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在国际护士节、国际家庭日等节日到来之际,自治区卫生健康委遴选了一批一线优秀医务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在“健康八桂”微信公众号进行展播。他们是跋涉乡间村寨送医送药的使者,是与死神赛跑的疾行者,是医学技术
为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在国际护士节、国际家庭日等节日到来之际,自治区卫生健康委遴选了一批一线优秀医务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在“健康八桂”微信公众号进行展播。他们是跋涉乡间村寨送医送药的使者,是与死神赛跑的疾行者,是医学技术革新的破壁者……口罩遮不住眼角的温柔,白衣浸润着守护的热忱,他们用温暖的微光守护着生命健康,他们是白衣天使群体的缩影,更是广西卫生健康系统良好精神风貌的展现,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新时代的最美医务工作者,学习先进典型,感受生命守护者的温度与力量。本期介绍《“影像侦察兵”丁可:“影像”深远践初心,“医心”领航担使命》。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丁可教授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丁可,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广西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南加州大学访问学者。他是患者眼中负责任、有温度的“影像侦察兵”,是同事眼中技精业勤、敢为人先的学术带头人。从着力破解民生医疗痛点,到倾心投入医学影像教育事业;从引领放射科整体科研创新,到搭建区域影像质控与远程诊断网络,丁可始终奔跑在医学影像发展的前沿赛道,用“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医者初心,和对医学事业的情怀,在建设健康中国的征程上书写着南宁影像人的担当。由于各方面表现突出,丁可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好医生”“广西先进工作者”,并于2025年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他带领放射科建设成为首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放射科专业基地、广西临床重点专科、自治区级“劳模创新工作室”、广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点专业基地、广西医科大学影像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基地、南宁市重点学科、南宁市放射影像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实现了学科的跨越式发展,成为广西市级医院放射科的标杆。
做人民满意的“影像侦察兵”
以初心书写民生答卷
从事医学影像工作24年,丁可始终将“精准诊断”作为职业准绳,在黑白胶片的方寸天地锻造“火眼金睛”,成为患者信赖、同事认可的医学影像领域佼佼者。
“读片不只用眼睛,更要用心、有耐心,我们放射科医生是疾病诊疗的前哨,要发挥好‘影像侦察兵’的作用。”丁可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为患者捕捉病情的隐匿线索。曾有一位在外地被诊断为“肾细胞癌”的患者,慕名前来请丁可会诊,他科学分析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和MRI(磁共振成像)检查所见,认为炎性病变可能性更大,后经实验性治疗和病情追踪,病变逐渐消失,验证了炎性病变的诊断,避免了手术治疗对患者造成的伤害。
作为医院放射科主任、党支部书记,丁可始终以“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初心为社会和百姓创造价值。多年来,他从“效率控制、技术下沉、标准引领”三个层面,精准破解了民生痛点。面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排队久,出报告慢”问题,丁可带领科室实施“三班制+周末无缝隙”服务模式改革,将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RI(磁共振成像)检查预约时间由5天压缩至2天内,常规检查半日报告达成率100%,为患者平均候诊时间缩短1—2天。同时,科室牵头成立南宁区域医学影像远程诊断中心,覆盖40家基层医疗机构,2024年完成远程会诊3.5万例,让“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服务模式惠及广西各地市,多次获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专家领导调研指导。
在“提高肿瘤治疗前临床TNM分期评估率”连续四年被列为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的背景下,丁可主任带领团队开展系统性攻关。他主编的《肿瘤TNM分期及影像诊断》专著将影像学分析诊断与肿瘤TNM分期进行有机结合,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2024年,该专著入选“国家卫生健康技术重点推广项目”,为推动国内精准化、标准化肿瘤诊疗贡献“二院影像力量”。
做德才兼备的“优秀掌舵手”
以优培优筑影像未来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丁可看来,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基地主任,应该在医德、技术、实力上极尽优秀。在放射科的阅片室里,常能捕捉到这样令人动人的一幕:丁可饱含热情地为专业基地学员授课,从基础知识、疑难病例分析,到经验分享,他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不知疲倦。
作为放射科专业基地主任,他在工作中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阅片制度、疑难及重点病例随访追踪制度,每周亲自主持“集体互动式读片”,并将积累的影像学资料按照各系统不同病种,制作成多媒体向大家讲述,有力促进了临床诊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同时,他还定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交流会,鼓励科室人员将放射学的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术用于医疗实践,学科团队的临床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为激励专业基地学员始终向优秀看齐,丁可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着“为人师表”。在他的办公室里,总是堆满了各种医学书籍和资料,见证着他不断学习提升的辛勤历程。在先后荣获了“中国好医生”、广西先进工作者、广西五一劳动奖章等国家区市级荣誉后,丁可依旧俯身耕耘一线,在日常教学中耐心地解答学生的疑惑。他用自己的职业道德、医学理念、精湛医术不断地鼓舞着身边的每一位住培学员,把知识和本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员,让住院医师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走得更长更稳。
五载春秋,辛勤耕耘。丁可精心培育出放射影像专业硕士研究生35人、住培学员47人、本科生565人,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优秀高层次医学人才。在他的带领下,放射学科成绩斐然,2021年成为广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点专业基地,2024年在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住培督导专家的督导检查中,评估成绩排在全区20个放射科专业基地的第一名,而丁可本人也多次荣获国家和自治区级“优秀专业基地主任”称号,带领科室在2024年成功举办了全区放射科专业住培师资培训班,成为学员们的良师益友,为广西放射医学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当科研攻坚的“无畏领路人”
助力学科跨越式进阶
作为自治区级“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丁可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为了引领学科发展,他不断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前往美国南加州大学学习交流1年,不但开阔了国际视野,更将本专业国际发展动态和研究热点运用于工作中,为引领医院的医疗技术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丁可主持包括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全国职工创新补助资金项目在内的8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在慢性肝病的基础和影像学研究方面处于全国先进水平,不但实现了医院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零的突破,并率先实现了广西市级医院放射科在国家级科研课题及SCI论文方面零的突破。五年来发表包括SCI论文在内的学术论文20多篇(其中2篇荣获南宁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主编专著3部,获得国家专利11项,荣获广西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一等奖等奖项。
建精准影像的“先锋生力军”
推动广西放射医学发展
对于一个医院的放射科而言,精准诊断、设备稳定、服务优质,是维持良好运营的关键所在。丁可凭借自身影响力,牵头成立了南宁市放射影像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及南宁市医学会放射学分会。
他与质控中心成员们制定精细的操作诊断规范与设备保养校准计划,组织丰富多样的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助力医生紧跟行业前沿、提升素养,从而为百姓提供更优质专业的医疗服务。同时,南宁市放射影像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大力推动区域内影像检查结果互认,极大方便患者跨院就诊,减少重复检查,节省时间与费用,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2024年丁可与质控中心的专家,开展了2次全市二级甲等及以上医疗机构影像检查结果互认工作并取得积极成效;并每年举办广西放射诊断质控会议及新技术学习班,5年累计开展学术讲座30次,2万多人次接受培训。在丁可的带领下,质控中心连续两年荣获广西地市级放射诊断先进质控中心。
作为广西等级医院评审专家,丁可5年来16次受邀到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治区人民医院等28家医院进行等级医院指导及评审工作。此外,丁可高度重视分级诊疗和医联体工作,到广西各层级医院开展技术指导31次,帮助相关医院的放射科有效提升了技术水平和临床服务能力。
在丁可主任的引领下,学科品牌建设成效显著,科室相继获评为首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放射科专业基地、广西临床重点专科、自治区级“劳模创新工作室”、广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点专业基地、广西医科大学影像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基地、南宁市重点学科、南宁市放射影像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实现了学科的跨越式发展。
在与“影”相随的漫长时光里,丁可始终坚持精以业医、仁以爱患,以攀登的姿态充实人生,成为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榜样。今后,丁可也将带着“全国先进工作者”的这份荣誉前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征程上砥砺前行。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