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2020年后入境旅游数据波动较大,对于入境消费基本情况的分析主要集中在2019年。2019年我国国际旅游收入为1312.5亿美元(按汇率折算约9054.5亿人民币),为同期国内旅游收入的16%左右,相当于GDP的0.9%。其中,商品销售作为第二大支出项,约
近期支持入境消费的政策密集出台。本文梳理我国入境消费的情况,思考入境消费对于当前经济的作用,并提出政策建议。
由于2020年后入境旅游数据波动较大,对于入境消费基本情况的分析主要集中在2019年。2019年我国国际旅游收入为1312.5亿美元(按汇率折算约9054.5亿人民币),为同期国内旅游收入的16%左右,相当于GDP的0.9%。其中,商品销售作为第二大支出项,约占总支出的21%左右;餐饮占比约为9%;两者合计约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0.7%左右。同时,入境旅游的人均支出显著高于国内旅游。我国入境消费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根据世界银行2019年数据,我国国际收支结构中,旅行出口约相当于全部服务货物出口的1%左右,低于OECD和世界均值6%,也低于日韩等出口型经济体。
从入境消费的作用来看,第一,入境消费不容易受到关税壁垒影响,有助于增强我国经济的韧性。第二,持续推动入境旅游发展,其对于消费的拉动有望高于我国人口负增长对于消费的拖累,或可以有效对冲未来人口规模回落对消费读数的压力。第三,入境消费除了直接产生旅游服务需求外,还会间接带动上下游的生产和就业。2019年日本入境旅游带来的直接和二次溢出效应合计拉动GDP约0.9个百分点。
研究显示,客源国经济增速、汇率、低成本航班数量均会对入境消费产生影响。一是建议向新兴经济体加大中国旅游的宣介推广力度,吸引增量客源;同时,增加对中高收入经济体的免签范围,适当放宽对富裕群体的签证,提升来华旅游的吸引力。二是适度提升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并通过提高离境退税限额等方式,提升在华购物的性价比;金融机构也可以通过提升支付、换汇的便捷程度,更好地为入境游客服务。三是对于来华旅游消费热情较高的经济体,可以增加航线或补贴航班。
近期支持入境消费的政策密集出台:2024年12月,国家移民局优化过境免签政策;2025年3月,《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发展入境消费;2025年4月,多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通知》。本文梳理我国入境消费的情况,思考发展入境消费对于当前经济的作用,并提出政策建议。
一、我国入境消费的现状与前景
1.1 总量
考虑到2020年后数据受到扰动,本文主要分析2019年入境消费情况。2019年,我国国际旅游收入为1312.5亿美元(按汇率折算约9054.5亿人民币),为同期国内旅游收入的16%左右,相当于GDP的0.9%;在总体旅游收入中的占比呈现下降趋势,主要由于入境游增速低于国内旅游收入增速。2024年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国际旅游收入为942亿美元(按汇率折算约6709亿人民币),相当于同年GDP的0.5%。
尽管入境旅游收入规模不及国内旅游,但人均消费额较高。2019年,入境游接待人次为14530.8万人次,人均旅游支出约为6231.3元/人次,远高于国内人均旅游支出953.2元/人次。2024年,入境游接待人次为13190万人次,人均旅游支出约为5086.1元/人次,好于国内人均旅游支出1023.9元/人次。
1.2 结构
将2015-2019年均值作为基准水平,对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细项进行拆分。其中,交通(包括民航、铁路、汽车、轮船和市内交通)是入境旅游最大的支出项目,占比约为37%。商品销售作为第二大支出项,约占总支出的21%左右。其次,住宿、餐饮、其他服务、娱乐、游览占比分别为12%、9%、9%、5%和5%。
入境旅游中的商品销售和餐饮分项计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2015-2019年均值测算,入境旅游中的商品销售约占社零口径商品零售的0.5%,入境餐饮约占社零餐饮收入的1.9%,合计约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0.7%左右。
由于全国层面未公布2020-2022年的入境游接待人次,使用上海入境旅游人次推算,假设上述年份入境旅游人数约相当于2019年水平的14%、12%和7%,以2019年人均支出水平测算,则仅由于入境旅游人数减少,对于2020-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拖累分别为0.6%、0.6%、0.6%、0.3%和0.1%。推动入境旅游水平向2019年水平修复,有助于推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中枢上移。
1.3 前景
我国入境消费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根据世界银行2019年数据,我国国际收支结构中,旅行出口约相当于全部服务与货物出口的1%左右,低于OECD和世界均值6%,也低于日韩等出口型经济体。
二、入境消费对国民经济的作用
2.1 有效应对贸易壁垒
根据商务部和国家统计局编制的《国际服务贸易统计监测制度》,旅行是指旅行者在其访问的经济体逗留期间从该经济体购买的货物及服务,包括旅游、留学、就医及健康相关旅行、境外务工等。由此,入境旅游属于服务贸易,外国游客来华旅游带来的各种收入属于服务出口。
日本于2012年开始实施安倍经济学,大力发展入境旅游,旅行占比快速提升。日本财务省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入境旅游消费收入(direct purchase in the domestic market by non-resident households)约为4.6万亿日元,仅次于汽车出口额,在日本出口中位列第二,作用显著。
特朗普上台以来,频繁挥舞关税大棒,传统货物贸易容易受到贸易壁垒的影响。发展服务贸易,尤其是旅行出口,可以有效应对逆全球化的趋势,增强我国经济的韧性。
2.2 对冲老龄化对内需的影响
我国于2022年步入人口负增长,2022-2024年我国人口总数平均每年减少144万人;联合国基准情境预测值显示,2025-2030年期间,我国人口年均减少353万人。使用2024年年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除以当年人口数,可得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约为34644.7元[1]。
假设每年人口负增长约250万人(前述下降速度中值),乘以2024年人均消费水平,则每年由于人口减少导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约为861亿元,以2024年水平测算,约拖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2个百分点。
统计局口径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指企业通过交易直接售给个人、社会集团的非生产、非经营用的实物商品金额,以及提供餐饮服务所取得的收入金额;其中,个人包括城乡居民和入境人员。
根据上文,以2015-2019年均值测算,入境旅游中的商品销售和餐饮合计约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0.7%左右。从数量上来看,如果持续推动入境旅游发展,其于消费的拉动有望高于我国人口负增长对于消费的拖累,或可以有效对冲未来人口规模回落对消费读数的压力。
2.3 对整体经济的溢出效应
入境旅游除了直接产生的旅游服务需求外,还会沿着产业链条向上下游传递,间接带动诸多产品服务的生产和社会就业。
日本经济产业省根据投入产出表测算(METI, 2020),2019年访日旅游直接引致的国内生产(total value of induced domestic products)约为7.8万亿,是外国游客在日消费额的1.75倍[2],表明入境旅游对于整体经济有着显著的乘数效应;减去投入后的增加值(added value)约为4.0万亿日元,约占2019年日本GDP的0.7%。在上述过程中,直接引致的国内生产会为从业人员带来收入,而从业人员将收入再用于自身消费时,将产生二次溢出效应,规模约为1.0万亿日元,直接和二次溢出合计拉动GDP约0.9%个百分点。上述溢出效应,主要集中在住宿餐饮、商业零售、食品加工、交通运输等领域。
通过发展入境旅游,将有效带动国内生产和就业,产生广泛的带动效应。而且旅游业季节性较为明显,有助于提供更多灵活性就业岗位,缓解低收入群体就业和收入压力。
三、入境消费的影响因素及政策启示
日本观光立国的政策最高可追溯至2003年,时任首相小泉纯一郎设定到2010年入境游客数量翻番的目标。2016年,时任首相安倍晋三提出到2020年入境游客数量达到4000万的目标,主要措施包括放宽签证、扩大免税和退税范围、完善文旅基础设施(提供多语言支持和免费Wi-Fi等)、推动数字化(支付和推广)、提振MICE会议展览旅游(Meetings, Incentives, Exhibitions, Events)。
除了上述措施外,日本内阁府研究发现客源经济体经济增速、汇率、低成本(low-cost carrier)航班数量也会影响入境消费(CAO, 2018)。由于国际旅游的主要受众是相对富裕群体,客源经济体人均GDP快速增长,催生的中高收入群体是国际旅游的重要需求来源。建议向新兴经济体加大中国旅游的宣介推广力度,吸引增量客源;同时,适度增加对中高收入经济体的免签范围,适当放宽对富裕群体的签证,提升来华旅游与消费的吸引力。
本币汇率不仅影响入境旅游人数,也会影响其旅游期间的消费意愿。当本币贬值时,外国游客在境内停留和购物的成本相对下降,有更大概率延长停留时间并增加消费支出。2011-2015年,日元相对人民币贬值,我国访日游客人均支出亦快速增加;2016年日元表现相对强势,人均花销显著回落,足见汇率因素对国际旅游的影响程度。建议适度提升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并通过提高离境退税限额等方式,提升在华购物的性价比;金融机构也可以通过提升支付、换汇的便捷程度,更好地为入境游客服务。
航班数量,尤其是低成本航班数量对入境消费可以起到催化剂作用。研究显示,低成本航班通过降低交通支出,对国际旅游游客的吸引力更强;同时政策当局为促进入境消费,往往会针对低成本航班出台补贴政策(Bontemps et al., 2024)。对于来华旅游消费热情较高的经济体,可以增加航线或补贴航班。
参考文献
1. Japan Ministry of Finance, Annual Report on National Accounts FY2021.
2. 経済産業省 , 訪日外国人旅行消費の蒸発の影響試算;年間で9割減少すると、GDPに0.8%の押し下げ効果,2020.
3.内閣府,訪日外国人旅行者数の変化要因,地域の経済白書,2018.
4.Bontemps et al., The Effect of LCCs Subsidies on the Tourism Industry, Working Paper, 2024.
注:
[1]尽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还包括社会集团消费,但社会集团消费也受到人口基数影响,仅作为估算值不影响结论。
[2]仅考虑日本国内生产的商品,约为4.4万亿日元。
★
★
来源:鲁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