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时,我便读过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十分喜爱‘美猴王’孙悟空。创办天堂动物园后,我常常梦想有朝一日能让金丝猴落户园内,并借此向游客们讲述《西游记》的故事,介绍中国灿烂文化,如今终于梦想成真。”比利时天堂动物园创始人兼董事长埃里克·董博14日告诉新华社记者。
新华社布鲁塞尔5月16日电(记者朱昊晨 张欣 张兆卿)“幼时,我便读过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十分喜爱‘美猴王’孙悟空。创办天堂动物园后,我常常梦想有朝一日能让金丝猴落户园内,并借此向游客们讲述《西游记》的故事,介绍中国灿烂文化,如今终于梦想成真。”比利时天堂动物园创始人兼董事长埃里克·董博14日告诉新华社记者。
当日下午,三只来自陕西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的金丝猴抵达位于比利时布吕热莱特的天堂动物园,开启在比为期十年的旅居生涯。继法国博瓦勒野生动物园之后,天堂动物园成为欧洲第二家拥有金丝猴这一中国“国宝级”珍稀动物的园区。
大批民众当天早早便来到天堂动物园,簇拥在入园通道两侧翘首期待,队伍绵延百余米。当运载金丝猴的车辆从通道徐徐驶入园区时,人们兴奋地欢呼鼓掌,争相举起手机拍照,热情迎接三位远道而来的“贵客”。
三只金丝猴为一雄两雌,分别叫“流云”“璐璐”和“娟娟”。入园后,它们被护送至园方特意准备的一座中国古典风格的楼阁式建筑中,将在接受一个月检疫隔离后与公众正式见面。
虽不能近距离观赏,不少游客还是一路跟随至金丝猴新居附近,希望能远远地透过玻璃窗一睹这一珍奇物种的风采。运载箱一一打开后,三只金丝猴欢快地跳上跳下、四处打量,游客们不约而同发出赞叹:“真漂亮!”“太可爱了!”“原来它们是这样的!”
顺滑的金色毛发、顽皮又活泼……正符合董博对《西游记》中“美猴王”的想象。他说,这三只“美猴王”长途跋涉来到比利时,恰如一场新时代的“西游记”,它们不仅是动物,更是中欧友谊的使者,传递着中国的美丽自然与优秀文化,代表着欧洲和中国在动物保护等领域合作的不断深化。
“从大熊猫到金丝猴,中国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董博告诉新华社记者,能够接待这一珍稀物种,园方倍感荣幸,也深觉责任重大,“我们将确保金丝猴快乐地生活在这里,并期待它们诞下后代,将小金丝猴宝宝送归中国。”
根据园方与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签署的协议,双方将开展为期10年的金丝猴保护合作,金丝猴在比所生幼仔满5岁时返回中国。
为了迎接金丝猴的到来,天堂动物园耗时5个月整修翻新已有设施,为它们布置新家。据介绍,结束隔离后,金丝猴的活动范围将达到600平方米。记者看到,金丝猴居所临池而建,池面碧波荡漾,周边绿树成荫,还安置了供它们玩耍嬉戏的攀爬架。
“我们为金丝猴准备了七八种它们喜欢吃的树叶,今天中午已洗净晾干,熟悉的食物能让它们尽快放松和适应新环境。”饲养员刘洋说,“金丝猴爱吃桑叶,为此我们特地在园区内种植了几株桑树,确保它们能尝到‘家乡的味道’。”
“我们还正着手在园区附近建造一座‘中国传统村落’,或许未来就将在那里向游客们讲述《西游记》的故事。”董博笑着说。
事实上,大量中国元素早已让天堂动物园成为欧洲闻名遐迩的热门景区。它坐拥欧洲最大、占地4.5公顷的中国主题园区,其中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翠竹掩映飞檐翘角,小桥流水,假山堆叠,宛若江南园林。
大熊猫园是天堂动物园中国园的核心。2014年2月,大熊猫“星徽”和“好好”作为中比友好的使者定居该园。其后,“好好”分别产下“天宝”“宝弟”和“宝妹”,使天堂动物园一度成为同时拥有5只大熊猫的境外动物园。2024年12月,“天宝”“宝弟”“宝妹”送还中国。
“大熊猫打开了一扇帮助人们了解中国文化、中国智慧的门。”董博说,“随着金丝猴的加入,人们将听到更多精彩纷呈的中国故事。”
在他看来,三只金丝猴“光临”比利时不仅是新的“西游记”,亦是一场“东游记”——“这些年来,中国以开放自信的姿态拥抱世界。而西方人也需要开启‘东游’之旅,去了解真正的中国。我们希望借助大熊猫、金丝猴的影响,让欧洲乃至全世界的人们,敞开心扉去欣赏东方的美好。”
作为濒危保护动物的中国金丝猴,今年首次踏上“访问”欧洲的旅程。5月7日,另外三只金丝猴已率先亮相法国博瓦勒野生动物园。
欧洲民众对金丝猴的喜爱不亚于大熊猫。天堂动物园的脸书账号于14日下午发布了迎接金丝猴的视频,截至记者发稿,其播放量已接近45万,收获一万个点赞、近千条评论。有网友表示迫不及待想亲眼一见,有网友称赞金丝猴“颜值”超高,有网友感谢中国对欧洲动物园的信任。
接近闭园时,虽然天光已暗,许多游客仍依依不舍。一位摄影爱好者将刚刚拍到的金丝猴照片贴近自己脸庞,开心地问同伴,“看,它的表情和我像不像?”
“金丝猴真美,中国园真壮观!”专程带着孩子从法国赶来的阿奈·迪布瓦告诉记者,“我们在这里足足等了四个小时,如今心满意足。”
“欧洲和中国民众之间友谊深厚,”董博说,“我们对中国自然与文化的热爱,远不止于大熊猫或金丝猴。”
来源:古生物趣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