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舞匠心 赛场竞芳华——邯郸市职业技能大赛一线见闻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7 09:05 1

摘要:孟夏时节,万物葱茏,邯郸市职业技能大赛的热潮如蓬勃生长的草木般蔓延开来。艺术设计赛场,数位板在参赛者指尖灵活游走,屏幕上跃动着融合地域文化的文创设计雏形;礼仪服务区域,正装身影间,微笑与手势精准定义职业风范;工程测量赛区,选手反复调试精密仪器,激光束投射出城市

孟夏时节,万物葱茏,邯郸市职业技能大赛的热潮如蓬勃生长的草木般蔓延开来。艺术设计赛场,数位板在参赛者指尖灵活游走,屏幕上跃动着融合地域文化的文创设计雏形;礼仪服务区域,正装身影间,微笑与手势精准定义职业风范;工程测量赛区,选手反复调试精密仪器,激光束投射出城市建设的细密坐标;美工技艺操作台旁,青年们在磁州窑陶器上勾勒文化符号,传统工艺与现代创意悄然交融。

今年以来,邯郸市以打造“技能大赛之城”为目标,锚定产业升级方向,统筹传统工艺与新兴技术赛道,举办系列技能大赛。大赛自4月底启动以来,已吸引全市职业院校学生、职教教师竞逐新能源汽车维修、电子商务、直播营销、中式烹饪、导游服务等10余个竞赛项目。连日来,记者走访各赛场发现,从传统陶艺创作到现代数字技术应用,从服务技能展示到精密仪器操作,选手们以赛场为舞台,用专注与巧思诠释“技能即实力”的时代注脚,而这场贯穿全年的职教盛事,正成为邯郸培育工匠人才、赋能产业发展的强劲引擎。

艺设流芳 灵感之中塑新章

邯郸市2025年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艺术设计与数字艺术设计技能大赛现场,键盘敲击声与数位板滑动声此起彼伏。来自全市31所中职学校的400余名选手全神贯注投入创作,目光紧盯着屏幕,指尖在数位板上快速游走,神情专注地勾勒设计轮廓。

第二赛场内,选手张明娜正全神贯注地操控数位板,屏幕上的设计作品渐显雏形。她的指尖在板面灵活舞动,不时调整色彩参数与线条弧度,眼神始终聚焦细节。谈及备赛经历,张明娜透露,赛前一个月内,她每天至少完成3幅设计稿,从构图到调色反复打磨,“老师常说‘一图千改’,现在每一笔都凝聚着日常训练的积累。”其作品中融入的地域文化元素,正是她多次实地采风后的创意转化。

滏阳中专指导教师叶辉表示:“我们计算机应用专业是学校的老牌专业,这次艺术设计方向有6名学生参赛。备赛时间挺长的,学生们课程结束后都会主动到机房练习,我和其他老师上完自习课也会去机房,从软件使用技巧到设计理念,一点点给孩子们讲解、示范,带着他们反复打磨。针对市赛3小时限时创作、作品制作和解说这些环节,我们专门安排了针对性训练,就是希望孩子们能在备赛中熟悉整个流程,多练多磨合,争取赛出好成绩,鼓励他们朝着第一的目标努力。”

“在数字浪潮奔涌的当今时代,艺术设计技能已成为视觉传播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市第二职业中学党总支书记黄社林表示,大赛不仅是打造吸睛作品、传递品牌价值的实践平台,更是通过视觉语言赋能多元行业的重要纽带,“希望同学们在创意思维、构思构图与软件实操中,深度探索设计底层逻辑与前沿技术,锤炼专业技能,积累实战经验,为未来踏入设计行业、实现职业理想筑牢根基。”

美工焕彩 指尖之上见功夫

鼓山含黛,滏水悠悠。2025年邯郸市中等职业学校工艺美术(陶瓷彩绘技艺)技能大赛于峰峰矿区职教中心启幕,全市中职院校选手齐聚磁州窑文化腹地,以瓷为媒、以绘传意,在传统技艺与地域文化的交融中展开匠心竞逐。

赛场上,选手们沉浸于瓷坯创作,专注神情映照着对技艺的执着。许多作品聚焦邯郸成语文化,“胡服骑射”“逐鹿中原”等典故跃然瓷上,传统技法与现代创意交相辉映。选手们反复调整画笔力度、精心构思构图,举手投足间尽显对传统技艺的敬畏。

“赛事严格对标行业标准,从创意到技艺全程规范执裁,确保公平公正。”裁判员表示。现场可见,各参赛队默契协作或独立创作,釉料沾染的指尖与专注的神情,成为拼搏的生动注脚。

峰峰矿区职教中心党委副书记常虹介绍,学校工艺美术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深度对接磁州窑产业,拥有邯郸市独一无二的“产学研用”实践基地。“校本教材是全省同类专业唯一通用教材,凝聚非遗大师与教师团队多年心血。”她提及,学校组建“非遗大师+专业教师+企业工匠”团队,学生作品通过电商、校园市集及文化活动对外销售,部分创意瓷艺成为地方文旅特色商品。

谈及办学特色,常虹强调,依托磁州窑大师工作室,非遗传承人定期驻校授课,指导学生从工艺基础到创意设计全流程实践。“‘做中学、学中创’的模式,让传统技艺传承更具生命力。”她表示,赛事集中展现学校“产业+专业+文化”育人成果,学生作品既传承磁州窑工艺精髓,又融入邯郸文化创新表达,体现职业教育服务地方发展的担当。

文化赋能的图景在校园内铺展:文化墙展示磁州窑非遗大师事迹与学生作品,古老传承与青春创意跨越时空对话;大师工作室里,非遗匠人现场指导创作,传递匠心精神。“每一件作品都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我们致力于培养兼具技艺与情怀的新时代匠人。”常虹说。这场赛事不仅是技能的较量,更是职业教育与传统文化的深度对话。年轻选手以专注为笔、文化为墨,在瓷坯上书写对传统的敬畏与创新的担当——鼓山脚下的瓷艺之光,正以省级特色专业为根基,照亮传统技艺与现代职教融合的新路径。

礼韵风华 举止之间藏雅态

工艺美术大赛以釉彩勾勒传统与创新,职业礼仪技能大赛则用微笑与手势化作文明符号。峰峰矿区职教中心内,276名选手身着笔挺职业装或典雅旗袍,正以唇角上扬45度的标准微笑、自然舒展的指引手势演绎礼仪之美,举手投足间流淌着邯郸这座城市的文明内涵。

赛场上,选手们的地域文化主题展示成为焦点。他们身着融入磁州窑元素的改良工装,在讲解地方历史时,将传统礼仪手势与文化内涵自然结合。情景模拟环节中,“成语文化旅游”主题展演亮点频现:选手们巧妙融入邯郸成语典故,通过传统礼节与现代社交礼仪的对比演绎,让历史文化通过礼仪动作鲜活呈现。

作为省级特色专业,峰峰矿区职教中心相关专业将地域文化深植礼仪教学。依托磁州窑大师工作室与成语文化资源,学校组建“非遗传承人+行业专家+专业教师”的教学团队,既教授传统礼仪规范,又结合文旅场景实训沟通技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文化传播+礼仪服务”的综合素养。

“礼仪是文化的具象表达,我们希望学生在规范动作中传递城市精神。”指导教师刘明霞表示,教学中注重将磁州窑工艺、成语典故等元素融入礼仪设计,从服饰细节到手势规范均体现地域特色,让礼仪成为邯郸文化的“流动名片”。

当上午的阳光掠过选手们挺拔的身影,他们以标准化的礼仪动作与文化自信,在职业教育的舞台上勾勒出文明传承的生动轮廓。这场与工艺美术大赛同期举办的礼仪盛会,不仅是技能的较量,更是邯郸以职教学子为桥梁,连接历史文脉与现代文明的创新实践——那些唇角的微笑、指尖的指引,正化作城市文化的符号,在鼓山脚下谱写出新时代的礼仪乐章。

量尺经纬 精准之道汇匠魂

走进邯郸建筑工程中专学校,2025年邯郸市职业技能大赛工程测量赛项火热进行。全市14支中职队伍携带三脚架、水准仪、全站仪等设备,在实训场上展开技术比拼。

赛场上,选手们分工协作完成外业实操与内业计算两大模块任务。外业环节,观测员紧盯仪器调试精度,持尺手稳立点位保持标尺垂直,记录员快速标注数据并核对闭合差;一级导线测量区域,团队成员围聚全站仪讨论方案,校准点位、计算方位角的身影此起彼伏。

内业室里,键盘敲击声与计算器按键声交织,选手们在CAD软件中绘制导线网,反复验算平差数据。“比赛全程严格对照行业规范评分。”现场裁判员表示,赛事从仪器操作规范性、数据精度、团队协作效率等维度综合评判,确保公平公正。“我们重点关注选手对误差的处理能力,比如有多组选手多次调整仪器校准点位,这种对细节的把控正是职业素养的体现。”

谈及赛事感受,几名裁判员感慨道:“测量是工程的眼睛,这群年轻人用专注与严谨为这双眼睛注入了精准的灵魂。”赛场边,公示牌实时更新各队进度,选手们身着工装专注投入,汗水浸透的衣领、沾满草屑的袖口,成为拼搏的注脚。从外业的仪器操作到内业的数据处理,每个环节都在裁判员的全程监督下有序进行,既检验选手的技术水平,也展现职业教育对“规范、精准、协作”等行业准则的培养成效。

此次赛事不仅是技能的较量,更通过严谨的执裁流程,传递了“公平公正、以赛促学”的理念——年轻选手们在实训场上丈量的不仅是物理距离,更是用专注与汗水,为未来职业生涯丈量出“精益求精”的成长刻度。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王丽薇

来源:邯郸V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