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一:中医的技术在古代是有师承关系的,你也可以讲是师傅手把手的教,口耳相传,亲身亲带亲传的,这些都是需要时间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才能够传承的,再加上过去历史朝代更替,焚书坑儒烧掉了太多古人经验总结,真实的理论知识丢失严重,也包括明清整个文献资料的丢失,日本的窃取
中医断层不仅仅是理论文化教育的问题更核心的是实践经验随着一部分真正有水平的老中医消亡而逐渐没落,同时因为教育的西式化,切断了中医教育的母体文化传承。
第一:中医的技术在古代是有师承关系的,你也可以讲是师傅手把手的教,口耳相传,亲身亲带亲传的,这些都是需要时间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才能够传承的,再加上过去历史朝代更替,焚书坑儒烧掉了太多古人经验总结,真实的理论知识丢失严重,也包括明清整个文献资料的丢失,日本的窃取以及毁掉,民国学术界对文字的修改传播,造成了特殊技能彻底消失。
第二:民间中医思想的保守和狭义中医的产生,通过医馆长的走访了解到很多民间中医人,因为自身学习中医的坎坷经历,或者觉得学了一辈子中医,却不能行医获利,照顾到子孙,也有的方子里有禁用或者不能用的草本,矿物质,或者动物,方子对应的不确定环境因素很大,恐给后人留下麻烦,更多的是选择叮嘱家人烧掉自己的医案或者自己的手稿,以及好的方子。
第三:中医的师徒制度,儿徒制度,都是有推荐人的,我们今天叫做举保人,你可参考郭德纲的师徒制就明白了,也就是从小随师傅学医,或者自己有孩子也想学习,就推荐给另一个医术高超的师傅,因为自己带自己的孩子学习,会面临着无法教育或者下不了狠心约束孩子学医的,今天你看市面上到处都是培训班,也有一些自学中医的人,他们没有沉下来学习,就无法掌握中医的精益之处,也无法得到老师傅的指点,一场认知游戏而已。
第四:民间有更多自学中医的爱好者,一会喜欢倪海厦,一会喜欢徐文兵,一会喜欢哪个大师,他们大多数是被疾病逼迫的,也就是想通过免费或者低价值的学习,解决自己的疾病,觉得西医太贵,不如自己学习中医知识,自己给自己看好病,这些皮毛都没有掌握的人,或者带着中医药复兴了,被周边人影响了的爱好者很多,他们只是为了个热闹而已,这其中也有很多是心理出现了疾病,身体也出现了失衡状态的,想自救着,打着喜欢国学,喜欢算命的人,这些都不能称作真正的中医人。
第五:以药养医的模式已经走了很多年,西医以西药挣钱,并不以“经验技术产品为主”有些中医人为了生存,采取的办法也是如此,主要目的是为了创收,本来三天或者就可以解决问题了,但是会拖延一周才能治好,或者直接开了一周十天的大方子,一包药里搞些名贵药材,从而败坏了中医的名头,而很多人想学习的就是如何搞钱,并不是临床的经验技术和实践能力。
第六:民间的确存在很多中医高手,侧重于外治疗法,你会发现疼痛类别的,有很多这样的高手,或者所谓的神秘“药方”,他们大多是在平常生活中和或者区域环境里产生的,但是有很多人因为没有证件,被迫无法行医了,也就是说有了实际临床经验,无法持证上岗,有的人会说,既然能治病为什么会考不上证?知道的都知道,不知道的人永远不知道了,因为疾病是动态的,而考试的内容是标准的答案,所以很多人是考不上的,至于有什么内幕,私下问医馆长老徐就可以了,不在这里一一阐述了。
中和堂创始人江烽老人
第七:高校教育出来的学生,只是懂了一些中医理论的皮毛,并且他们的专业目的和头衔,并不是为了搞懂中医这一套,而是为了去医院等单位就业,至于疗效是什么,至于患者病情,至于什么病因,等等之类,他们一无所知,有的实在是挤不进去医院这个体系,就流失自己去开私人诊所了,他们只是一种职位和挣钱机器,其他的和中医都没有关系。
这几年为什么有这么多慢性疾病,是因为新的病产生,都是因为我们有两代人都是为了经济建设考虑的,忽略了健康身体才是未来持久发展的生产力,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不但要从娃娃开始培养,也要加大传染病的普及宣传,如艾滋病等,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明白如何保护自己。培养孩子的兴趣,这些孩子中可能就有未来的大医。
这是我在甘肃兰州和当地一个防疫站的站长沟通的一段话,他们也着急如何宣传防范疾病的宣传工作,也希望运用中医的方法和方式解决一些特殊疾病,我们在一起探讨了一些本地和外地中医断层的问题,引发了我对中医传承发展担忧和顾虑,在我们的医馆建设过程中,我们率先要做的就是小小中医或者小郎中的活动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们才是最有智慧的,他们很容易通过中医了解到爸爸妈妈的不容易,以及妈妈为什么生气,我该如何应对,我该如何保护自身健康,有害健康的食物该如何拒绝和平衡,中医的智慧在他们心里种下的种子,会随着慢慢长大,生根发芽,懂得爱爸爸妈妈,懂得爱自己,这是一个正向的开始。
来源:医馆长老徐