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年头,谁身边还没几个主理人了?搞音乐的,叫厂牌主理人,美发的Tony,叫沙龙主理人,就连门口卖油条的大爷,也可自称中华料理主理人。
这年头,谁身边还没几个主理人了?搞音乐的,叫厂牌主理人,美发的Tony,叫沙龙主理人,就连门口卖油条的大爷,也可自称中华料理主理人。
(一)
当代都市生存指南第一条:遇见自称「主理人」的,先别急着跪,记得先问问他主理的到底是啥——是主理咖啡拉花时奶泡的黄金比例,还是主理公司破产前最后一波裁员?
以前叫「老板」,现在叫「主理人」;以前叫「摊煎饼的」,现在叫「碳水循环赛道主理人」;以前倒闭了叫「跑路」,现在叫「战略性暂停主理业务」。您瞅瞅,这词儿多体面,体面到连欠供应商的尾款都显得清新脱俗。
(二)
主理人的诞生,本质上是一场大型社会语言学实验。当「打工人」还在为五险一金折腰时,「主理人」们早已参透玄机:只要定语足够长,谁还不是个CEO?
比如那位在胡同口支棱起「后现代解构主义煎饼研究所」的Tony老师,名片上印着「非遗面糊传承人·轻食赛道颠覆者·酱料哲学主理人」,虽然每日客流量稳定维持在「自己+隔壁王大爷家的狗」,但人家朋友圈永远定位在「XX市城市更新共创峰会」。
(三)
主理人三大核心技能:
1. 把「租不起店面」翻译成「pop-up快闪概念」
2. 把「买一送一」包装成「用户生命周期价值深度运营」
3. 把「快倒闭了」升华成「聚焦核心业务,探索第二增长曲线」
不信去金融岛转悠,咖啡厅主理人可能是前P2P暴雷高手,买手店主理人大概率对「库存周转率」的理解仅限于删除淘宝差评,至于那些号称「元宇宙主理人」的……建议直接拨打反诈中心电话。
(四)
最黑色幽默的是,当主理人终于把项目主理黄了之后,总能在下一份简历里妙笔生花:「成功主导过从0到1的品牌孵化」(指三个月倒闭的奶茶店),「具备丰富的跨界资源整合经验」(指在行业群里抢过三次红包)。
所以啊朋友们,下次再听到有人云淡风轻地说「我是做主理人的」,请自动脑补以下场景:一位左手端着星巴克电脑包浆的MacBook,右手划拉着「如何用ChatGPT写BP」的百度搜索记录,灵魂深处反复播放《大悲咒》以防甲方爸爸再次失联的——
新时代赛博庙祝。
啥叫主理人?不过是给「没编」「没预算」「没退路」的三无人生,套了件高定西装。毕竟这年头,连街边烤冷面的大妈都知道要自称「东北饮食文化主理人」了。
您问怎么成为合格主理人?
答:先学会用鼻孔看人,再背熟「赋能」「颗粒度」「底层逻辑」三件套,最后切记——
装逼如风,常伴汝身。
来源:海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