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回到家里,把修改意见铺在床上,一张一张摆上,这么看着清晰一些。
原创首发。本故事为虚构。
感谢点赞,评论,转发,关注。
1、
静安开始修改小说。
她回到家里,把修改意见铺在床上,一张一张摆上,这么看着清晰一些。
她攥着笔,仔细地琢磨编辑的意见。
有些意见她接受了。有些意见她无法接受,就跟编辑沟通了一下。
沟通的结果挺好,编辑去掉一些修改意见。
静安开始进入修改小说的模式,进展虽然缓慢,但一直在推进。
张编辑告诉静安,原计划是四月份出版,但现在更改了出版时间,改到10月份。
静安松了一口气,她写小说就不用那么往前赶。
但出版的时间推迟了,也未必就是好事,所谓夜长梦多,什么都可能发生。
当然,在静安的认知里,她所谓的“什么都可能发生”,仅仅是可能书不出版了,或者她的小说还要进行大的修改。
也就是这些而已。
江湖上风云变幻,静安以为她看到的天空是很大的,其实,她也只是井底之蛙。
她能看到的天空,太有限。
不过,她总算是把眼睛看得远了一些,突破了安城的界限。
过了元旦,冬儿考完期末试,放了几天假,冬儿都在家看书,静安心情放松了一些。
腊八节这天是周二,图书馆提前给静安打了电话,这天要召开一个仪式,回廊文化要展示出来。
静安给宝蓝打个电话。她没联系二平。二平白天出不来。
内心当中,静安也知道二平嫉妒她。领着二平去图书馆,二平嘴里没好话。还不得认为静安故意在二平跟前炫耀?
静安也给顾泽打了电话。
顾泽说,作协领导给他打过电话,说他晚一会儿去。
要出发前,宝蓝要开车来接她。静安婉拒,她让宝蓝在图书馆门前汇合。
静安现在喜欢走路,走路的时候脑子能放松一些,她在走路的时候就琢磨自己的小说。
走着走着,脑子里对小说的一些疙瘩就解开了一些,也会迸发出新的灵感,
静安走到报社的时候,有人冲她喊,是宝蓝开车来了。
宝蓝招呼静安上车:“你自己走着去干啥?咱家这不是有车吗?再说今天风大,太冷了。”
静安也不跟宝蓝多解释,就上了车。
宝蓝把车子拐了过去,沿着公路飞速地行驶。
宝蓝现在开车越来越厉害,那么窄的胡同,竟然一下子就拐了过来。
静安羡慕地说:“你开车开得太好了。”
宝蓝说:“你也买一辆车吧——”
静安笑了。“要是再买个房子还差不多,买个车的话,我没想过。”
宝蓝好奇地问:“为啥不想买车?”
静安说:“为环境做点贡献。”
宝蓝哈哈地笑起来。
静安也笑。“不瞒你说,我开车害怕。我总有个感觉,我开车不是撞到人,就是被人撞。你说我都有这个预感,我还非得开车干啥?那不是作死吗?”
宝蓝说:“你写书是不是写迷糊了,成天总是预感?神神叨叨的。”
静安笑,宝蓝怎么说都无所谓,静安不当回事。
她瞄了一眼宝蓝的肚子,挺平坦的。“肚子有没有啥动静?”
车子停在十字路口等红灯,宝蓝用手抚摸了一下腹部,炫耀地说:“我这儿都有腹肌了。”
静安忍不住哈哈大笑,她知道宝蓝不想提怀孕的事情,就没再追问。
她说:“我家里要是有个私人教练,我也能练出腹肌。”
宝蓝也笑起来。车子再次上路之后,宝蓝的笑容收了一下。
她淡淡地说:“我和小瑞商量,如果今年夏天还没有动静,我们就去一趟北京上海,旅游一圈,再跟进一下造人的项目——”
宝蓝的话把静安又逗笑。
宝蓝的美容院和健身房都在良性运转。
宝蓝说起小秋的健身房。“哎,静安,我跟你说,小秋的健身房也不错,你还记得我们有一次去长胜,看到一个在绳子上跳舞的男人——”
静安怎么能忘记呢。“那个男人跳舞跳得,有些升级——”
两个人都笑了起来。
宝蓝正色地说:“他被小秋挖去了,专门在健身房教女人跳舞——”
静安回忆了一下:“那么说,小秋的健身房也挺火?”
宝蓝点点头:“挺不错的——”
说到长胜,自然说到长胜着火的事情。
宝蓝说:“艳子在找地方呢,打算过年的时候就开业。”
“什么?过年开业?”静安愣住了。“长胜修好了?”
宝蓝摇摇头。“艳子不用长胜,她另外找个地方重新开业。”
静安说:“马上就要过年了,好像2月初就过年,就算找到合适的房子,能来得及吗?”
宝蓝说:“我也这么劝她,别着急,慢慢来。再说三姐还在医院躺着呢,过年都回不来——”
静安好奇地看向宝蓝:“你咋知道这些?”
宝蓝扭头冲静安笑。“我没跟你说过吗?艳子在我的美容院做护理,一周来三四次呢,有一阵她肩膀疼,天天到我们这里按摩。”
静安想起来了,宝蓝跟她说过这件事,但她脑子里除了装冬儿的事情,就是装小说,没仓库装别人的事。
又过一个十字路口时,宝蓝停下车,转身看着静安。
“艳子再开业,你去不去?”
“不去,没时间。”
“我和二平要去,你不去也行,你跟她也没有业务来往——”
静安有点纳闷。“二平也去?”
宝蓝说:“艳子现在就住在二平便利店的楼上,那不是三小学的学区房吗?艳子大儿子在三小学上学,六哥在那里给小海买的房子。”
静安说:“哦,那二平和艳子做了邻居。”
宝蓝说:“可不是吗,艳子家里缺什么东西,二平直接就给送到楼上,保姆都不用下楼去买。”
“有钱真好啊,啥都能办到。”静安感慨了一句。
宝蓝却淡淡地说:“啥都能办到,可能就没啥意思了。人生活到那个级别,就没有小百姓那种烟火生活的快乐。”
静安还没到宝蓝那个级别,想不到有钱人还有什么发愁的。
钱越多,想做的事情难度越大,问题当然就越多。
2、
宝蓝把车停在宾馆后院的停车场,跟静安穿过马路,往图书馆走。
两人脖子上都缠着火红的围脖。这天风大,把两人的围脖吹得直向后飘。
图书馆旁边是博物馆,博物馆最近挖到了一些金代的农用工具,一直在展出,静安还没来看过。
图书馆门前已经汇集了很多人,有文学青年,有文学前辈,还有邀请来的领导嘉宾。
顾泽也来了,他的车停在旁边。但静安没看见他的人。
左岸的大哥也来了,眼睛看到静安,他从人群中走过来,伸手和静安握手。
“给你邮寄的诗集,你收到了吧?”
静安说:“收到了,左岸最后这本诗集很震撼。”
左岸大哥说:“我听说你辞职了,那你肯定有时间,你给左岸写个书评,写写左岸也行,我打算给我妹妹组一期稿子,发在《鹤鸣》上。
“对了,你以前在报社工作过,能不能在日报的副刊上发两篇稿子?”
左岸大哥给静安出了难题,不是一个,是三个。
第一个难题,静安时间忙得两手到不了一起,要不是文化馆这件事跟她有关,她不会来。哪有时间给别人写稿子?
第二个难题,静安不写书评。如果她要写书评的话,就要仔细地看完这本书才能写书评,不能胡乱写啊。这也需要很多时间。
第三个难题,静安不会找报社的人办事。尤其不会找报社编辑发稿件。
她不爱求人,不到万不得已她不张这个口,尤其是发稿这件事。
在报社工作过的人都知道,托人送来的稿子都不怎么地,大家都嗤之以鼻。
左岸大哥把静安难住了。她皱了下眉头,犹豫着怎么开口拒绝。
要是左岸还健在,她就一口回绝。因为左岸已经过世,她反而犹豫。
这时候,身后走来一个人,和左岸大哥打招呼。是顾泽。
顾泽听见左岸大哥跟静安说的话,他竟然替静安答应下来。
“这点事对静安来说太容易了,交给她肯定行。”
静安心里很不满。你顾泽的事情,我陈静安什么时候替你做过决定?我的事情你也不应该插手。
你可以给我建议,但不能替我做决定。
静安脸色不好看,但也只好勉为其难地答应了左岸大哥。
大哥还进一步要求:“最好三天之内,年前要出一期。”
静安心里不舒服,不喜欢别人催促她。
她是个自律的人,已经把时间这张弓拉满。如果还有人催促她,这张弓就容易嘭地一声,断了。
宝蓝挽着静安的胳膊走进图书馆,低声地说:“这人咋得寸进尺?你有时间吗?”
静安小声地抱怨:“有啥时间呢,我都忙欢脱了,挺长时间都没去看看我妈。
“再说,你可能不理解,就是我正在写长篇的时候,最不愿意再调换思维写别的东西!”
宝蓝说:“我理解,我理解你,就像同时开两个店,第一个店还没整明白,就开第二个店肯定不行。”
静安看着宝蓝笑了。
要是给自己写稿子,静安还将就,但她最烦给别人写稿子。
没想到来一趟图书馆,还背上一身债。
宝蓝忽然说:“你在报社发稿容易一点吧?”
静安摇头:“容易个屁。安城报纸越来越次,晚报没几千份了,已经不要外来投稿。
“副刊这块已经没有稿费。可越没有稿费,想在副刊发稿子的人还越多,我如果求编辑发稿,百分百能给我发,你知道为什么吗?”
宝蓝笑着说:“你名气大。”
静安说:“拉倒吧,啥名气大?名气大的人有的是。副刊编辑愿意给我发稿,是他们能用上我,说不上啥时候就求我写稿子,你说我给不给写?
“我现在最烦求人,求谁都是人情,我现在恨不得花钱办事,谁也不求,要不然人家反过来找我写稿,我就得硬着头皮写,那就跟当年我在大院写材料的感觉是一样的,是我最讨厌的一件事!”
静安越说心里越烦躁,她决定放下左岸大哥这件事,书评不写了,反正是顾泽答应的,他自己写吧。
静安心里想,将来自己去世的那天,告诉女儿,骨灰往老坎子江里一扔完事。
千万别纪念,也别写文章。自己的东西冬儿什么也不用保留,除了存折。
罗老师看到静安来了,他过来打招呼,让静安往三楼去。
“你的宣传在三楼,你去看看——”
静安和宝蓝往三楼走。
一楼的楼梯上,张贴的是领导的作品,还有剧团领导的作品。
二楼是老前辈的一些介绍。
一上三楼,楼梯口张贴的巨幅宣传画,里面有静安的照片,还有静安的书。旁边还有她的简介。
静安看了一眼,就不好意思再看。
不过,听心里还是高兴的,小小的虚荣了一回。
宝蓝却兴奋得不得了。
“哎呀静安,你可出名了。这个位置最好,三楼是成人图书室,每个上来的人都能看到。”
静安也觉得这个位置不错。
图书馆一共有五层楼,四楼和五楼都是办公室。上去的人也都是图书馆内部的办公人员。
一二三楼,才经常有外人进来看书。
张贴在四楼五楼上面的宣传画,就没多大的意义。
静安能被安排在三楼,还真是不错。
两人站在三楼的楼梯口欣赏了半天,静安有些不好意思,就上四楼和五楼看看。
她发现一件事,没有看到左岸的作品。莫非,是左岸已经是过世的人,就不能做宣传了?
罗老师走了过来,问静安对于这次的宣传是否满意。
静安谢过罗老师,低声地问:“我看到左岸大哥来了,这里好像没有左岸的宣传——”
罗老师说:“张贴在图书馆里的名单是上面订的,我就是当一个工作来做,别提了——”
罗老师低声地说:“左岸大哥来找过我,让我把左岸宣传进去,但我没有这个权利,左岸大哥还往上找,这就有点过分了——”
静安没说什么,心里叹息了一声。
人死如灯灭,就算你写过一部巨著,也都将堙灭在时间的长河里。
哪怕你和你的作品被很多人记住,又能如何,你已经离开。
不求来生如何,静安只求这一世过得充实些,过得富裕一些。
不要像有些作家那样贫病交加,她就算赢了此生。
参观完图书馆,大家张罗要吃饭。静安没时间,让宝蓝送她回家。
在车上,静安接到顾泽的电话。
顾泽有些着急:“你怎么走了?赶紧来呀,我安排大家,左岸大哥也在,人家要跟你喝两杯。”
静安拒绝:“不去,你们吃吧。我着急回去写稿。”
顾泽一再地劝说静安,要给人家面子。
静安挂断了他的电话,还把手机关机。
她就是这样,无法接受别人一再地劝说。
已经明确地拒绝,还劝说她,她心情就烦躁。
她写作忌讳烦躁,写作之前之后,都需要一个安静的心情。
如果不安静下来,她就没法集中精力写小说。
宝蓝把车子开进报社胡同,一直把静安送到楼门口。
要下车之前,宝蓝试探地问:“你还好吧?”
静安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我就讨厌别人逼着我,做我不愿意做的事情。”
宝蓝说:“我能理解你的心情,但你也不用反应这么强烈,我担心你气坏了自己。”
静安被宝蓝说笑了。“一再地劝说,一再地解释,我可讨厌这些了,这些都是无用的,太耽误时间。”
宝蓝笑了。“你已经不是凡人,我们都还是凡人——”
静安看着宝蓝,半开玩笑地说:“你别嘲笑我。”
宝蓝认真地看着静安:“我不是嘲笑你,我说得是真的。我们还是俗人,脱不开这些东西,也没有勇气拒绝。但你拒绝得这么干脆,我都佩服你。”
静安笑了,不管宝蓝说真的还是说假的,她跟宝蓝匆匆告辞。
回到楼上,看到冬儿还躺在床上看书,她这才放下心。
静安不敢离开家太久,担心冬儿出去疯玩,遇人不淑,耽误年轻的光阴。
做饭的时候,听到电饭锅啵啵地冒热气,洗着水盆里的菜,静安的心才一点点地淡定下来。
写作和冬儿同等重要。除了父母和侄子,其他的,她都可以拒绝。
宝蓝要请静安晚上吃饭,给她庆祝。她也拒绝了。没修改完小说之前,她不打算再出门。
3、
不料,二平晚上直接来到静安的楼上。
她一进门,试探地笑着问:“没打扰你写作吧?”
静安说:“打扰了。我给你五分钟时间,你没啥大事吧?”
二平不相信地问:“你现在这么忙吗?”
二平是带着喜乐来的。
静安不喜欢家里突然闯入造访者,尤其是喜乐。
喜乐太调皮,比侄子球球还顽皮,他总是收拾小白。
冬儿更有意思,她也不喜欢喜乐,一看喜乐来了,她就把自己的房门锁上。
她和小白都在房间里,根本就不出来跟喜乐照面。
喜乐烦躁地踢冬儿的房门,惹得小白在门口大声地叫。
已经晚上九点多钟,楼上楼下会被狗叫声打扰到。
静安就问二平:“你有啥事快说吧,太晚了,冬儿要睡,不能打扰她休息。”
二平不太高兴:“我就是来问问你,你的照片都贴在图书馆的墙上了?你叫宝蓝去,也没叫我一声?”
有些人可真是的,不叫你去,肯定是有原因,还用问吗?
静安说:“你不是开店吗?我就跟宝蓝说一声。”
二平不满意静安的回答:“便利店里有丽丽,你就是没瞧得起我,就是看宝蓝比我趁钱。”
静安笑了。“你知道我因为啥找宝蓝吗?因为宝蓝会说话,你说话太刻薄。”
二平气笑了,伸手给了静安一杵子。“我明天自己去图书馆看去!”
二平还真去图书馆看过。
静安在空间里偶尔写点日常。但她没有写图书馆这件事。
二平却到她的空间留言:“我看到图书馆你的照片挺漂亮,你的照片别其他人都好看。”
静安回复了一句:“谢谢。”
她心里说,我靠的不是脸蛋,我靠的是才能。
静安是真没时间呢,每天她不是在写作,就是在构思怎么写。
吃饭,遛狗,散步,她脑子里都是小说。
连睡觉做梦都是小说里的情节。那梦境虽然荒诞,但却给静安不少启迪。
这真是一件奇怪的事。
顾泽后来打电话,想约静安去吃饭,也是给静安庆祝。静安婉拒。
“暂时不出去了,等我修改完小说。”
顾泽追问了一句:“你答应左岸大哥的事,要尽早把书评写出来。”
静安直截了当地说:“我没答应,是你答应的。”
这句话没把顾泽噎死。“你说话咋这样呢?”
静安说:“我说话直接,因为绕弯子费时间!”
顾泽不太满意。静安也不高兴。
这件事也就撂下了。
顾泽还是希望静安给左岸再写一篇,静安不写。
今年写,明年还要写。给左岸写,别人来求静安写书评,静安写不写?只要不写,就得罪人。
4、
小说终于修改完,已经是腊月二十三这天,静安打算买点肉馅,到母亲家里包饺子。
小说交稿之后,她觉得这次应该能过关,心里也放松下来。
不料,却接到陆老师的电话。
陆老师就是带着静安到长春写剧本的老师。他约静安到茶室坐坐。
静安直接问:“老师有事吗?要是没啥大事我过两天请您喝茶。”
静安是一分钟也不想耽误到别人身上。何况这天是小年。
陆老师笑了。“都说你不好请,谁请你,你也不出来。我今天是有剧本的事情要跟你聊,到你们报社附近的茶馆吧,离你家近点。”
静安叮嘱冬儿:“我要是下午三点没回来,你就去市场买一斤肉,绞成肉馅,拿到姥姥家,我晚一点去姥姥家,咱们一起包饺子。”
冬儿痛快地答应了,她还想带小白去。
静安不让她带狗去。“你姥姥不喜欢狗,尽量不带狗去。”
静安下楼到茶馆,陆老师也刚到。
两人要了一壶茶水,要了四碟茶点,坐在沙发上聊了起来。
陆老师还寒暄两句,静安觉得寒暄都是浪费时间。
坐下之后,她喝了一口茶,等陆老师寒暄完,她就问:“老师,您说写剧本,写什么剧本?”
陆老师说:“上海一家影视公司找我写剧本,要写一部煤矿的故事。我过去在煤矿工作过一段时间,还出版了一本在煤矿工作的小说——”
陆老师以前还在煤矿工作过?
静安说:“要写多少集?”
陆老师说:“暂时定为30集,价格还在谈,我要的可能高了点,他们给不上这个价格,但也不会太低,我们都能挣一些。
“我先跟你说一下,你要是同意跟我一起写,我就不找别人。”
静安兴奋地说:“行,我跟老师一起写,还能跟老师多学一些东西。老师,有没有这方面的小说你介绍一下,我多看几本,了解了解煤矿的生活。”
陆老师说:“这方面的书我家里有,改天你去我家里拿。”
静安担心写作的时间会撞车。“老师,我现在手里有一本小说还没写完,正月十五之后,我就没事了。”
陆老师说:“出了正月咱们走,去上海写,大约写三个月吧,上海那座城市可不错——”
静安愣住了。还是要出门去写剧本?
陆老师看到静安蹙着眉头,就问:“你出不去?”
静安犯愁了。
“我闺女过年就是高二下学期,很关键的时候,我要是走了三个月,怕她在家里不好好学习!”
陆老师说:“你父母不都在本地吗?他们还不能帮你带带孩子?”
静安为难了。“我父母出摊做生意,再说,我侄子在我父母家,还没念书呢,很小,还需要我父母照顾——”
陆老师说:“你婆家呢?”
静安心里叹息了一声,咋办?还去找周英帮忙?
只要周英还在本地,她能来陪伴冬儿。因为周英退休了。
可是,冬儿要是离开了静安的眼睛,会不会认真学习啊?
静安跟陆老师说,她回去考虑一下。
陆老师说:“你不用马上回答我,正月初六之前,你给我一个消息,去还是不去,我听个准信儿。这次机会难得,要是写成了,你一下子就脱贫。”
静安非常想跟陆老师去写剧本,也非常想去上海。
上海这座城市,她向往了多年,但一直没有去过。
到了上海,还能去上海文艺出版社看看,还能跟张编辑见个面……
一切美好,好像都在上海这个大都市,可是,她要是走了,冬儿会什么样?
5、
静安往家走的路上,其实也就六七分钟,可她好像走了一个世纪那么长。
期末考试,冬儿的成绩往下滑了12名。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班级里的其他孩子在用功,你不用功,自然名次就下降。
拿到成绩那天,静安跟冬儿聊了很多。
“妈妈今天不写小说了,专门把时间给你,你跟妈妈说说,到底是什么原因成绩下降?”
冬儿沉默不语,一直不说话。
静安最烦不说话的人。“有啥话你就直说,哪怕说错也行,妈妈就烦不说话的人。”
静安不喜欢不说话的人,不说话怎么沟通?
她也不喜欢解释和争辩,她希望跟女儿好好沟通。直接说问题,直接说解决问题的办法。
冬儿沉默了很久,终于说:“我上课没集中精力——”
静安说:“那就是心不在焉,你想别的事情了。你到底想什么了?”
冬儿又不说话。
静安猜测,冬儿可能想周旭?也可能想没有边际的事情。
静安拿着冬儿的试卷:“数学成绩还不错,其他功课,你认为怎么才能学好?你要是找不到好的办法,我给你雇家教?”
冬儿连忙说:“我自己学,不找家教。”
跟女儿沟通是最费劲的。
以前冬儿小嘴叭叭的,可能说了。也不知道咋回事,上了高中之后,冬儿不爱说话,也不爱出屋。
静安担心冬儿又是抑郁。她要给冬儿找个医生,冬儿拒绝。很坚定地拒绝。
静安说:“冬儿,你不用这么排斥这件事,妈妈就是抑郁症患者,没什么不可以说的,妈妈现在还到了更年期。
“别的女人更年期都很晚,但妈妈现在就有这些症状,这都是生命当中躲不开的石头,只能迈过去。
“你回避妈妈可以,但你能回避自己吗?”
冬儿又不说话。
静安也不敢逼女儿太紧。
她找过班主任。冬儿现在的班主任,没有初中的唐老师那么尽职。
也可能冬儿到了一中,在班级里不是学习尖子,老师就不太拿冬儿为重。
以前冬儿在初中的时候,都是普通的初中。
但是一中是重点高中,全市的学习尖子都在一中,冬儿的成绩就不那么突出。
再加上功课越来越难,冬儿没跟上也属于正常。
隔了两天,静安跟冬一起遛狗的时候,又提到过补课的事情,冬儿这次反应很激烈。
“你让我自己学习行吗?你非要逼死我?”
冬儿突然爆发了。
静安觉得自己刚才的话没有问题,只是很平常地问了一句,冬儿却突然就爆了。
静安也心头火起:“你自己学不是成绩下降了吗?你成绩要是提高了,你以为我愿意花钱给你雇人?”
冬儿说:“雇人来就能保证我学习成绩上去?我要不想学习,谁来也白扯!”
……
静安心里深深地叹息,默默地带着小白在前面走。
这一辈子,她也就是在女儿面前小心翼翼,一直低头再低头。
跟女儿在一起的生活,是幸福的,同时也是紧张的,甚至有时候是压抑的。
这样一种情况,静安怎么敢把冬儿留在家里,他去上海写剧本?
有一天上午,静安出门买菜,走到小区门口,看到丽丽抱着佳佳从出租车上下来。
丽丽看到静安,兴奋地喊:“小姨,小姨,你干啥去?”
丽丽手里提着一大包东西,还抱着佳佳,静安就把佳佳接过来。
佳佳跟静安也好,不哭,还往静安怀里蹭蹭。
“你干啥去?抱孩子回来咋拿这么多的东西?”
丽丽说:“佳佳病了,我抱她去医院打针——”
丽丽看着静安的脸色,忽然问了一句:“小姨,你脸色不太好,你心情不好啊?我看你好像可难受了——”
丽丽这么温柔的一句话,静安的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
未完待续——
本内容为虚构。
感谢点赞,评论。
来源:素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