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女士结婚3 年,丈夫陈先生多次酒后对其实施暴力,甚至用皮带抽打致背部大面积淤青。2023 年 8 月,王女士在邻居帮助下报警,并保留了这些证据:
一、真实案例:她用6 个关键证据,成功挣脱家暴婚姻
王女士结婚3 年,丈夫陈先生多次酒后对其实施暴力,甚至用皮带抽打致背部大面积淤青。2023 年 8 月,王女士在邻居帮助下报警,并保留了这些证据:
①报警记录:派出所《出警记录》明确“男方殴打女方,致其软组织挫伤”;
②医疗证据:医院诊断证明、带时间戳的伤情照片及医疗费票据;
③监控视频:家中摄像头记录的施暴全过程(清晰显示施暴者面部和动作);
④证人证言:邻居李女士书面证明“多次听到王女士呼救声”。
凭借这些证据,法院认定陈先生构成家庭暴力,判决离婚并支持王女士的损害赔偿请求。
二、家暴起诉离婚全流程:7 个关键步骤
1.确保安全:先申请「人身保护令」
遭遇家暴第一时间拨打110,要求警察到场记录伤情,并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最快 24 小时生效,可禁止施暴者靠近)。
2.起草离婚起诉状:明确诉求与事实
起诉状需写明:
①原被告信息:姓名、身份证号、住址等;
②诉讼请求:离婚、子女抚养、财产分割、损害赔偿(例:“判令被告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5 万元”);
③事实理由:详细描述家暴时间、情节(如“2023 年 8 月 15 日晚,被告用皮带殴打原告致背部淤青”)。
3.收集 5 类关键证据:用细节证明暴力存在
(1)报警与处罚记录
报警后保存110 回执单,要求派出所出具《家庭暴力告诫书》,这是证明家暴最直接的官方证据。
(2)医疗诊断与伤情记录
就医时明确告知医生“因家庭暴力受伤”,保留诊断证明、病历、CT 报告及医疗费发票。伤情照片需标注拍摄时间(如 “2023 年 8 月 16 日上午 10 点,左手臂挫伤”)。
(3)视听资料:视频、录音还原现场
用手机或家用监控拍摄施暴过程(注意:不得非法窃听或侵犯隐私),视频中需清晰显示施暴者面部和动作。录音可保留施暴者威胁或承认错误的内容(如“再敢告状就打死你”)。
(4)书面承诺:施暴者的悔过证据
保存施暴者手写的保证书、悔过书,内容需包含“家暴”“道歉” 等关键词(例:“我因昨晚殴打张芳,保证以后不再动手”)。微信聊天记录中若有“我错了,下次不会打你”等表述,也可截图保存。
(5)第三方求助记录
向妇联(热线12338)、居委会求助时,保留调解记录、通话录音或聊天截图。邻居、亲友的证言也很重要,可请他们书写书面证明并签字按手印。
4.向法院立案:找准地点,带齐材料
去哪儿立案:被告户口所在地法院(若被告离家超过1 年,可在自己所在地起诉);
带什么材料:起诉状2 份、证据复印件 2 份、身份证、结婚证、孩子出生证原件及复印件。
5.应对调解与开庭:冷静应对,重点举证
调解阶段:若施暴方同意离婚,可在法院主持下达成协议,明确财产分割、抚养权等;若拒绝调解,坚持要求开庭(家暴案件一般不建议强行调解)。
开庭要点:亲自出庭(特殊情况可委托律师),展示证据原件(如伤情照片投影播放),申请证人(如出警民警、邻居)出庭作证。
6.主张离婚损害赔偿:物质与精神赔偿均可提
物质赔偿: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等实际损失(需提供票据,如医疗费5000 元、误工费 3000 元);
精神赔偿:法院根据情节酌定,一般5000-5 万元(若造成残疾,可达 10 万元以上)。
7.判决与执行:拿到赔偿,彻底解脱
法院通常在3-6 个月内判决,若对方拒付赔偿或抚养费,可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冻结其工资卡、查封房产等。
三、家暴维权常见误区+ 正确做法
误区1:“家暴是家务事,警察不会管”
真相:法律规定警察必须出警制止暴力并制作笔录,若未处理可向上级投诉。
误区2:“没流血就不算家暴”
真相:家暴包括精神暴力(如辱骂、威胁)和经济控制(如限制花钱),频繁语言侮辱也可作为证据(保留聊天记录或录音)。
误区3:“为了孩子,离婚要慎重”
真相:孩子目睹家暴的心理创伤风险更高,法院判决抚养权时,会优先排除家暴方。
四、紧急情况自救:3 个关键动作
第一时间报警并录音:拨打110 时打开手机录音,记录接警时间和警察承诺,要求开具《受案回执》。
立即验伤并保留记录:去有司法鉴定资质的医院,要求医生在病历中注明“外力所致损伤”。
连夜搬离并保护证据:收拾重要证件暂居安全处,更换门锁,关闭家中监控(防止施暴者删除证据)。
律师建议:你的勇气,是孩子的光
家暴不是“家丑”,而是违法犯罪。法律从不要求受害者“完美举证”,一次报警、一张伤情照片、一句悔过承诺,都能成为维权的关键。如果正在经历痛苦,请立刻拨打 12338 或联系律师 —— 你值得安全的生活,孩子值得健康的成长环境。
来源:律视微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