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0日上午,山东省职教高考开考当日,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2022级学生姜昭鹏和同学搭乘网约车前往考点,上车1分钟左右,同行同学便因突发心梗休克倒在姜昭鹏身上,并伴随癫痫、心脏骤停等症状。生死攸关之际,姜昭鹏迅速利用所学急救知识,对发病同学持续进行心肺复苏、
王丹琪 | 文
网络 | 图
5月10日上午,山东省职教高考开考当日,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2022级学生姜昭鹏和同学搭乘网约车前往考点,上车1分钟左右,同行同学便因突发心梗休克倒在姜昭鹏身上,并伴随癫痫、心脏骤停等症状。生死攸关之际,姜昭鹏迅速利用所学急救知识,对发病同学持续进行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面对突发情况,网约车司机王涛对车上两位学生进行安抚,并联系交警说明车内紧急情况,在得到准许后连闯6个红灯,将15分钟的行程压缩到7分钟赶到烟台山医院。从发病到急诊抢救,发病学生心脏骤停30分钟左右,经过系列抢救在8时50分恢复心跳。姜昭鹏把同学送进急诊室急救后,又迅速赶往考点进行考试,但由于迟到时间过长,导致10日上午语文考试未能参加。
此事经媒体曝光后,“小伙为救同学职教高考语文缺考”话题一度登上微博热搜第一,阅读量突破数亿。网友纷纷为姜昭鹏的英勇行为点赞,称赞他的救人行为是真正的英雄之举。在生命与考试的抉择面前,姜昭鹏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这一行为深刻诠释了生命至上的价值观。正如他自己所说:“考试一次没考还有下一次,但是同学的生命只有一次,错过了就不会再重来。” 这简单的话语背后,是一个年轻人对生命的敬畏和珍视,是在关键时刻摒弃功利考量,遵循内心良知的本能反应。
该事件引发关注后,“情况特殊能否增加一次补考”成为公众热议焦点。大部分网友表示,希望相关部门能够特事特办,给姜昭鹏安排补考。不过,也有部分网友发出了不同的声音,认为招考制度有其固定性和严肃性,不应因特殊情况而轻易改变,否则会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最终破坏考试的公正性。
面对这一争议,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在5月14日作出了回应,经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将按照规定程序启用春季高考语文科目副题,安排姜昭鹏参加补考。既保证了考试制度的公平性,又给予了姜昭鹏一个机会去弥补因救人而造成的缺考遗憾。这一决定并非特例,2014 年江西两名“夺刀少年”因见义勇为受伤错过高考,事后经教育部同意,对这两名学生实行了特殊的高考补考;2020年安徽歙县因暴雨延期高考。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规则的刚性与人性的温度,都印证着教育制度在坚守公平底线的同时,始终为生命至上保留着弹性空间。正如光明网评论所言:“为一个考生启动特殊程序,是用社会成本弥补个体损失,更是对世道人心的抚慰。”
这场生命救援的成功,折射出教育的深层价值。虽然姜昭鹏是口腔义齿制造专业的学生,但是他在专业课上系统地学习过急救知识。“当他在救护车上完成标准急救动作时,我看到了教育的终极意义。”参与抢救的烟台山医院急诊科主任感慨地说,“黄金四分钟内的有效施救,让患者避免了不可逆的脑损伤,这是比任何考试分数都珍贵的生命教育成果。”
事件后续同样温暖人心,姜昭鹏与王涛被授予“烟台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患者已转入普通病房并恢复良好。站在人生的考场,姜昭鹏用行动给出了超越标准答案的回答。当生命与前途产生碰撞,当制度刚性与人文关怀共振,这场生命救援不仅挽救了一个年轻的生命,更在全社会播撒下敬畏生命、守护正义的种子。正如网友所言:“他错过了一场考试,却赢得了整个人生的大考。”而教育的温度,就藏在这对生命至上的坚定守护里,藏在制度弹性与人性光辉的完美平衡中。
文字编辑:王丹琪
▼
来源:情感小妹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