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年一度的“5·18国际博物馆日”来啦!榕城的博物馆也纷纷“上新”,用琳琅满目的展览、精彩纷呈的讲座与演出,回应今年的主题——“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从大唐贵族的华章到海洋生态的低语,从民间风物的吟咏到红色记忆的回响,不妨约上家人朋友,按图索“展”,在
一年一度的“5·18国际博物馆日”来啦!榕城的博物馆也纷纷“上新”,用琳琅满目的展览、精彩纷呈的讲座与演出,回应今年的主题——“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从大唐贵族的华章到海洋生态的低语,从民间风物的吟咏到红色记忆的回响,不妨约上家人朋友,按图索“展”,在这个周末感受文博之旅。
大唐风华惊艳来袭
福州市博物馆“大唐金乡县主展”
唐双垂髻半臂女立俑
如果你对盛唐心驰神往,不妨从福州市博物馆开始“穿越之旅”。“花月醉雕鞍——大唐金乡县主展”将在“5·18”当日精彩揭幕,由福州市博物馆携手西安博物院打造,集结132件(套)金乡县主墓出土文物,讲述一位皇室女性在盛唐社会的跌宕人生。
唐金筐宝钿缠枝卷莲纹凤鸟形金饰
金乡县主是李渊的孙女、滕王李元婴之女,其墓出土文物中既有女性金冠残片,也有胡服侍女俑、狩猎俑、伎乐俑……在色彩浓烈的三彩陶俑中,你几乎能看到长安女子策马扬鞭的英姿。展览围绕“大唐县主”“生逢盛世”“多彩人生”“和鸣于飞”四大篇章展开,不仅描绘了金乡县主的人生轨迹,也展现了盛唐社会文化的多元包容:丝路贯通、胡乐胡服、汉胡交融,“汉着胡帽、胡着汉帽”的时代气息扑面而来。
一馆看尽千载风物
福建民俗博物馆“闽韵千载 博物共融”
福建民俗博物馆安排的活动相当丰富,从节气里的闽式生活,到千年龙泉青瓷,再到伬艺表演、非遗手作,以“闽韵千载 博物共融”为主题的博物馆日活动,一整天都逛不完。
伬艺表演
走进主展厅,“润物细无声——二十四节气里的闽式生活”带你四季巡游福建,以节气为引、民艺为线,串联诗词、色彩、器物,把闽地农业社会的生活肌理娓娓道来。而在临展厅,“翠色千年——龙泉窑青瓷展”则以宋元时期的青釉艺术惊艳眼球:青如玉、明如镜,那些曾远销欧亚的器物,不仅是美学标本,也是“海丝”交流的见证者。
白天逛展,晚上看戏。5月17日晚7点半,东落一进戏台还将上演福州伬艺表演。这门入选国家级非遗的方言曲种,被誉为“福州曲艺姐妹花”之一,一曲唱罢,百味人生。
想自己动手?“古物今绘”文物绘画活动就在5月18日上午等你报名。届时,现场还将开展木雕知识问答、滚轮拓印、泥人制作等趣味体验。福建民俗博物馆还将走进福州市温泉小学、福建省实验闽剧院、龙峰社区,开展一系列传统文化宣传活动,以趣味手工艺传递非遗魅力,也让文物从“橱窗”走入生活。
5月17日上午,还有讲座《瓷上“中国风”》抢先开讲,由文博达人巍巍主讲,聊聊福建外销瓷与欧洲艺术的互动碰撞,在风格与瓷片中寻找中西文化交融的路径。
重返革命热血岁月
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特别演出
想更沉浸式地了解福建的红色文化?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准备好了连串活动,让你“走进去,带回家”。
“回望与前行——百年春愁下的闽台关系”展览,用180余张老照片、230件文物档案串联闽台百年风雨。除了展览,5月18日上午还有两场特别演出《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苏区精神》,演员将化身快板手、山歌者、情景剧人物,以“九月来信”“打土豪分田地”等段落,带你重返革命热血岁月。
4枚红色主题纪念章
5月17日—18日,还有适合青少年参与的“打卡学党史”活动,通过参观“红色福建”展厅、集章打卡,鼓励亲身体验红色文化。只要集齐4枚红色主题纪念章,还能获得专属文创印章,留下一份博物馆日的独家记忆。这个周末,不妨带孩子来这里上一堂“行走的党课”。
逾百件文物话清廉
福建博物院特展“赏莲倡廉”
5月17日上午,福建博物院三楼智慧书院有岩彩画绘制体验活动。从岩彩的选择与调配,到画面的构图与层次营造,在专业导师们的耐心陪伴下,每位参与者都能沉浸于岩彩画的魅力之中。
清乾隆景德镇窑青花缠枝莲纹六连瓶
“爱廉说——文物话清廉特展”随后于5月20日在福建博物院10号展厅开展,持续至8月20日。展览以“莲”为意象,共荟萃省内17家博物馆及相关单位近120件(套)莲花意象与廉政精神主题展品,横跨瓷、玉、青铜、金银、寿山石雕等门类:清乾隆景德镇窑青花缠枝莲纹六连瓶、清道光黄地胭脂彩盖碗、宋德化窑青白釉莲花粉盒……件件雅致,兼具精神内涵与艺术价值,在器物静默中,感受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正气。
一馆汇聚中西艺术
桂湖美术馆“与艺术对话,与自然对视”
最实惠的“打卡地”非桂湖美术馆莫属。5月18日当天,美术馆将全天免费开放,并于下午2点至3点提供一场免费导览。
桂湖美术馆展览现场
三场在展展览各具特色:中法文化交流项目“摄影大观——法国透视”汇聚30位法国摄影艺术家之作,以多元视角勾勒当代社会;“爱是她的牡蛎之珠”海洋生态守护实验艺术展则以牡蛎、微生物等“非人类行动者”为视角探讨生态哲学,打破人类中心主义;本土艺术家黄方启的“灵石与清泉”,则借水墨与山水探问时间与轮回,用宁静画面与童年幻想对话。
桂湖美术馆一如既往地开放而清新,这次不妨放慢脚步,与艺术对话,与自然对视。
编辑:郭寿权
来源:海峡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