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唐朝时,汴州的西边有个板桥店,店里有个叫三娘子的老板娘。没人知道她从哪里来。 老板娘三十多岁,守寡独居,没有儿女亲戚,靠着几间房子经营饭馆生意。虽然做着普通买卖,家里却非常富裕,养了许多驴。遇到往来公务或私人的车马有困难时,她总低价卖驴帮人解难。 大家都说她仁
唐朝时,汴州的西边有个板桥店,店里有个叫三娘子的老板娘。没人知道她从哪里来。 老板娘三十多岁,守寡独居,没有儿女亲戚,靠着几间房子经营饭馆生意。虽然做着普通买卖,家里却非常富裕,养了许多驴。遇到往来公务或私人的车马有困难时,她总低价卖驴帮人解难。 大家都说她仁义,所以南来北往的旅客都爱住她店里。 元和年间,许州商人赵季和要去东都洛阳,路过此地,住在板桥店里。 先到的六七个客人已占了好的床铺位置。 赵季和来得晚,只能睡在最里面的铺位。那个位置与老板娘的房间仅有一墙之隔。 三娘子待客热情,深夜了还备酒与客人畅饮。 赵季和向来不喝酒,但也陪着说笑。 喝到了二更时分,醉醺醺的客人们各自睡下。 三娘子回屋关门熄灯后,众人酣睡,唯独赵季和辗转难眠。 忽然,赵季和听见隔壁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像是有人摆弄东西的声音。 他偷偷从墙缝里往隔壁窥视,只见三娘子掀开器皿,点亮灯烛,从箱子里取出一套犁具、一个六七寸高的木牛和木偶人。 她把它们放在灶前,含口水一喷,木偶就牵着木牛套犁,在床前空地上来回耕地。 接着,她又取出荞麦种子让木偶播种,转眼间麦子就成熟了。收割脱粒后约有七八升,再用小磨磨成面粉,最后把木偶工具收回箱中。她用这面粉做了几个烧饼。 天刚亮,客人们准备出发。三娘子早起掌灯,把新做的烧饼端上餐桌。赵季和心生警惕,借口有事提前离开,躲在门外偷看。只见吃烧饼的客人突然倒地学驴叫,瞬间都变成了驴。 三娘子把驴赶进后院,吞没了客人的全部财物。 赵季和非常害怕,没敢声张就悄悄离开了。 一个多月后,赵季和从洛阳返回,特意做了几个荞麦烧饼再来投宿。当晚没有其他客人,三娘子招待格外殷勤。 夜深时,他假装说:“明早要赶路,随便准备些早点就行。” 等三娘子回了屋,他像上次一样偷看到了全套法术。 天亮后,趁三娘子摆放食物时,赵季和偷偷调换了一个烧饼。 临行前,他声称要吃自带的烧饼,还劝三娘子尝他带来的饼。三娘子刚咬一口就倒地变驴,是头健壮的好驴。 赵季和骑着它云游四方,日行百里,但始终没能学会那些木偶的法术。 四年后,他经过华山时,路边突然出现一个老人。老人对着他的驴拍手大笑道:“板桥三娘子怎么落得这般模样?” 老人又对赵季和说:“她虽有过错,也被你惩罚够了。” 说完,老人双手掰开驴嘴。 三娘子从驴皮里跳了出来,恢复了人形,地上只剩一张完整驴皮。 三娘子拜谢老人后消失在山野中。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来源:仙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