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新冠感染反弹,家庭用药,需避开这四大误区!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7 10:36 2

摘要:每年一到换季,尤其是进入五月,街坊邻里间总会多几句这样的问候:“你家最近有没有人感冒?是不是又是新冠?”不少中老年人在这个时候开始囤药、备药、吃药,觉得“以防万一”。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每年一到换季,尤其是进入五月,街坊邻里间总会多几句这样的问候:“你家最近有没有人感冒?是不是又是新冠?”不少中老年人在这个时候开始囤药、备药、吃药,觉得“以防万一”。

但问题也跟着来了:感冒了就吃退烧药咳嗽了就上抗生素家里有点剩药拿来就吃。看似关心健康,实则陷入误区。尤其当新冠感染再次悄悄反弹,这些“家庭应对小妙招”不仅无效,甚至可能让身体更吃亏。

误区不是偶然,而是习惯性的选择。我们不缺药,缺的是对健康认知的更新。是不是所有退烧药都适合老年人?感冒药能不能混着吃?“清热解毒”的药物究竟有没有必要?

这些问题,不是百度一下就能解决的。今天就来聊聊,这四个家庭用药中最常见、最容易被忽略的坑。

“抗生素”不是万能钥匙,更不是“感冒药”。不少人一咳嗽就摸出抗生素,说是“上火感染了”,要“压一压”。但新冠是病毒感染,不是细菌感染。

抗生素杀不死病毒,反而容易破坏肠道菌群,降低免疫力。吃了抗生素后反而更容易拉肚子?那不是巧合,是肠道菌群被“误杀”。过度依赖抗生素,可能把身体的防线越用越薄。

再说到退烧药,这也是家庭药箱的“标配”。有些老年人一发烧就急,赶紧吃药降温。可你知道吗?发烧本身是身体对抗病毒的自然反应,温度上升是免疫系统“加速运转”的表现。

强行退烧,不但可能掩盖病情发展,还可能导致误判病情。特别是一些心脑血管基础疾病患者,退烧药对肝肾的负担不小。不是每一次发烧都要压下去,关键是看人、看情况、看体质。

“清热解毒”的药物,真的适合所有人吗?市面上一些药物打着“清肺”“抗病毒”的招牌,很受欢迎。但中医讲究辨证施治,而不是“一药通吃”。

有些药性寒凉,老年人脾胃虚弱,吃多了反而腹泻、胃胀、没胃口。更离谱的是,有人将这类药当保健品天天吃,结果越吃越疲乏,抵抗力越来越差。药不是保养品,吃药是为了纠偏,不是为了“补强”。

还有一类容易被忽略的“老药新吃”。有些人家里有旧药,觉得浪费可惜,拿来就吃。殊不知药品过期、储存不当、说明书早已被丢,成分不清、剂量模糊,风险极高。尤其是一些复方感冒药,成分复杂,重复服用风险叠加。你能准确说出感冒药里有几种成分?有多少人知道它们之间有没有冲突?

人体不是实验室,药不是万能胶。真正的健康,不是靠吃药吃出来的,而是靠认知、靠预防、靠科学的生活习惯养出来的。五月份新冠反弹,不是恐慌的理由,而是重新审视家庭用药方式的机会。

比较讽刺的是,很多人买药习惯看广告、不看说明书,看邻居吃什么、不问医生适不适合自己。靠“道听途说”来吃药,是拿自己的身体当试验田。

而且不少中老年人存在多种基础病,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可忽视。你见过哪些药说明书上写着“慎用于高血压患者”?你又真的看过几次?

再提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小细节:药物的保存环境也直接影响疗效。不少人把药放在厨房、卫生间,潮湿、高温、光照,都是药物稳定性的敌人。你家冰箱里的药,真的适合低温保存吗?不是所有药都适合“放冰箱”,有的反而会影响药效。

药箱≠保险箱,药多≠有备无患。真正聪明的家庭管理药箱,是定期检查、合理配置、不盲目囤积、不重复使用。有多少家庭药箱,从不清理?

中老年人的身体不像年轻人,修复能力下降,代谢慢,对药物反应更敏感。如果用药方式不科学,不但治不了病,还可能引发新的问题。尤其是一些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人群,更要避免药物之间的“打架”。

一些看似小事的处理方式,实则隐藏着巨大风险。比如感冒时是否继续吃慢病药物?是否需要调整剂量?是否要暂时停药?这些问题不是靠经验判断,而是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经验主义”最容易让人吃亏。

必须强调一点:新冠不是新话题,但它反弹的节奏与病毒变异息息相关。病毒变了,症状可能变,传播方式也可能发生细微变化。而我们的健康意识如果还是停留在三年前,那就是“用旧地图找新大陆”。

该如何做?不是“全靠吃药”,也不是“啥都不吃”,而是理性判断、科学应对。

你是否定期更新药箱?家里是否有一本简单的家庭用药记录?是否有一个了解自己身体状况的健康档案?这些看似繁琐的小事,才是守住健康底线的关键。

最后提醒一句:“药不能乱吃”这句话,老早就说烂了,但真正做对的人,却没几个。新冠反弹不是恐慌的信号,而是自我管理能力的一次“体检”。你准备好了吗?

参考文献:

[1]王丽华,吴志刚,张玲.家庭药箱科学管理现状与改进建议[J].中国药事,2024,38(04):415-418.

[2]李佳,谢俊杰.老年人合理用药的影响因素与干预对策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3,43(10):2452-2455.

[3]杨晓琴,张文霞.抗病毒药物在流感和新冠防治中的合理使用分析[J].药学实践杂志,2024,42(02):131-135.

来源:骨科苏医生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