年度两次氨气泄露事故演练,降低风险,消除隐患。

三是视频监控系统守护安全生产。遏制“三违”现象的发生,使职工安全素养得到强化提升。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峰煤焦化公司工会“学管干”三字法提升工会干部队伍建设

峰煤焦化公司工会结合工会工作新特点、新要求,以“学、管、干”为抓手,不断提升工会干部本领,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工会干部队伍。

一是严“学”抓实“思想关”。坚持“线上+线下”学习方式,线下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集团公司党政工作会议精神。线上利用多媒体平台,例如微信公众号、DeepSeek等平台,将线上学习常态化,当成每天的必修课,鼓励大家浏览文章、观看视频,参与讨论,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二是严“管”织密“防护网”。坚持抓早抓小,加强日常工作监督力度,对工作中廉政风险点的排查,重点在经费使用、先进评优等重点工作,组成专家小组进行专项检查,杜绝违规现象的存在。组织工会干部集中上课听讲座、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引导干部队伍以案为鉴,增强纪律和规矩意识。

三是实“干”做好“娘家人”。公司工会本着“小温暖大关怀”的原则,提出“八小时外,心系职工”,“工作有界,关爱无界”的服务理念,工会干部对职工全时段的关心关爱,不仅仅局限于工作岗位,全天候关怀。工会干部坚持“十送”服务,事事工会到,时时工会在,成为职工的实实在在依靠,当好职工“娘家人”。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教培中心工会精准发力推进车间工会建设

新时代工会工作面临新要求、新挑战,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教培中心工会紧紧围绕企业发展大局,以“服务职工、服务教学”为核心,通过“抓机制、抓载体、抓融入”三大举措,精准发力推进车间工会建设,激发基层活力,凝聚职工力量,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抓机制,增强创建动力。健全工作化台账管理机制,制定两级台账以表格形式下发,以周、月为时间节点,督导工作进展;实施车间工会主席定期汇报机制,每季度进行一次,突出其主体责任,重点陈述谋划工作的思路、抓落实的措施和存在的问题等;建立小家观摩点评机制,定期采取典型示范、观摩学习的方式,通过自评、互评和集体讨论谈亮点、找差距,提问题。

二、抓载体,激发创建活力。完善了学校工会服务职工群众的相关制度,引导各级工会融入学校中心工作。教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2批次18条,完成志愿服务22次。慰问帮扶大病及生活中遇到困难的职工5人;努力构建“一个车间工会一个特色”的工会工作品牌。学校机关工会打造“服好务,好服务”品牌,组织机关9名干部职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承担起高数、历史等多门课的教学工作,极大缓解了学校缺少教师的现状。

三、抓融入,突出创建作用。结合当前形势任务主题活动,引导干部职工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敢担当、能担当、会担当。建立工会积极分子“先锋队”,积极参与到各类志愿活动中,冬送温暖夏送清凉,困难帮扶等工作样样走在前。有效增强了学校向心力。为推动学校整体工作任务目标提供保障。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