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尽管中法双方在这次会谈中都展现出了高度的外交礼仪与务实的对话意愿,但直到16日中方高层结束访问离开巴黎的最后一刻,中法高层围绕是否取消白兰地关税这一问题,依然没有谈妥。
5月15日,中法在巴黎展开了第十次中法高级别经济财金对话。
作为东道主的马克龙,原以为到了他们的地盘儿,主动权就会掌握在他们手中。
然而,他们却怎么也没想到,中国这么硬气。
这场高层之间的对话,让中法两国的人民也格外关注。
尽管中法双方在这次会谈中都展现出了高度的外交礼仪与务实的对话意愿,但直到16日中方高层结束访问离开巴黎的最后一刻,中法高层围绕是否取消白兰地关税这一问题,依然没有谈妥。
既然问题没有谈妥,中方也就并没有在协议上签字。
法国方面也证实了这一点,称目前尚未与中国就取消白兰地关税一事达成协议。
为什么会陷入这样的僵局呢?
其实,这是法国自己惹的祸。
这就不得不提到,2024年1月,欧盟突然宣布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
随后,应国内产业界申请,中方对原产于欧盟的白兰地发起了反倾销调查。
经过近半年的调查后,虽初步裁定存在倾销行为。但直到去年10月份,中方才正式宣布对欧盟进口的白兰地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
即便这样,我们仍旧留了余地,只是要求相关企业缴纳保证金,并没有直接加征反倾销税。
众所周知,法国是白兰地大户,从欧盟出口到中国的白兰地中,约有95%均产自于法国。
而中国市场对于法国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看赚不了中国的钱,马克龙政府这下可慌了神。
先是派出法国外贸部长级代表普里马访华磋商,态度强势地要求中方立即撤回相关措施,但中方并没有过多理会。
吃了个“闭门羹”后,马克龙政府的态度才开始出现转变,今年3月又派出外长巴罗访华,试图缓解中法紧张的贸易局势。最终中方宣布再次延长调查期限至7月5日。
从去年1月份到今年7月,中方已经给了欧盟一年半的时间来回应国内产业的合理诉求。
然而,不仅欧盟未能给出令中方信服的解决方案,就连作为欧盟内白兰地出口的绝对主力的法国,都无视中方合理关切。
在欧盟对中国的电动车加税一事上,法国一直保持着支持态度,甚至还变本加厉地推动欧盟对华电动车的反补贴调查,试图打压中国新兴产业的发展。
如今竟还好意思厚着脸皮,要求中国在关税问题上给予他们豁免与便利,未免也太 “双标”了吧?
法国如此“两面派”的做法,既无法遏制中国的发展势头,也避免不了中国的对等反制。到头来,自食恶果的只会是他们自己。
实际上,自启动调查以来,中方严格依照《反倾销条例》的程序推进调查程序,还数次延期结案期限,已经是十分仁慈了。
况且,中方对法国白兰地采取反倾销调查措施,不仅是对其不对称政策的直接回应,更是捍卫自身产业安全与公平竞争环境的正当举措。
这次中法财经对话上,法国再次提及了白兰地酒输华一事,不过中方依旧没有松口。
但法国自然不会就此放弃,法国财长隆巴尔郑重对华做出承诺,将高度重视对华关系。
他还表示,“现在没有最终方案,但谈判大门仍敞开。”
从一开始的强势要求中国到现今的谈判大门敞开,法国的态度为何会有如此大的转变?
这是因为法国在“电动车关税”上的自作自受,如今已经引起了国内的连锁反应。
要知道,中国市场长期占据法国白兰地的全球总出口额的近四分之一,高峰时期年进口额曾一度高达14亿欧元。
而整个白兰地产业又关涉到法国4400多个农场,支撑着超过8万人的就业链条。
产业链危机,再加上国内行业的苦不堪言,他们只能“被迫”改变态度。
目前,距离中国商务部最终裁定仅剩不到50天时间,如果马克龙不能采取行动促使欧盟调整对华的电动车政策,那么中国对白兰地实施正式反倾销关税几乎已成定局。
在这种情况下,马克龙现在也是骑虎难下,如果不及时推动欧盟纠错,就要承受本国产业的崩盘风险,白兰地市场到底要不要,现在都看法国的自我选择。
[1]《何立峰与隆巴尔共同主持第十次中法高级别经济财经对话》2025-05-16 08:26 央视新闻
[2]《中方没有签字,法国尚未与中国就取消白兰地关税达成协议》2025-05-16 17:07·顾正龙
[3]《中美谈妥后,法国也想达成协议,中方没有松口,马克龙还剩50天》2025-05-16 12:32·刘览勋鉴
来源:晓婷医生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