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端午节前夕,千阳县城关镇西关村村委会门口飘起阵阵油香,村组干部带领村民支起油锅、揉面擀皮,现场制作金黄酥脆的传统油糕。这一充满烟火气的场景,不仅是传承民俗文化的生动实践,更成为村集体经济增收的"新引擎"。
端午节前夕,千阳县城关镇西关村村委会门口飘起阵阵油香,村组干部带领村民支起油锅、揉面擀皮,现场制作金黄酥脆的传统油糕。这一充满烟火气的场景,不仅是传承民俗文化的生动实践,更成为村集体经济增收的"新引擎"。
民俗+经济:传统美食变身致富"金钥匙"
西关村依托端午节传统习俗,将本地特色油糕制作与集体经济增收相结合,推出"端午油糕节"活动。村党支部牵头成立油糕制作专班,精选优质原料,统一制作标准,推出红糖油糕、粽子等不同小吃,并通过"线下体验+线上预订"模式扩大销路。活动期间,游客既可现场品尝现炸油糕,还能参与制作体验,并通过微信宣传、直播销往周边市县。预计端午节前后将销售油糕、粽子8万余个,带动集体经济增收14万元。
党建引领:干部带头激发产业活力
村党支部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党员干部全程参与油糕生产、包装和销售环节。通过划分"党员责任岗",建立"质量监督小组",确保食品安全与品牌口碑。同时,整合村内闲置劳动力,吸纳西关村24名村民参与务工,实现"家门口就业"。村民王大姐笑着说:"以前过节自家炸油糕,现在村里带着我们一起干,既热闹又挣钱!"
长效发展:小油糕撬动乡村大产业
西关村以端午油糕为切入点,打造西关"一亩田"产业链:强化西关“一亩田"品牌,开发真空包装产品;打破现有的区域界限,西关村“一亩田”整合周边城郊村现有资源,开展吊瓜、香瓜、精品小杂粮、土蜂蜜等绿色农产品销售,为兄弟村拓宽销售渠道、开展品牌宣传,形成"美食体验+文化传承+直播销售"的融合发展模式,多渠道提升了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和综合实力。村党支部书记马天禄表示:"我们要让传统节日成为集体经济的'增收密码',用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目前,千阳县城关镇西关村油糕持续火热销售。这场飘着油香的"端午经济",不仅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机,更让村民尝到了产业发展的甜头。(刘家秀)
来源:荣耀陕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