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天认识的一位从业十七年的股友聊天,他决定离开A股市场,我劝他别情绪化,他说因为股市他这些年来一直活在情绪化的世界里,累了也看透了,自己不适合这个市场,自己写下了一封信。
昨天认识的一位从业十七年的股友聊天,他决定离开A股市场,我劝他别情绪化,他说因为股市他这些年来一直活在情绪化的世界里,累了也看透了,自己不适合这个市场,自己写下了一封信。
爱过恨过,愿您不必经历我的清醒
我下午尾盘清空最后一只股票时,屏幕上跳动的数字突然变得陌生又平静。这个曾让我无数次心跳加速的地方,如今终于可以坦然说再见了。
写下这些文字,不为说教,只是想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和还在股海浮沉或正准备涉水的你,聊聊那些用真金白银换来的感悟。
初入股市时,我曾以为这是一片可以用知识和勤奋开垦的沃土。每天下班后,我捧着《证券分析》《聪明的投资者》逐字研读,在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K线形态、MACD指标,甚至跟着财经主播复盘到凌晨三点。那时的我坚信,只要掌握足够多的「技巧」,就能在市场里游刃有余。
直到后来发现,那些被奉为圭臬的「黄金交叉」「头肩顶形态」,在黑天鹅事件面前不堪一击;那些耗费数小时分析的财报数据,抵不过一条突发的政策新闻引发的情绪海啸。我曾为某只「价值股」坚守三个月,眼看着它从盈利15%到倒亏20%,才明白:在这个充满随机性的市场里,大多数「技巧」不过是刻舟求剑的自我安慰。
我们总以为「熟能生巧」适用于所有领域,却忘了股市的本质是「人性的博弈场」。与其把时间耗在研究价格曲线的细微波动上,不如花精力理解自己的贪婪与恐惧——那些在深夜让你忍不住追高的冲动,在暴跌时促使你割肉的恐慌,才是真正需要攻克的「技术难点」。当我开始减少看盘时间,把精力放回工作和家庭,反而发现生活里有太多比K线更值得关注的确定性。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误以为自己是股市这艘大船上的「舵手」。看到某只股票涨停,会得意于「自己的判断精准」;遭遇跌停时,则归咎于「市场不理性」。直到有次目睹某行业龙头因一则谣言单日暴跌30%,才突然惊醒:我们从来不是造船者,甚至连水流的方向都无法左右,不过是随波逐流的乘客罢了。
宏观经济的风向、机构投资者的布局、政策层面的微调,这些「船身」的晃动远非个人所能预判。记得有位前辈曾说:「普通人在股市里的最佳策略,是找一艘靠谱的船(比如指数基金),系好安全带(设置止损线),然后闭眼享受旅程。」可惜我太早学会了「盯紧浪花」,却忘了抬头看洋流的走向。
当我不再纠结于某只股票的涨跌,转而用「乘客思维」看待市场时,焦虑感反而减轻了。就像坐飞机时,我们不会要求自己控制气流,而是选择信任航空公司的专业能力。股市亦如是:承认自己的局限性,比盲目自信更重要。如果你自认没有能力打造一艘船,那么搭乘客船或许是更稳妥的选择。
有人反感把投资比作赌博,我却觉得这个比喻恰到好处——两者都建立在「不确定性」之上,区别只在于筹码的大小和规则的透明度。在赌场里,高手不会一上来就all in,而是先研究赔率、计算概率;在股市中,真正的投资者首先考虑的也不是「能赚多少」,而是「能亏多少」。
我曾犯过最危险的错误,是把「风险控制」等同于「设置止损点」,却忽略了更深层的认知:真正的风险从来不是账户里的数字波动,而是你对「不确定性」的认知偏差。当你以为某只股票「稳赚不赔」时,风险已悄然埋下;当你坚信「自己能承受亏损」时,往往低估了人性的脆弱。
对比下来,银行存款看似「跑不赢通胀」,实则提供了最基本的「生存底线」;股市投资则像一场需要持续投入筹码的赌局,你可以参与,但必须时刻牢记:留在赌桌上的关键,不是你赢过多少局,而是你还有多少筹码能继续下注。对于普通人来说,用「闲钱」投资,设定明确的盈利目标和止损线,远比追逐涨停板更重要。
退出股市后,我把原本用于盯盘的时间,重新分配给了专业技能的提升和副业的探索。意外发现,当我把注意力从「不可控的波动」转向「可控的成长」时,内心反而生出一种踏实的力量。原来,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领域,比股市更值得投入。
这不是否定股市的价值,而是想提醒大家:投资的本质是「认知的变现」,当你的认知不足以驾驭市场时,所有的努力都可能成为「交学费」的铺垫。如果你对金融规律缺乏系统理解,对人性博弈没有清醒认知,那么股市对你而言大概率只是「用金钱换教训」的课堂。
当然,如果你享受这种充满挑战的博弈,愿意用长期视角构建自己的投资体系,并且做好了承担风险的准备,那么股市或许是适合你的战场。但请务必记住:永远不要用「改变命运」的心态入场,而是以「资产配置」的理性视角看待它。
写下这些文字时,我翻看了自己刚入市时的笔记,扉页上写着:「投资是一场心性的修行。」如今看来,这场修行的终极意义,或许不是「修成正果」,而是学会「适时退场」。
股市从来不乏一夜暴富的传说,但更多的是普通人默默退场的背影。我很庆幸自己能在尚未伤筋动骨时清醒过来,带着这份教训重新审视人生的优先级。愿你读到此文时,能少一些「用钱换教训」的遗憾,多一份对自己和市场的清醒认知。
无论你选择继续在股海航行,还是转身寻找更适合自己的方向,都请记得:真正的智慧,从来不是战胜市场,而是认清自己。祝你在属于自己的战场上,稳扎稳打,步步生花。
爱过恨过释怀了
一位曾经的同行者
2025年5月于清醒之后
看过这封信后,我久久不能平静,2014年我开通A股账户,踏入股市以来,经历了很多,看见了很多,股票和股票背后的人和事,起起伏伏,人来人往,每一天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欢乐悲伤。
记得前不久读过这么一句诗词:“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愿历尽千帆、经历起伏后,我们都能找到自己的归属,此心安处是故乡!
来源:夜雨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