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之前两周给大家更新了各国文学史、科幻史和中国古代史的好书推荐,今天继续应评论区盒友要求开启外国史系列,第一期就来聊聊我们最能共情的罗马!B站上有很多以罗马为主题的视频,搭配《你将如闪电般归来》的悲壮配乐,再加上大量P社玩家和历史迷弹幕刷屏“精罗落泪”,导致罗马
之前两周给大家更新了各国文学史、科幻史和中国古代史的好书推荐,今天继续应评论区盒友要求开启外国史系列,第一期就来聊聊我们最能共情的罗马!B站上有很多以罗马为主题的视频,搭配《你将如闪电般归来》的悲壮配乐,再加上大量P社玩家和历史迷弹幕刷屏“精罗落泪”,导致罗马的梗文化也传播极快,这篇文章就来聊聊罗马史有该如何入坑、进阶,有哪些值得一读的罗马史神作(部分拜占庭帝国史的好书也一并在本文推荐)!
提起罗马史相关的著作,德国著名历史学家、法学家特奥多尔·蒙森的《罗马史》,经常被列入人生百大必读书单中,一共是五卷,从罗马王政时期写到凯撒为止,这套书细节非常丰富、学术性很强,作为入门读物会读起来比较累,但是论地位确实极其崇高,蒙森凭借《罗马史》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世界上迄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历史学家(本文前面推荐的书可能比较难啃,后面推荐的书会更通俗一些)。
《罗马帝国衰亡史》作者为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为18世纪启蒙史学的巅峰之作,用极其宏大的叙事,结合哲学理性批判,写下了罗马帝国千年的兴衰历程,自问世以来就受到无数名家的极力推崇,包括哲学泰斗休谟、“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全球史奠基人麦克尼尔等等,就连之前科幻史系列介绍阿西莫夫的《银河帝国》,其实也是《罗马帝国衰亡史》的翻版,不过对于入门读者来说,这套书也比较难啃,很多观点和论据已经过时,属于进阶读物。
《SPQR》是剑桥大学古典学教授玛丽·比尔德的代表作,中文翻译过来就是《罗马元老院与人民》,这本书没有按照传统编年史叙事,而是直接从西塞罗开始讲起,《SPQR》耗费了比尔德接近50年时间才完成,融合了铭文学、钱币学、考古学等最新成果,摒弃专业术语,用平实语言纪录马史。
《1453:君士坦丁堡之战》是英国历史学家罗杰·克劳利的经典著作,用史诗笔触全景式还原1453年这场终结拜占庭千年文明、重塑欧亚格局的终极决战,可读性比前面几本书要高,偏向历史小说性质,《1453》和《海洋帝国》、《财富之城》是一套书,均由陆大鹏翻译。
A.A.瓦西列夫的《拜占庭帝国史》则是东罗马的经典之作,瓦西列夫是全球公认的最杰出的拜占庭学家,他的历史启蒙正是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而《拜占庭帝国史》这套书是出版次数最多、阅读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的拜占庭历史著作,按照时间顺序记述各个王朝的统治者,重大历史事件,以及拜占庭的经济、军事、文学和艺术,不过这套书的问题也很明显,翻译仍然不尽人意,如果对拜占庭历史不熟悉,读起来也会很累。
《罗马史研究入门》由刘津瑜教授所著,是国内第一部系统梳理罗马史研究的学术指南,上面介绍的五本书难啃指数都很高,这本书因为作者是国内学者,所以可读性很强,学术性也不错,算是罗马史的通史,介绍王政、共和和帝国时代三个时期,还有分专题介绍关于罗马不同领域的学术问题,给历史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看也相当不错。
07《高卢战记》《高卢战记》由凯撒所著,记录了他征服高卢的战争经过,这套书也是研究罗马共和国末期的第一手史料,现存最古老抄本为9世纪的“阿姆斯特丹抄本”,保留凯撒原始风格。凯撒另外还有一本《内战记》的书,可以搭配阅读。
08 《罗马史》英国古典学家迈克尔·格兰特的《罗马史》也是大部头,全书共9章,从伊特鲁里亚文明的奠基到西罗马帝国灭亡,大家传统上读的很多历史书其实都是以军事史主导,这套书有大量的经济史、艺术史和宗J研究,相当不错。
09 《古代罗马史》《古代罗马史》为苏L历史学家谢尔盖·伊万诺维奇·科瓦略夫的的代表作,很早就被引进到国内,科瓦略夫开篇就质疑早期罗马历史的可靠性,认为很多史料源于口传、神话和后世“推源论”的捏造,整本书以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为轴,重新诠释罗马的扩张史。
《希腊罗马名人传》同样也是经典之作,由罗马帝国早期希腊传记作家和伦理学家普鲁塔克所著,与希罗多德的《历史》齐名,全书共50篇传记,其中46篇为对比传记,将一位希腊名人与一位罗马名人对比,比如如亚历山大与恺撒,这种写法也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家莎士比亚和艾默生等人,而且普鲁塔克这套书本身的史学价值也足够高,成书到今天也接近2000年的历史。
这套书由日本著名畅销书作者盐野七生所著,可能也是国内知名度最高的一套罗马史,可读性很高,但是这套书仍然是通俗性质的书,里面很多“历史”其实是作者的脑补,如果你从来没读过罗马史,这套书起码是能让你看得进去的罗马史,如果你玩过不少罗马题材的游戏,对罗马已经有不少了解,这套书就没有那么推荐了。
《罗马的命运:气候、疾病帝国的终结》是美国历史学家凯尔·哈珀的跨学科研究力作,用环境史视角重新诠释罗马帝国的兴衰,哈珀认为罗马帝国的崩溃不仅是政治、军事或经济问题,更是自然力量与人类文明碰撞的结果,比如罗马与汉朝、贵霜这些帝国都在“气候最优期”崛起,又在环境恶化中衰落。
《庞贝:一座罗马城市的生与死》也是玛丽·比尔德的代表作,曾获得历史图书界最高奖沃尔夫森历史奖,比尔德发现庞贝并非如大众想象般“完美保存于火山灰中”,早在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爆发前,城市已因地震(62年)处于重建状态,考古证据显示其街道、建筑存在长期修缮痕迹,火山灰覆盖的末日庞贝只是漫长历史中的一个片段。
这本凯撒的传记由牛津大学古罗马史学者阿德里安·戈兹沃西所著,书中结合考古证据、铭文和古典文献,包括西塞罗的书信、普鲁塔克《名人传》这些经典史料,为现代读者复刻一个既是军事天才,又是文学家(《高卢战记》作者)、修辞学家(演讲魅力)和情场浪子的形象,戈兹沃西还有一本《奥古斯都》的传记也可以搭配阅读。
这本书前几年我在玩起源、奥德赛和英灵殿的时候推荐过多次,由英国当代历史学者查尔斯·弗里曼所著,站在地中海古代文明史的视角,来写埃及、希腊和罗马的历史,非常厚的大部头,这本书可以作为入门科普读物。
这本书同样视角非常新颖,主要是研究东罗马帝国对西欧、阿拉伯世界和斯拉夫地区文化的影响,拜占庭学者系统整理誊抄古希腊罗马典籍,建立君士坦丁堡文献中心,保存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80%的古典文献,到了14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拜占庭学者携带《几何原本》《荷马史诗》等抄本流亡意大利,直接激发但丁、彼特拉克等人文主义者的思想觉醒,对阿拉伯世界则是翻译运动,阿拔斯王朝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系统翻译拜占庭医学、数学(欧几里得)与哲学(新柏拉图主义)著作。
《罗马帝国的陨落》是英国历史学家彼得·希瑟的代表作,为罗马史诗三部曲开篇,彼得·希瑟认为罗马衰亡不是传统的内因决定论,而是匈人西迁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面对持续入侵,罗马被迫扩大军队规模,导致赋税激增,这种恶性循环本质是“帝国扩张极限的必然回归”,希瑟打破野蛮-文明的二元对立,蛮族在长期接触中学习罗马制度,最终以罗马人的方式终结了罗马。
这本书是罗马史、教会史学者彼得·布朗的经典著作,直接突破了传统政治史框架,用财富视角重构西罗马帝国衰亡与基督教会崛起之间的复杂关系,将Shui收制度、货币流通与神学争议结合起来,读起来非常新鲜。
这本书也是商务印书馆汉译经典系列出版,以独特的“秘史”视角记录了从恺撒到图密善的12位罗马帝王生平,也是西方传记史学的开山之作,作者苏维托尼乌斯本身曾担任哈德良秘书,利用职务便利调阅皇家档案、元老院记录等官方文献。
《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是学者M.罗斯托夫采夫的代表作,主攻社会经济史方向,罗斯托夫采夫认为罗马帝国的强盛建立在城市资产者的经济活力上,而罗马的衰亡也同样建立在社会经济的崩溃之上,由于决策失误,罗马为了维持军费开支,只能杀鸡取卵压榨,导致城市工商业凋敝,土地兼并加剧使自耕农沦为隶农,农业生产效率下降,最终导致罗马的社会经济崩溃。
塔西佗的这部《编年史》,记述从公元14年奥古斯都去世,至公元68年尼禄去世这半个世纪期间的罗马历史,塔西佗生于尼禄时代人脉极广,本身也是古罗马最伟大的历史学家,《编年史》也是古罗马历史的必读之作之一。
李维的罗马史书名其实叫《建城以来史》,李维在国内比较出名,其实是因为马基雅维利有本《论李维》的著作,《论李维》是马基雅维利对李维《罗马史》前10卷的评注,同样也推荐一读。
这本书也是甲骨文出品,由美国历史学家詹姆斯·罗姆所著,书中主要写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加在尼禄宫中扮演的复杂角色,塞内加既是斯多葛派哲学的代表人物,宣扬道德自省与超然生死,又是尼禄的导师和重臣,深度参与宫廷权谋,很有意思。
这本书主要讲述从戴克里先的“四帝共治”、到君士坦丁大帝定都君士坦丁堡,再到公元800年圣诞节查理曼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的历史时期,为英国历史学家约翰·朱利叶斯·诺里奇拜占庭三部曲的第一部。
这本书相当于古罗马的一日游记,有点像刺客信条系列探索之旅的类型,纪录片性质,可以体验作为罗马人的生活。
由于时间关系本文暂时只介绍25本书,罗马史相关的书籍算是外国各国历史比较丰富的,欢迎大家补充!
来源:游戏AI君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