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庭审现场“变身”普法课堂,这里上演法治与成长的“沉浸式对话”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6 22:30 2

摘要:为筑牢青少年法治防护网,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5月15日,松北区人民检察院联合区人民法院、辖区多所中小学、中职类院校,创新打造“检法校三方联动+双场景普法”模式,组织新区花园小学、哈尔滨医护卫生学校、哈尔滨石油学院等多所学校千余名师生开展“庭审观摩+靶向教育”

“现在开庭,传被告人到庭!”

伴随着清脆的法槌声,

一场特别的刑事案件庭审正式拉开帷幕。

为筑牢青少年法治防护网,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5月15日,松北区人民检察院联合区人民法院、辖区多所中小学、中职类院校,创新打造“检法校三方联动+双场景普法”模式,组织新区花园小学、哈尔滨医护卫生学校、哈尔滨石油学院等多所学校千余名师生开展“庭审观摩+靶向教育”沉浸式法治教育活动,以“现场旁听+云端直播”双线并行的形式,聚焦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通过真实案例剖析与深度互动,为青少年带来了一堂入脑入心的法治课。

三方协同发力,法治教育走深走实

法庭上,检察官路雪围绕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逐一举证,对其犯罪构成进行了严密的逻辑论证,就法律适用以及量刑等充分发表了意见,被告人因贪图蝇头小利,明知钱款为犯罪所得,仍使用个人银行卡协助转移诈骗资金9万余元,虽赔偿被害人大部分损失,但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缓期一年。不同于传统普法讲座,真实的庭审现场成为最鲜活的教材。庄严的审判流程、严谨的法律适用、清晰的定罪量刑,让同学们亲眼见证“违法必究”的法治原则。

庭审现场

检察靶向教育,揭秘犯罪“隐形陷阱”

发表公诉意见阶段,检察官王伟平开展庭审教育,引导青少年以案为鉴、明辨是非,树立“不越底线、不随波逐流、不心存侥幸”的法治观念。庭审结束后,为了发挥“庭审进校园”活动的最大法律效果,结合案件开启“靶向式”法治课堂。依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检察官深入解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构成要件,特别强调“即使未直接参与诈骗,帮助转移赃款同样违法”。针对青少年易被“兼职刷单”“代充返利”等话术吸引的特点,检察官重点揭露“两卡”(银行卡、电话卡)犯罪套路,用鲜活案例揭示“轻松获利”背后的法律风险,提醒同学们守护好个人信息安全,警惕不法分子的“甜蜜陷阱”。

互动反馈提质,定制法治教育新路径

“今天是我第一次看到真实的庭审,很震撼也很受触动。”在检察官的鼓励下,同学们踊跃分享学习感悟。有学生感慨:“以前以为不偷不抢就没事,现在才知道随意出借银行卡也可能违法,法律风险原来就在身边!”还有同学表示,此次活动让自己对法律红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今后一定会主动学习法律知识,做守法好少年。活动现场,检察官还鼓励同学们在回到家以后化身“法治宣传员”,向父母、亲友讲解自己学到的法律知识。

法治教育不能止于说教,更要让青少年亲眼见、亲耳听、亲身感。此次“检法校”三方联动的沉浸式法治教育活动,是松北区深化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创新实践。通过整合司法与教育资源,以真实案例为教材、以互动体验为抓手,有效提升了青少年法治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下一步,松北区人民检察院将继续携手多方力量,探索更多元化的普法形式,将法治教育从“灌输”变为“感知”,让学生从“知法”深化为“信法”“畏法”,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法治蓝天。

松北检察

来源:松北检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