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2日,有网友发视频称,在自驾西藏墨脱途中遇到海南牌照的医疗救护车乱拉警报器开道旅游,引发网友广泛讨论。当日,墨脱县公安局警方工作人员回应称,事件报警的时间是4月12日,已对违法加装的警报器进行了拆除,并对其进行了行政处罚和教育。
舆情概述
5月12日,有网友发视频称,在自驾西藏墨脱途中遇到海南牌照的医疗救护车乱拉警报器开道旅游,引发网友广泛讨论。当日,墨脱县公安局警方工作人员回应称,事件报警的时间是4月12日,已对违法加装的警报器进行了拆除,并对其进行了行政处罚和教育。
5月13日,三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情况通报称,已责令海南经纬航空医疗急救服务有限公司停业整顿、对所属全部车辆进行全面排查整改,并进一步依法依规从严查处,后续会在全市开展非法医疗转运专项整治行动。
多数网友表示,该行为属于公车私用,希望相关部门能够严厉处置;也有网友认为,这种行为是对社会公信力的损毁,会严重影响救护车在紧急情况下的通行。
▲图片来源于央广网
▲图片来源于三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舆情反响
媒体观点北京日报:公众对救护车的尊重和礼让,不能成为一些人谋取便利的工具。每一次对救护车的滥用,都是对善良的一次背刺。只有坚守法律法规,强化监管问责,才能让救护车的警笛真正为生命而鸣响,让大家的善意不再被辜负重。央广网:提供绿色通道为救护车让行,为生命争分夺秒是一种公共认知。这个事件无疑会损害公众信任,戳伤公众的让行善意。优先路权决不能被滥用,对于不是特种车却扮成特种车、享受特权等行为都要予以严厉打击、严肃惩处。
网民观点
▲微博相关话题评论
舆情观察
事件初期是网友拍摄视频曝光于社交媒体,画面中救护车鸣笛催促让道、人员下车拍照的荒诞场景,瞬间点燃公众怒火。视频中司机“不归你管”的傲慢回应,与公众对救护车“生命优先”的认知形成强烈反差,舆情迅速得到传播,舆论场中充斥着网友批判“公器私用”、“特权滥用”的愤概言论,其中掺杂着对涉事车辆是否为正规救护车的质疑声。
随着权威媒体的跟进报道,曝出涉事车辆隶属于海南经纬航空医疗急救站,其中一涉事人员为该机构西藏站负责人,曾参与日喀则市定日县地震救援,车辆跨省运营、长期违规的细节也被层层揭开。央广网等媒体发表的非急救车辆监管漏洞深度批判文章,使得舆论场的讨论焦点从个案讨论升级为对急救行业乱象的系统性质疑。
舆论压力下,三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对责令涉事公司停业整顿的官方通报。但这种不曝光不处理的官方态度,司机仅被罚款200元、企业停业整顿的结果,被网友怒批轻拿轻放,舆论场涌现“违法成本过低只会纵容特权”的声浪。
公众为救护车让道,是基于对生命的敬畏与对急救系统的信任。然而,当“生命通道”沦为特权者的“旅游专车”,当公众的善意被肆意践踏,医疗资源滥用只会一步步蚕食社会的信任根基,引发“狼来了”效应。未来面对真正需要急救的车辆,公众难免产生迟疑,而这种信任崩塌的代价最终将由亟需抢救的生命承担。
终结这场急救车社会公信力危机,相关部门需从加强监管力度和提高违法成本入手。相关部门可建立全国急救车辆联网监管平台,完善跨区域车辆监管机制,实现数字化、透明化管理,让急救车警笛只为生命而鸣。
来源:鹰眼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