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智能手表不是什么新鲜玩意,苹果多年来称霸全球与国内智能手表市场也不是什么新闻,但就像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一样,苹果在智能手表这条赛道上也开始被动“降速”了。
智能手表不是什么新鲜玩意,苹果多年来称霸全球与国内智能手表市场也不是什么新闻,但就像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一样,苹果在智能手表这条赛道上也开始被动“降速”了。
2024年,苹果旗下的Apple Watch交出了一份令市场失望的成绩单:全年出货量同比暴跌19%,而早在2023年其跌幅就已经达到了10%,连续两年负增长,北美大本营销量疲软,仅印度市场因低价SE系列支撑实现微增。
图片来源:Counterpoint
CounterPoint报告更是直接指出,Apple Watch的颓势直接拖累全球智能手表市场首次出现7%的整体下滑。
对此,有网友调侃:苹果不行了?都怪华为和小米!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Apple Watch自问世以来一直是智能手表领域的绝对霸主,凭借iOS生态的无缝衔接、高端品牌形象以及出色的健康监测功能,长期稳坐全球销量第一宝座,然而过去两年其市场表现却急转直下。
产品更新乏力是直接诱因。近年来,Apple Watch的升级策略逐渐趋于保守,“换壳改色”成为常态。尽管Series 10带来了屏幕尺寸和续航上的小幅提升,但Ultra 2和SE2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改进。
同时产品功能“挤牙膏”也成为常态。 核心健康功能自S6以来变化不大,血氧监测、心率检测等也未有突破性进展,导致用户换机意愿大幅下降。
不过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苹果传感器技术发展停滞。虽然苹果在算法优化方面持续发力,但在硬件层面迟迟未能拓展血氧、ECG等已有的体验跃升。在智能穿戴领域,技术革新是推动换机需求的核心动力,而苹果在这方面已显疲态。
此外,2024年北美市场的低迷表现进一步加剧了整体下滑, 不少户外运动爱好者转向竞品,Apple Watch Ultra 3的缺席、Series 10系列功能升级有限,也让许多潜在消费者选择持币观望。
在苹果陷入困境的同时,华为则凭借产品线的丰富布局和本土市场的强势表现,实现了稳健增长。
据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显示,华为2024年出货量同比增长35%,在全球市场排名第二;在中国市场,洛图科技的报告显示,华为以24.3%的增幅、 31.9%的市场份额反超苹果,重回榜首。
图片来源:CounterPoint Research
华为的成功,离不开其对产品定位的精准把握。从Watch GT系列主打长续航与运动健康,到Watch D系列专注血压监测等医疗级功能,再到面向商务人群的Watch B系列,华为构建起覆盖多场景、多人群的产品矩阵。
尤其是在健康监测领域,华为不断强化心率、睡眠、压力等基础功能,并逐步向专业医疗方向延伸,增强了用户的粘性与复购意愿。
同时,华为依托鸿蒙生态,在国内市场的本地化服务和软硬件协同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加上极致的品牌情绪价值,这也为其赢得了大量忠实用户,尤其是在中老年群体和健康关注型消费者中拥有较高口碑。
如果说华为是以产品多元和技术积累取胜,那么小米则靠的是极致的性价比、精准的年轻用户定位,以及强悍的生态整合。
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显示,小米2024年出货量同比增长135%,首次跻身全球前五;在中国线上市场,洛图科技数据显示其全年销量同比增长高达97.2%,销量份额达到10.4%,位居市场第五。
图片来源:洛图科技
小米的崛起主要得益于其清晰的产品战略。一方面,Watch S1系列主打轻奢设计与运动健康功能,填补了中高端市场的空白;另一方面,REDMI Watch系列以千元以下的价格迅速占领下沉市场,满足了学生党与预算敏感型用户的刚需。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还通过与澎湃OS系统的深度整合,打造了一套完整的智能穿戴生态,提升了用户体验的一致性和便利性。这种“高性价比+强生态”的打法,不仅帮助小米迅速扩张市场,也为品牌积累了良好的用户口碑。
此外,小米SU7持续破圈、创始人雷军个人IP持续爆棚,以及小米智能手机销量突飞猛进等因素同样有效反哺了智能手机市场。
网友的调侃“都怪华为和小米”虽带戏谑,却折射出市场真相:不是对手太强,而是苹果自己慢了。库克时代的“利润优先”策略正在反噬创新基因,而华为小米的崛起证明——唯有技术普惠与用户需求洞察,才是智能穿戴设备的终极答案。
这场“华米攻苹果守”的战役,本质是技术积累与用户洞察的较量。当消费者开始用“能否救命”衡量智能手表价值时,创新停滞的品牌注定被淘汰。对于苹果来说,如何重拾创新能力、重塑用户期待,将成为其能否重返巅峰的关键所在。
毕竟,智能手表的故事远未结束。
素材来源
来源:爆侃数码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