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指责新华社以及《环球时报》在X平台上传播“虚假信息”,并在三天内执行封杀,还顺带波及了土耳其媒体TRT。
跟中国有什么关系?莫迪又开始搞事情。
印巴停火协议后,莫迪先是高调的举行了全民狂欢,现在又开始挑中国毛病。
指责新华社以及《环球时报》在X平台上传播“虚假信息”,并在三天内执行封杀,还顺带波及了土耳其媒体TRT。
有毛病啊?
有人也许纳闷:印巴不是终于停火了吗?咋还搞出个“神转折”?其实,这波“停火胜利”更多像场大规模公关秀。
印控克什米尔4月22日发生一起恐袭,伤亡26人,印度随后掀起“跨境打击”浪潮。
莫迪政府于5月7日抛出“朱砂行动”,说是一举摧毁了9处恐怖设施,结果连一帧影像都拒绝公布。
可是巴基斯坦的战报却有理有据:空战里他们击落了6架印军飞机,包括阵风和苏-30。
有人当场拍到能验证机型的残骸照片,想发到网上,顿时被封号。
不过表面压下了风头,背后却隐隐绷得更紧。
这类“丧事喜办”的操作也不是头一次。
莫迪政府要给全国送点“毒鸡汤”振奋士气来掩盖经济困境:2025年军费占GDP达到3.2%,外债却滚到1.8万亿美元。
压力山大。
所以借停火庆典冲淡失败消息,再用民族主义催热情绪——这是典型的政治自救手法。
要说印度为何此时“转火”给中国,还得看看印军和巴铁的武器对比。
一个简单问题:印度阵风对上歼-10CE,孰强孰弱?
歼-10CE配备“霹雳-15”空空导弹,射程能打到200公里;阵风那款“流星”导弹尽管号称中距制空利器,可实战里却被RBE-2雷达探测范围所局限。
再想想枭龙战机挂载的CM-400AKG导弹,听到这型号就感觉硬核,印度S400防空系统据说在演习里就被这导弹精准摧毁过。
前阵乌克兰战场传来的消息也显示,俄制S400近来风评不佳,实际拦截率究竟几何?没人敢打包票。
这可不是空口白话。
印度在2025年4月还狠狠砸下88亿美元购入的那批阵风,如今却被质疑性价比低得吓人。
再加上S400系统本身就现成“翻车”案例,换句话说:印军花了大价钱,却在和巴基斯坦+中国的联合技术面前“吃瘪”。
如果你问“印度大国神话是不是破了?”
只能说他们还在硬撑,嘴上嗨,身体却实实在在感到吃力。
发生什么事呢?原来印度把媒体看成了二次战场。
尤其是中国媒体,坚持揭露“朱砂行动”里的战损信息,并引述了法国达索公司注销被击落阵风档案的“蛛丝马迹”。
印度不愿承认,干脆把新华社、《环球时报》的X平台账号一并封了。
理由挺荒诞,说什么“传播虚假战报”,可如果真是虚假,为何要全球追着删?
X平台受印度官方压力选择配合屏蔽,引起境外用户一片哗然,闪现了不少“这就能堵住真相吗?”的吐槽帖。
更有意思的是土耳其媒体TRT也被波及。
原因之一,据说是土耳其曾提供KARAOK反坦克导弹、TB-2无人机给巴铁,用来对抗印度重型坦克。
印度不高兴就给对方一记“经济制裁”,某邦立即提高了土耳其大理石进口关税,从40%涨到70%。
这样的封杀潮,显然与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9条相抵触。
那条公约明确写着保护媒体自由,结果印度转手就把各大外媒“拦腰切断”。
外界如何看?分歧很大。
特朗普这边用词激烈,直指印度行为“可耻”,还拿军售利益和所谓“民主价值观”说事,美印关系有点小尴尬。
至于北约,部分成员对土耳其援助巴基斯坦颇有微词,但还没到撕破脸的地步,毕竟多好的切入点可以对外要价。
反观中国,外交部只是淡淡强调:反对单边霸凌,不会被挑衅带节奏。
换言之,中方更倾向用实干和技术自信扳回局面,比如借《中国海外社交媒体影响力指数》巩固话语权;
同时也没见中国派评论员去“作风尖锐”地爆锤印度,倒是让印度有点“唱独角戏”的尴尬感。
至于巴基斯坦,既有中国在北线源源不断的装备技术加持,也委托土耳其从南面支援,比如提供无人机和先进导弹系统。
印度反倒陷在“三线被围堵”的窘况里:北边J-20威慑、西侧巴铁CM-400导弹、南线土耳其暗中渗透。
这种地缘格局注定让印度左右难安,只能用封杀外媒的手段来硬扛。
“当胜利需要靠封杀真相来维系时,它早已沦为一场全民参演的荒诞剧。”
参考资料:
大白话瞰世界2025-05-16停火后开始算总账,印度调转枪口对准中国,新华社、环球时报被封
来源:小拉谈古论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